![]() |
余東海作者簡介:余東海,本名余樟法,男,屬龍,西元一九六四年生,原籍浙江麗水,現(xiàn)居廣西南寧。自號東海老人,曾用筆名蕭瑤,網(wǎng)名“東海一梟”等。著有《大良知學》《儒家文化實踐史(先秦部分)》《儒家大智慧》《論語點睛》《春秋精神》《四書要義》《大人啟蒙讀本》《儒家法眼》等。 |
東海態(tài)度(二)
作者:余東海
來源:作者授權(quán) 儒家網(wǎng) 首發(fā)
時間:孔子二五七零年歲次己亥七月十四日癸未
??????????耶穌2019年8月14日
1、東海主張去馬尊儒,實屬救世心切。因為我深深地認識到儒家文化普適天下萬世的無與倫比的優(yōu)秀,唯有儒家才能從根本上救民救國,道援天下,最終實現(xiàn)太平大同理想。故知其不可而為之。這里的不可有二意:一指不利于現(xiàn)世之個人,二指不適宜現(xiàn)實之社會。救民不惜蹈危地,弘道何妨屈自身。
2、批判馬學之邪、馬制之惡,是非非、惡惡、辟人之惡;肯定當局有所尊儒之善,是是是、善善、逢君之善。兩者毫無矛盾,而且相輔相成。我要求自己,批判和肯定,都必須言發(fā)于衷,如理如實,實事求是。這里的逢君之善,化自逢君之惡,是方便說法,并非有意逢迎。
3、共業(yè)難挽,自古而然。春秋戰(zhàn)國,禮崩樂壞,孔孟周游列國,終究未能阻攔歷史的車輪向暴秦的黑暗滑去。但這并不影響孔孟文化的光輝、歷史的功勛和他們個人道德的成就。他們的授業(yè)解惑傳道弘道的努力,在當世援起了一批有志有識之士,在漢朝結(jié)出政治碩果,光照至今,香飄永恒。
4、大政治家不能脫離現(xiàn)實,大文化人不能不脫離現(xiàn)實。即使正常社會乃至儒家社會,文化人于現(xiàn)實也應(yīng)該在思想上有所超脫,有所超前,成為民族和國家的指路明燈。在據(jù)亂世和惡社會,更應(yīng)該堅定文化道德立場,堅持正道正理正義,獨立獨行,孤冷孤往,雖千萬人吾往矣。
5、微博、微信,只是利用間隙性時間零星發(fā)言,對于很多問題,只能點到為止,難以深入和全面。欲把握東海思想全體,須閱《東海叢書》(已出版)和《仁本主義》一書(待出版)。仁本主義自成體系,從世界觀開始,系統(tǒng)闡述儒家人性觀、人生觀、價值觀、政治觀、歷史觀等等。
6、或婉言相勸:為了你自己的好,不要太尖銳激烈了。答:正是為了自家的好,也為了國家的好,我不能不把我覺悟、認證到的真理直說出來。我不說,很多中肯正義、大中至正的話就沒有人能說或敢說了。我不說,于天下國家是巨大損失,于我自己是不負責任,會嚴重影響生命品質(zhì)和歷史地位。
7、有朋友擔心我惹麻煩,答曰:麻煩總是躲著我,并喜歡尋找那些找我麻煩的人的麻煩。繞口令戲言式的話實為暗藏真理的大實話。我宣說的是宇宙生命真諦、文化道德真理、王道政治真義和中華歷史真相,是救民救國、重建中華、道援天下的正道。順我者順天而吉,害我者逆天而兇,吉人天相兇人天譴,豈虛言哉。
8、君子明哲保身,不輕履危地險境,不輕易冒險。但是,有些事是不能不做,有些話不能不說,有些險不能不一冒。不冒就立不起德,成不了人,成不了大文化人大丈夫。踐行正道無畏,宣說真理無畏,批評錯誤、批判邪惡無畏。此之謂三無畏,是一個儒者必備的品德。
9、有勇無智是莽夫,有智無勇是懦夫。仁者必須智勇雙全。知其不可而為之,知其不可是智,為之是勇。智勇同歸于仁,歸于愛人救世之心勃勃不容已。不論世人聽不聽,有多少人聽進去,東海都將做一天儒家撞一天鐘,用我千錘百煉的頭顱和生命,去撞響仁義和自由之鐘……
10、個人以前也是大雜家,浸淫佛道大半輩子,期間對傳統(tǒng)諸子西方諸家廣泛瀏覽,政治上對自由主義尤為推崇,曾以民主為外王。到2005年終于去盡一切疑惑,確立文化大本,遂罷黜百家,獨尊儒術(shù),乾坤定矣。從此以仁本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對中西諸子百家洞若觀火,或破或收,再無絲毫之疑。
11、反儒百年,對于儒家思想理解者寡。曾有老人家酒后閑聊,主動問及儒家對馬學的看法。東海真言直論,破之毫不留情。另有學者則強調(diào)馬學也有正確可取之處,指責東海過于極端化絕對化。該學者結(jié)合辯證法和中庸之道為馬學辯護,贏得一片喝彩。東海卻儼然成了冒充儒家的異類和極端分子,赫赫
12、不論他人和社會任何,堅持說真話,說真理,做正人君子。這是自愛,也是最好的愛人方式之一,對于家人、國人和國家都是真正的愛。做君子吉祥,可以福蔭家人;說真理德大,可以德澤后人。真理弘揚起來,君子多起來,國家的文明度、社會的和諧度、人民的幸福度就會水漲船高。
13、國多正人,其國家容易昌盛;家有君子,是家庭一大福報。即使據(jù)亂世,有君子在,其親友也能相對平安、安全一些。如果親友蒙冤,君子會遵守春秋的大復仇原則挺身而出,通過各種方式手段為之伸冤乃至復仇。這是最直接的福蔭。而君子之德澤潛在而廣泛,何止一端。
14、君子自有血性激情,但與一般人不同。一般人的血性激情容易如六月暴雨,來得急去得也快。而君子血性依據(jù)于仁性,激情植根于仁愛之深情,故常發(fā)常新,長存長持。與其說血性激情,不如說是正氣、浩氣。如孟子所說,此氣至大至剛,配義與道,集義所生。配合道義,由正念正言正義之事不斷積累而成。
15、或問怎樣分辨君子小人。答:君子小人之別,不同層面、范圍、領(lǐng)域有不同標準,《論語》中就很多?;緲藴适俏宄5廊_德。實在搞不清楚,有個特別簡單的辦法:崇拜孔孟者,未必皆君子,但君子居多;詆毀圣賢者,肯定非君子,甚至是盜賊。
16、依據(jù)“反對儒家、詆毀孔孟者必非君子”這個標準,五四派沒有君子可知。注意,有兩種人雖非君子,但也不能斥之為小人,因為它們以非人化為追求。即佛道人物,立足彼岸世界,主動脫離社會,追求成佛成仙。對于此輩,儒家既不完全認同,又予以一定的尊重和肯定。
17、大半輩子真言直發(fā)寸土不讓,罵遍天下到處樹敵。一轉(zhuǎn)眼54了,回首來路,發(fā)現(xiàn)兇險多多而自己總是逢兇化吉遇難呈祥。而我反對和嚴厲批判的人,反對和迫害我的人,大多數(shù)翻車了,小到一般官員、大到永康之流。想不自信都不行,想不相信吉人天相的易理和良知無敵的天理都不行也。
18、也有一種安全自信,相信沒有什么能傷害自己。正人君子不會傷害我,維護都來不及;一般小人不忍傷害我,是非羞惡之心未泯故;惡人傷害不了我。若有此行為,易犯正人之忌;若發(fā)此意念,亦犯鬼神之忌。黑暗只能侵侮妖魔鬼怪和品德不良、心性不明者。遇到無相光明,若不躲得遠遠,難免魂飛魄散,嘿嘿
19、自古圣賢君子都有相應(yīng)的安全自信,孔子特別強烈:“桓魋其如予何”、“匡人其如予何”!這種自信并非迷信,并不盲目,而是來自于對天理、性理、易理、因果之理深刻理解,來自于對政治社會、人心世態(tài)、歷史趨勢全面深入的洞察。故明明德者自有浩氣的充沛、法眼的明哲和大無畏的勇敢。
20、東海以君子自許,努力立德立言,希望此生成圣。但我不是天生的君子,而是從小人成長起來的。我毫不諱言曾經(jīng)江湖乃至流氓。我會為過去和現(xiàn)在的一切言論行為負責。但不接受要挾,不接受私下里的批評。被我騷擾過的女人、欺辱過的故人和開罪過的大人,反感我獨尊儒術(shù)的人,敬請公開批評。謝謝。
余東海整理于南寧
責任編輯:近復
【上一篇】【田飛龍】反修例運動與兩制融合難題
【下一篇】【余東?!繓|海態(tài)度(三)
儒家網(wǎng)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
儒家網(wǎng)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