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99精品视频天天在看,日韩一区二区三区灯红酒绿,国产xxxxx在线观看,在线911精品亚洲

    <rp id="00a9v"></rp>
      <track id="00a9v"><dl id="00a9v"><delect id="00a9v"></delect></dl></track>
      1. 【余樟法】窮困固可憐,富貴更可悲——小人淺論

        欄目:散思隨札
        發(fā)布時間:2011-01-17 08:00:00
        標簽:
        余東海

        作者簡介:余東海,本名余樟法,男,屬龍,西元一九六四年生,原籍浙江麗水,現(xiàn)居廣西南寧。自號東海老人,曾用筆名蕭瑤,網(wǎng)名“東海一梟”等。著有《大良知學(xué)》《儒家文化實踐史(先秦部分)》《儒家大智慧》《論語點睛》《春秋精神》《四書要義》《大人啟蒙讀本》《儒家法眼》等。






        心廣大無比。法國作家雨果有句名言:“世界上最寬闊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寬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寬闊的是人的心靈?!?nbsp;王陽明在《大學(xué)問》一開頭就指出:

        “大人者,以天地萬物為一體者也。其視天下猶一家,中國猶一人焉。若夫間形骸而分爾我者,小人矣。大人之能以天地萬物為一體也,非意之也,其心之仁本若是,其與天地萬物而為一也,豈惟大人,雖小人之心亦莫不然,彼顧自小之耳?!?

        大人之大,在于其心的寬闊廣大,大到“天地萬物一體之仁”的境界(這種大人是真正的貴人,富貴高貴尊貴。)小人之所以小,在于其心的狹隘渺小。小人的心也并非天生就小,而是“自小之”,是“動于欲,蔽于私,而利害相攻,忿怒相激”所造成的。

        小人的心里只有私利沒有公益,只有利害沒有道義,只有忿怒沒有仁愛,只有自己,沒有別人,更沒有天下國家。無論干什么,出發(fā)點無非一己私利而已。

        王陽明眼里的大人“親吾之父,以及人之父,以及天下人之父”;“親吾之兄,以及人之兄,以及天下人之兄?!?nbsp;小人最多只能親吾之父兄,卻不能及人之父兄和天下人之父兄。

        孟子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小人最多只能老吾老幼吾幼,卻不能及人之老幼。更小的人甚至連“吾之父兄”也不能“親”,連自家老幼也不能“老幼”。





        說小人心里只有自己,這個“自己”只是其肉體生命、現(xiàn)象存在。由于不認識生命本質(zhì)和本質(zhì)生命,關(guān)心自己就無法關(guān)心到位,心為身役,身為物役,不知不覺成了欲望的奴隸、權(quán)力和物質(zhì)的奴隸。越關(guān)心自己,越容易害了自己。

        古代楊朱式的小人有底線,盡管“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為也”,卻能“殺一人而得天下亦不為也”,如果人人都能有這樣,雖不愿利天下也不會損天下,天下也能太平。后世的小人無限度,如果能夠得天下,別說殺一人,就是殺掉百千萬億無辜,他們也不會在意。

        至于眼光低淺心胸狹小言談庸俗行為丑陋形象猥瑣,以及輕浮淺薄輕嘴薄舌嘲孔譏圣無中生有毀人不倦等等,更是小人常態(tài)。

        孔子說: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君子窮不移志,小人窮了就亂來了。其實,無論窮困還是富貴,小人都是很容易“濫”的。而且某些人一旦富貴得意,更容易欲望泛濫忘形失控,胡作非為無所不至。多少人窮困的時候還好,還有點人樣,發(fā)達之后就漸漸徹底敗壞腐爛不可救藥了。這種人即使僥幸逃脫法律或者各種“意外事件”的制裁,也不過行尸走肉而已,兩腳獸而已。

        權(quán)力、財富在大人手里是愛人親民、護國佑民、博施濟眾、立功積德的最有效工具,落到小人手里,反成了害人損他、禍國殃民、巧取豪奪、缺德造孽的最惡劣武器,不僅浪費了命運的恩賜,而且轉(zhuǎn)福為禍,最終傷害乃至毀滅了自己。君不見,古今中外多少人毀于榮華富貴啊,現(xiàn)當代中國毀于榮華富貴者更是多乎哉多多也。

        不論外在環(huán)境條件如何,不論命運如何變化,小人其“小”不變:窮的日子舔瘡吮痔,富了以后蠅營狗茍;賤的時候固然可憐,貴了以后更加可悲。不論貧富貴賤都是不明“天地萬物一體之仁”的奧秘、不明良知本性生命真相的“不明真相者”。

        當然,只要有機會又愿意接受經(jīng)典教育、文化啟蒙和道德教化,有機會又愿意接受圣賢和大人的熏陶開發(fā),小人是可以逐步長大的。《易經(jīng)》蹇卦說“利見大人”,其實不僅遭遇困頓艱險之時利見大人,任何時候任何人,有機會見到大人,多多聽從大人的教導(dǎo),都是有利的。





        至于那些堅持反對儒家、詆毀經(jīng)典、污蔑圣賢、侮辱大人的人,就屬于“下愚不移”的永遠的小人了。對于這種小人無禮又無理的反對詆毀污蔑侮辱,別說大人,一般正人君子也是不屑于理睬的。與小人爭執(zhí),無論結(jié)果如何,都是恥,都是把自己放在與對方同一個層次了。呂端說得好:

        “兩君子無爭,相讓故也;一君子一小人無爭,有容故也;爭者,兩小人也。有識者奈何自處于小人?即得之未必榮,而況無益于得,反博小人之名,又小人而愚者?!庇终f:“處毀譽,要有識有量。今之學(xué)者,盡有向上底,見世所譽而趨之,見世所毀而避之,只是識不定;聞譽我而喜,聞毀我而怒,只是量不廣。真善惡在我,毀譽于我無分毫相干。”(《呻吟語》)

        東海多年來“弘良知正道,宣仁義至理,為華夏謀,為千秋計”,卻飽受各種嘲笑攻擊謊謠污蔑,有儒友代為不平,表示“余甚疾之”,問“先生將何以處之?儒者無有怒乎?”(儒友語)我很理解該儒友的傷感。然而茲時茲世,正學(xué)衰歇,正氣不揚,大人不見,小人遍地,儒家受到誤會、毀謗和詬罵,儒者懷熱心而遭冷嘲,不可避免。故我的回答是:

        我們既當誨人不倦,又要看對象,可與言則言,不可與言則不言。對于頑劣小人,憐憫固可----他們是病人,怒則不必,對于犯病者,“不敬”而遠之就是了。(當然,如果小人的肆無忌憚已經(jīng)造成實際而重大的傷害,也不是不可以“以直報怨”,唯應(yīng)冷靜處之。如《呻吟語》所說:“凡有橫逆來侵,先思所以取之之故,即思所以處之之法,不可便動氣?!保?

        其實,被小人以及惡人黑暗勢力詆毀攻擊乃至誣陷迫害,大人在所難免。古人云:圣賢不能免厄,仙佛不能免劫,厄以鑄圣賢,劫以煉仙佛。又云:受詬為王。歷代大賢大儒,哪一個不是飽經(jīng)風(fēng)霜雨雪飽受詆毀誣陷的?這是他們的宿命,更是他們的光榮。

        孔子,這個古今中外最大的人,生前到處碰壁被譏為喪家狗,至今仍被眾多小人唾沫著踐踏著。然于孔子何傷?反而更加襯托出他的偉大和輝煌! 


        2010-12-25東海儒者余樟法


        首發(fā)儒學(xué)聯(lián)合論壇學(xué)術(shù)廳http://www.yuandao.com/index.asp?boardid=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