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吳鉤作者簡介:吳鉤,男,西歷一九七五年生,廣東汕尾人。著有《宋:現(xiàn)代的拂曉時辰》《知宋:寫給女兒的大宋歷史》《宋仁宗:共治時代》《風雅宋:看得見的大宋文明》《宋神宗與王安石:變法時代》等。 |
答讀者問:你說,宋仁宗有什么缺點?
作者:吳鉤
來源:作者授權 儒家網(wǎng) 發(fā)布
原載于 “我們都愛宋朝”微信公眾號
時間:孔子二五七零年歲次庚子閏四月十九日甲申
耶穌2020年6月10日
1、問:吳鉤老師,寫作這本《宋仁宗:共治時代》的起緣是什么?想給讀者帶來怎樣的歷史回顧和體驗?
吳鉤:為什么會想到給仁宗皇帝立傳呢,有我個人的一點私心,因為我比較贊賞仁宗皇帝,一個在位那么多年,涌現(xiàn)出這么多杰出人物的一個宋朝皇帝,一直默默無聞,我有點想要給他打抱不平。市場上連一本他專門的傳記都沒有,非??上?。然后又想到今年的農(nóng)歷四月份,剛好是仁宗皇帝誕生1010周年,那么如果在仁宗皇帝誕生1010周年之際,如果能有一本紀念他的個人傳記出來的話,我個人覺得是一件很有紀念意義的事情,所以就在去年,也就是2019年,就集中時間精力去寫這一本仁宗的傳記。為了趕在2019年年底交稿,為了有更多的時間精力來完成這一部書稿,我還把工作辭了,所以以前我是有單位的人,現(xiàn)在呢就成了一個失業(yè)下崗工人。
總而言之呢,我認為我的這一部仁宗皇帝的傳記呢,能夠讓你更加接近歷史真相地去了解宋朝的這么一個帝王。我希望我這一本仁宗的傳記能夠讓讀者發(fā)現(xiàn)跟之前網(wǎng)友對他有成見的一些評論不同的地方,能夠發(fā)現(xiàn)仁宗皇帝動人的一面。因為我們之前網(wǎng)絡上提到仁宗,會認為他很懦弱、很無能,是吧。但是呢我們想一個問題,如果仁宗皇帝他像你們認為的那么懦弱無能的話呢,那為什么他在位的那么多年能夠涌現(xiàn)出非常多的牛人呢?
2、問:請問老師,仁宗時代多次改革,說明其具有改革進取的開拓精神,但是其改革屢屢失敗,老師能從皇帝仁宗角度分析一下原因嗎?
吳鉤:仁宗皇帝其實也是一位勵精圖治的帝王,他在位的時候還推動了慶歷新政,啟用了范仲淹、富弼、韓琦等新銳,他是想要干一番事業(yè)的,因為仁宗在位的時候的確內(nèi)政方面出現(xiàn)了一些問題。但是大家都知道慶歷新政有點草草而終。當然我也不同意說慶歷新政是失敗的,我認為不能用失敗來概括。只不過因為當時主持這個慶歷新政的范仲淹、富弼、韓琦等人先后離開了朝廷而已。他們所推行的那些新政、那些政策呢并沒有完全被叫停,而是有一部分被叫停,有一部分呢繼續(xù)還在推行,另外還有一部分做了一些調(diào)整、改善,繼續(xù)推行下去。從這個角度來看,慶歷新政其實是不能簡單地用失敗來形容的。
當然,慶歷新政,我覺得它的規(guī)模也不是那么大,不能跟后來的王安石變法相比。我個人覺得還是有點雷聲大雨點小。而且隨著范仲淹等新政的領導者離朝之后,新政的實施方面也有點草草而終。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種情況呢?我覺得跟仁宗皇帝他本身的性格也有一點關系。仁宗皇帝其實就是一個沒有那么大魄力的帝王,他是心胸仁慈、仁厚,但是讓他決斷的話他可能沒有那么大的魄力,他也沒有那么大的權力欲望。而推行變革必須要有權力作為后盾的,必須要有集權,沒有集權的話,你就會感到處處受到約束,展不開手腳。然后仁宗時代所形成的制度,它也是不利于集權的,不管是仁宗皇帝,還是范仲淹,還是其他的人,他們要展開變革的話,就馬上會感到自己手腳受到約束,這種講究制衡、講究分權的制度在承平的時候維持一個穩(wěn)定的治理的話是比較好的,但如果在碰到緊急狀態(tài)或者需要展開大變革的話,就不是那么有利。
3、問:看網(wǎng)上說歷史里宋仁宗是個庸常之人,寬仁少斷,沒有大局觀,他的“美好形象”是舊黨為了反對熙豐變法而刻意美化出來的。但宋仁宗統(tǒng)治時期又有了“仁宗盛治“這是不是意味著對于守江山的皇帝而言,性格比能力重要呢?
吳鉤:仁宗皇帝被神圣化或者說被神話的開始,的確是在王安石變法之后。確實當時的保守派士大夫想要把仁宗皇帝塑造為一個圣君,以此來對抗當時的神宗皇帝和當時的變法派,的確保守派是有這方面的考慮的。不過呢,隨著熙寧變法引發(fā)的這種爭斗慢慢平息之后,到了南宋,或者到了北宋末之后,很多士大夫之所以高度地稱贊仁宗皇帝,已經(jīng)跟這種黨爭呢,關系不是那么密切了。我覺得對于一個君王來說,明白自己的角色定位其實是最重要的。他們(宋朝士大夫)是由衷地覺得仁宗皇帝代表了一種比較理想的,或者說是符合儒家理想治理狀態(tài)的那么一個制度吧。
然后這個朋友還問到,仁宗皇帝是不是意味著對于守江山的帝王而言,性格比能力更重要,我個人不這么認為,仁宗皇帝的性格并不是他仁的唯一的原因,雖然他給我們的印象有點懦弱,但是這并不是導致他仁慈的主要因素。我覺得仁宗皇帝他最符合“仁”這個廟號的體現(xiàn),是他自覺的知道自己的定位,自己的角色定位。
4、問:評價歷史人物的標準是什么呢?對宋仁宗的評價既要看他取得的成就,也要看他所處的歷史環(huán)境,透過這些評價,我們可以得到什么樣的啟示呢?
吳鉤:我比較贊同提這個新的問題朋友的意見,我們評價一個歷史人物呢,的確不但要看他所取得的成績、成就,還要看他所處的環(huán)境,我個人是贊同這樣的說法的。但是呢,如果你要我說我們可以從中獲得怎樣的啟示,或者說我們研究仁宗皇帝,對于現(xiàn)在能夠提供什么啟示呢,我最怕的就問啟示這樣的問題,因為我個人研究歷史也好,研究宋朝也好,沒想到它要對現(xiàn)實生活要發(fā)揮什么作用,我只不過覺得我個人比較喜歡宋代這么一個時代,比較喜歡仁宗這么一個君主。然后我還想告訴大家,一個更加真實的宋朝,更加真實的仁宗皇帝,起碼要給大家提供一個觀察歷史和了解仁宗皇帝一個新視角,僅此而已。至于了解了之后你會得到怎樣的提示,這不是我個人所能把控的,也不是我個人特別去注意的。
5、問:想知道老師是怎么看待電視劇《清平樂》中對宋仁宗的刻畫的?
吳鉤:我覺得我們現(xiàn)在看到的《清平樂》里面的仁宗皇帝,他會更加高明一點,或者說更加有手段,更加,怎么說呢,更加有謀略,更加睿智一點,而事實上,歷史上的仁宗皇帝可能更加庸常一點,也就是說,電視劇的仁宗形象其實是被拔高的。按我個人的了解,所讀到的史料,我覺得仁宗皇帝,他的缺點與優(yōu)點都在他是一個常人,很庸常,跟我們一樣,是一個有著常人所有的喜怒哀樂,七情六欲的這么一個人。他沒有那么多的花花心腸,也沒有那么多的謀略,但是他就能夠清楚地知道作為一個皇帝應該做什么。
6、問:看過您的《風雅宋》,對宋朝突然多了一些特殊的情感,我們都知道無印良品以極簡設計在中國廣受歡迎,之前無印良品的設計師原研哉曾說,你去宋朝的鈞瓷中,可以窺視,當下流行的極簡風,是我們早就遺傳了宋朝古人的審美,您認可這個觀點么!
吳鉤:我非常認可這位朋友的觀點。我一直都認為宋朝在審美方面是代表了中國歷史上最高境界的一個王朝。宋朝人的審美,不管是當時的帝王還是士大夫還是平民,他們的審美都可以甩其他王朝幾條街。甚至把宋朝人的這種審美特點放在今天,跟歐美所流行的這種所謂的極簡主義相比的話,我認為這些都是毫不遜色的。
7、問:我其實對宋仁宗蠻有好感,因為他從始至終沒有表現(xiàn)出自己的“欲望”。作為皇帝,他的喜好對整個國家的發(fā)展影響太大了,比如宋徽宗,完全的國家亂序。從這個層面上說,宋仁宗算是明君了。畢竟坐擁四海,懂得克制,實在是難得。請問吳鉤老師,如果您能夢回大宋,您想成為仁宗朝的什么人物?又想成就什么樣的故事呢
吳鉤:首先呢,我先要聲明一下,其實我這個人就不想穿越的,不希望穿越的。很多人都問過我類似的問題,就是說,如果你穿越的話,是不是很想穿越到宋朝。一般我都回答我不喜歡穿越。為什么呢,因為我比較適應現(xiàn)代的生活。古代畢竟是古代,包括宋代在內(nèi),沒有互聯(lián)網(wǎng),沒有手機,沒有飛機,沒有高鐵,是吧。如果我們一個現(xiàn)代人穿越到古代,包括穿越到宋代肯定會感到不適應。但是,如果我們必須要穿越,不能不穿越,那么我覺得還是穿越到宋朝好一點。
今天我的分享和大家的互動就到這里告一段落,非常感謝大家。
責任編輯:近復
儒家網(wǎng)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
儒家網(wǎng)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