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99精品视频天天在看,日韩一区二区三区灯红酒绿,国产xxxxx在线观看,在线911精品亚洲

    <rp id="00a9v"></rp>
      <track id="00a9v"><dl id="00a9v"><delect id="00a9v"></delect></dl></track>
      1. 【余東?!咳彘T外道和道器關(guān)系 ——兼批牟宗三黃玉順兩位

        欄目:散思隨札
        發(fā)布時間:2021-11-29 17:21:44
        標(biāo)簽:儒門外道、牟宗三、黃玉順
        余東海

        作者簡介:余東海,本名余樟法,男,屬龍,西元一九六四年生,原籍浙江麗水,現(xiàn)居廣西南寧。自號東海老人,曾用筆名蕭瑤,網(wǎng)名“東海一梟”等。著有《大良知學(xué)》《儒家文化實踐史(先秦部分)》《儒家大智慧》《論語點睛》《春秋精神》《四書要義》《大人啟蒙讀本》《儒家法眼》等。

        儒門外道和道器關(guān)系

        ——兼批牟宗三黃玉順兩位

        作者:余東海

        來源:作者授權(quán) 儒家網(wǎng) 發(fā)布

        時間:孔子二五七一年歲次辛丑十月廿一日丁丑

                  耶穌2021年11月25日

         

         

        儒門外道已有三種:一是否定性善論,以荀子為代表,持性惡論;一是否定性即天,以蔣慶為代表,持性外拜天論、圣外求王論;一是否定外王功能,以余英時為代表,持儒家限于私域論。

         

        共同原因是不能明道。明道自知天性至善,就不會持性惡論;明道自知性即天,就不會性外拜天、圣外求王了;明道自知道器、體用不二,就知道道德必有政治之用,內(nèi)圣必然能開外王。

         

        道及高處,必?zé)o人格存在的余地。

         

        六祖說:“無一法可得,方能建立萬法?!薄吨杏^論》說:“以有空義故,一切法得成?!薄毒S摩詰經(jīng)》說:“從無住本,立一切法?!贝巳灾档糜兄居谌寮倚味蠈W(xué)者參考。天道也有“無一法可得”、“空”、“無住”的特征。超越萬象,空而無住,故能建立宇宙生命一切現(xiàn)象,又無所不在地潛在于一切現(xiàn)象。

         

        如果天有一象,有人格之象,就喪失了超越性,有天無道,宇宙生命一切都將無從建立。這或許是某些宗教化腦袋萬萬想不到也想不通的。

         

        從容微友言:“唯智者能如實見空,唯仁者可建體立極?!比辉杖辉?。仁者必有智,必能如實見空。僅僅見空是不夠的,還要于空寂中見至誠無息、生生不息之真幾,但不能見空是不行的,不能見空則無以上達(dá)性天,無以建體立極。

         

        從容微友又言:

         

        “人格神是可諍法,其必然性無法證明。義理之天則可由道德實踐體證,在最基源的哲學(xué)層面能立得住,人格神之有或無只能在兩可之間,信其必有乃是情識用事,氣魄承當(dāng)。即使承認(rèn)儒學(xué)歷史上確有義理之天與人格神之天兩路,也應(yīng)本真實與方便之分,作出何者了義何不了義之判教,而不是和稀泥式地平行并列,正如佛教雖以心性如來藏為究竟真實,但亦于俗諦層面方便地融攝神靈信仰與善惡因果。不過蔣慶雖迂,其所謂的上行路線只是一廂情愿,但其欲在民間社會建立儒教之下行路線,在現(xiàn)實上應(yīng)有一定空間。而東海先生之外王思想,則仿似說夢。”

         

        這段話不無道理,又有不少問題。特答以四點。

         

        其一、誠之者,人之道也。把一個無法由道德實踐體證的、在最基源的哲學(xué)層面立不住的東西強立起來,作為儒家文化政治體系之體,是有違人道而絕不允許的。

         

        其二、姑不論人格神的必然性無法證明,有或無在兩可之間,即使證明有人格神存在,她也不能凌駕和取代天道。任何有人格的神和有任何人格的神,都屬于形下現(xiàn)象,只能是天道的一種特殊產(chǎn)品。

         

        其三、天理不是義理。將天理說成“義理之天”,易滋誤解,以為天理是一種規(guī)律和義理。其實,程朱的天理與天道同義,指宇宙生命本體,是生生不息、至誠無息的道體,不僅是一切規(guī)律和義理的最高依據(jù),更是宇宙生命一切現(xiàn)象的原始資本。沒有任何鬼神人格神配與天理相提并論平起平坐。沒有天理就沒有一切。

         

        其四、蔣慶下行路線,如果說是將儒教與佛道耶伊并列為宗教,即使可行,亦不可取,思想漏洞太大,站不住腳。東海立足于人本、民本的外王思想和追求,既符合儒家道德和政治原則,又符合人民利益和時代要求,最為可取,值得吾和有志之士盡心盡力。至于何時可行,只能聽天由命。

         

        儒家為人處世,雖然誠意盡心,但不執(zhí)著不粘滯,常懷一種風(fēng)行水流、順其自然的灑脫,風(fēng)來不拒,水去不留,你既無心我便休。對于王道也是如此,一方面盡心盡力,堅定追求;一方面聽天由命,絕不強求,更不會為了獲得行道機會而枉尺直尋,以道殉人,不殉民眾,更不殉特權(quán)。法地不能動搖,此之謂也。

         

         

        黃玉順《“事天”還是“僭天”——儒家超越觀念的兩種范式》一文(原載《南京大學(xué)學(xué)報》2021年第5期)摘要言:

         

        “所謂“外在超越”是說,外在于人的天是超凡的,即超出凡俗世界;而所謂“內(nèi)超越”則是說,內(nèi)在于人的理性或心性是超驗的,即超出感性經(jīng)驗??酌先鍖W(xué)與宋明理學(xué)都有內(nèi)在超越的維度,然而是兩種截然不同的超越范式:孔孟儒學(xué)并未取消外在超越之“天”,其內(nèi)在超越旨在“事天”;而宋明理學(xué)卻是以內(nèi)在的心性取代了外在超越之“天”,其內(nèi)在超越可謂“僭天””云云。

         

        東海曰:又是一個性外拜天的儒門外道,完全不明儒家“內(nèi)在超越”之義。儒家的內(nèi)在超越是內(nèi)在一切又超越一切,豈僅超出感性經(jīng)驗而已。牟宗三在其《中國哲學(xué)的特質(zhì)》一書中對“內(nèi)在超越”如是表述:

         

        “天道高高在上,有超越的意義。天道貫注于人身之時,又內(nèi)在于人而為人的性,這時天道又是內(nèi)在的(Immanent)。因此,我們可以康德喜用的字眼,說天道一方面是超越的(Transcendent),另一方面又是內(nèi)在的(Immanent與Transcendent是相反字)。天道既超越又內(nèi)在,此時可謂兼具宗教與道德的意味,宗教重超越義,而道德重內(nèi)在義。”

         

        在內(nèi)在超越方面,孔孟與程朱完全一致??鬃右匀蕿榈酪灰载炛?,貫通天人;孟子說盡心知性知天,以仁性一以貫之,貫通天人。

         

        黃玉順之文錯誤甚夥。他說:“朱熹否定了天或上帝的人格性或神性”云。朱熹否定了天或上帝的人格性,沒錯,但朱熹沒有否定天之神性。

         

        朱熹說:“天即人,人即天。人之始生,得于天也;既生此人,則天又在人矣。凡語言動作視聽,皆天也。只今說話,天便在這里。”對于向天禱告,朱熹斥之曰:“天只在我,更禱個甚么?”

         

        黃玉順因此認(rèn)為朱熹“以人代天”和“僭天”,是分不清楚人和人之本性的重大區(qū)別。朱熹說“人即天”、“天只在我”的時候,這個“人”和“我”都是指本性,即天性,即孟子“萬物皆備于我”的我。這個我既內(nèi)在于肉體身、意識心又超越之,就是形上之天,天道。黃玉順以臆測之管窺道體之天,何足道。

         

         

        牟宗三在《作為宗教的儒教》中論及天道,頗為含混,但有兩句話可味。其一、“儒家講天道,天道是創(chuàng)造性本身,而上帝也是創(chuàng)造性本身。如果把天道加以位格化,不就是上帝,不就是人格神嗎?”其二、“在主觀方面有呼求之情,在客觀方面天道就轉(zhuǎn)為人格神、上帝。”

         

        把天道加以位格化,是一種人為;天道轉(zhuǎn)為人格神是因為人“在主觀方面有呼求之情”,也是一種人為,用荀子的話說,是一種偽,是化天起偽。這就意味著,人格意志并非天道原有,而是人類賦予的。但牟宗三有所不知,孔子將先民和古人賦予天的人格予以消解,還原天道本色之神,使道體之天更加超越而真實。

         

        有道必有器。道器關(guān)系有別而不二,不能割裂;不二而有別,不能混,不能不分別說?;蛑^道體“既是形而上,又是形而下”云,這就混了。就道器關(guān)系而言,器在道中,道在器中,道器一體,不可分離。但不能這么說。

         

        《易經(jīng)?系辭》說:“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边@才是對道與器兩個名相最精確的定義。道可以現(xiàn)出宇宙生命一切現(xiàn)象,但道本身則無形無跡無象,超越一切現(xiàn)象。

         

        說道“既是形而上的,又是形而下的”,必然導(dǎo)致道器不分,甚至以器為道。那就可以說,天既是無人格的,又是有人格的。那樣一來,蔣慶的觀點就可以成立了。故道及高處,必須一字不茍,絲毫含糊不得。

         

        論及原則,道及高處,儒家內(nèi)圣真諦之精密高妙,外王大義之中正圓滿,具有至高無上性和無可比擬性。古如荀子王通韓愈們,今如蔣慶,在思想理論方面各有缺漏。不妨作為學(xué)術(shù)參考,不宜用于政治指導(dǎo)。其他異端如佛道西學(xué)問題就更大了。自由主義作為政治學(xué),不失為當(dāng)今最好,但相比儒學(xué),亦望塵莫及。

         

        余東海集于邕城青秀山下獨樂齋

         

        責(zé)任編輯:近復(f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