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99精品视频天天在看,日韩一区二区三区灯红酒绿,国产xxxxx在线观看,在线911精品亚洲

    <rp id="00a9v"></rp>
      <track id="00a9v"><dl id="00a9v"><delect id="00a9v"></delect></dl></track>
      1. 楊海文 著《盈科后進——中國孟學史叢論》出版暨后記

        欄目:新書快遞
        發(fā)布時間:2024-07-26 00:42:58
        標簽:
        楊海文

        作者簡介:楊海文,男,西元一九六八年生,湖南長沙人,中山大學哲學博士?,F(xiàn)任中山大學哲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山大學馬克思主義哲學與中國現(xiàn)代化研究所研究員,尼山世界儒學中心孟子研究院特聘專家,主要從事中國哲學史研究。著有《我善養(yǎng)吾浩然之氣——孟子的世界》《文以載道——孟子文化精神研究》《盈科后進——中國孟學史叢論》等。

        楊海文 著《盈科后進——中國孟學史叢論》出版暨后記

         

         

         

        書名:《盈科后進——中國孟學史叢論》

        作者: 楊海文

        出版社: 商務印書館

        出版年: 20246

         

        作者簡介

         

        楊海文,中山大學哲學系教授,兼任中國孟子學會副會長、尼山世界儒學中心孟子研究院特聘專家、濟寧市里仁書院院長。主要從事中國哲學研究,側重孟子思想、孟學史、《孟子》單章研究。著有《我善養(yǎng)吾浩然之氣——孟子的世界》《文以載道——孟子文化精神研究》《盈科后進——中國孟學史叢論》。近期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新編孟子正義”。

         

        內容簡介

         

        本書是作者二十多年來潛心研究中國孟學史的論文結集,采取歷史—思想史進路,對代表性人物(如荀子、司馬遷、揚雄、王陽明、戴震)、代表性作品(如《漢書· 古今人表》《牟子理惑論》《千字文》)、代表性事件(如《孟子》傳記博士問題、李覯疑孟公案、《孟子節(jié)文》事件)進行了翔實考察,對孟子與先秦諸子、孟子與文史哲、孟子與道佛的思想關系進行了創(chuàng)新研究。本書文獻豐富,考證精當,文史兼綜,重點突出,呈現(xiàn)并敞開了中國孟學史厚重而又復雜的多維向度,具有重要的學術參考價值。

         

        目錄

         

         

         

        后記

         

        摘 要:中山大學楊海文教授二十多年來的孟子研究包括A計劃、B計劃:前者的關鍵詞是文學、哲學、歷史,重心放在內涵生產的守正創(chuàng)新,范式生產未能取得突破性的守正創(chuàng)新;后者的關鍵詞是孟子思想研究、孟學史研究、《孟子》單章研究,不僅旨在內涵生產的守正創(chuàng)新,而且旨在范式生產的守正創(chuàng)新。從A計劃轉入B計劃,具有“辭舊迎新”的意義:一方面,將以《盈科后進——中國孟學史叢論》為代表的孟學史研究,當作先前一個階段暫時結束的見證;另一方面,將以“新編孟子正義”為代表的《孟子》單章研究,當作未來一個階段正式開啟的標志。

         

        關鍵詞:孟子思想研究;孟學史研究;《孟子》單章研究;內涵生產;范式生產

         

        2023年8月8日收到《盈科后進——中國孟學史叢論》(以下簡稱“本書”)的校對稿并開始校對,斷斷續(xù)續(xù),11月3日終于校對完畢。校對的時候就琢磨著寫《后記》,但寫作仰仗機緣與情境。如果說機緣與情境現(xiàn)在已經蒞臨,那就不妨將縈繞于心的三個問題一吐為快。這三個問題分別是:如何處理引文?如何概括本書?如何研究孟子?此外,誠摯的感謝與反躬的自勵也是《后記》必不可少的內容。

         

        一、如何處理引文?

         

        本書主要研究中國古代思想文化,必然涉及大量引文,尤其是對古文獻的引用。我整理這部書稿,曾經用了無數時間復核引文,發(fā)現(xiàn)有很多引文的標點符號極不規(guī)范,所以每有修改,特別以腳注方式標注:“按,個別標點符號略有校改?!弊罱舾赡陙恚页S眠@種方式處理引文,目的在于促使被引文獻在自己的作品中獲得規(guī)范的表述。譬如2022年出版的《文以載道:孟子文化精神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四書選講》(巴蜀書社)就使用了這一處理方式。商務印書館給我的本書校對稿,全部刪除了“按,個別標點符號略有校改”的標注。這樣做未嘗沒有道理,至少使得腳注不再煩瑣。但是,讀者一旦復核被引文獻,就會以為這部書稿的引用出現(xiàn)了錯誤;在有關部門例行的編校質量檢查中,此事就更大了!

         

        為什么要對被引文獻的標點符號做出適當的校改呢?首先,原因來自原作者(點校者)。以當下的古文獻點校為例,標點符號不規(guī)范的情形比比皆是,有時甚至錯得離譜。如果使用這些文獻做研究,能不做適當的校改嗎?其次,原因來自引用者(研究者)。以我的這部書稿為例,收入書中的文章寫于不同時期,不同文章引用過同一類型的文獻,但同一類型的文獻在不同文章中的標點符號居然不一樣。對于這類情形,同樣需要做出適當的校改。前者自然是關鍵之所在。這讓我想起魯迅先生在雜文《點句的難》中說的一句話:“標點古文,真是一種試金石,只消幾點幾圈,就把真顏色顯出來了?!盵1]

         

        我先后在中山大學中國古文獻研究所(1999-2002)、學報編輯部(2002-2018)工作過很多年,深知打標點符號絕非易事,也寫過將校對視作本體論的文章[2]。如何將標點符號打得規(guī)范,雖然不是校對唯一的工作,但卻是重要的內容。有一句話說:“標點符號就是標出思想,擺正詞和詞之間的相互關系,使句子易懂,聲調準確。標點符號好比音符。它們牢固地縛住文章,不讓它撒落。”[3]我在一本論文集的《后記》中引用過這句話[4]。2023年11月17日,我到鄒城參加孟苑孟子大殿“孟子思想展陳館文案提升”座談會,當地企業(yè)家盛來先生(一直情深于文學)說道:“標點符號是有表情的?!睒它c符號旨在標出思想,同時自帶表情,豈可等閑視之?

         

        正因此故,我這次校對本書,重點在于確保被引文獻的標點符號規(guī)范化[1]?!耙?guī)范化”是編輯出版界的說法,我的說法是“家園感”。一旦離開原作品,被引文獻在引用者及其作品中就獲得了新家園,并且具有相對獨立性。所謂相對獨立性,是指被引文獻的標點符號一旦不規(guī)范,那就有理由予以校改。所謂新家園,是指被引文獻的標點符號一經校改,既能自帶表情地標出思想,又能賓至如歸,親如一家,和諧地棲居并且真切地融入新的文本語境中。一部學術著作總會有很多引文。如果對于被引文獻的標點符號將錯就錯、聽之任之,能說作者負責任嗎?對于本書處理引文的這種做法,我有責任做出以上說明。

         

        二、如何概括本書?

         

        自從2018年8月3日由學報編輯部調至哲學系以來,系主任張偉教授再三敦促我為《中大哲學文庫》編一本文集。編文集,說易也易,說難也難。我?guī)捉浉鼡Q選目,2021年7月編成初稿,2022年5月最終定稿。本書Word文檔的電腦統(tǒng)計字符58萬字(計空格),收錄38篇文章,最早是1996年發(fā)表的,最晚是2022年發(fā)表的,時間跨度長達26年。

         

        我在一本書的《后記》中說過:“正如人生一樣,一本書也是逐漸成熟起來的。所以,以上文章的發(fā)表時間越早,就與本書的差異越大;其發(fā)表的時間越晚,則與本書的相似越大?!盵5]這種情形也適合于本書。時過境遷之后,再對多年前寫的文章進行修訂,難度并不小,但又是值得的。對于編入本書的文章,我都做了相應的修訂。尤其是對30歲出頭寫的兩篇長文——《李泰伯疑孟公案的客觀審視》《朱元璋時期的〈孟子節(jié)文〉事件》做了極大的修改,悔其少作之嘆油然而生。又為《“宋太祖誓碑”的文獻地圖》補寫了第五節(jié)《宋太祖誓碑與孟學史的虛實之辨》,旨在凸顯其孟學史價值。對于本書而言,修訂的作用在于加固了研究主題的集中,夯實了內在邏輯的自洽。

         

        發(fā)排之前做過認真的修訂,這次又進行了仔細的校對,難道我對自己的書還不夠熟悉嗎?說句實話,熟悉歸熟悉,但如何概括本書,于我依然是一件難事。我寫過一篇如何寫摘要的經驗之談[6],網上流傳頗廣。為單篇論文寫出精準的摘要,本來就難;為幾十篇文章組合而成的論文集做出簡練的概括,難上加難!我過去做編輯的時候,難免好為人師,曾對一些年輕作者說過:“你寫不出摘要,是因為你不了解自己的文章;你不了解自己的文章,是因為你沒有寫好這篇文章?!比缃衩鎸Ρ緯液螄L不是如此?不將本書稱作“中國孟學史”,而是稱作“中國孟學史叢論”,我已知恥矣,但這遠遠不夠(后文有進一步的解釋)。

         

        出版社要求為本書提供200-300字的“內容簡介”。我勉為其難而又“王婆賣瓜”,將本書概括為:

         

        本書是作者二十多年來潛心研究中國孟學史的論文結集,不求面面俱到、平分秋色,而是采取歷史-思想史進路,力圖做實有代表性的人物(譬如荀子、司馬遷、揚雄、王陽明、戴震)、有代表性的作品(譬如《漢書·古今人表》《牟子理惑論》《千字文》)、有代表性的事件(譬如《孟子》傳記博士問題、李覯疑孟公案、《孟子節(jié)文》事件),做活孟子與先秦諸子、孟子與文史哲、孟子與道佛的思想關系,文獻翔實,考證精當,文史兼綜,重點突出,呈現(xiàn)并敞開了中國孟學史厚重而又復雜的多維向度,具有重要的學術參考價值。

         

        三、如何研究孟子?

         

        為孟子既寫一本文學的書,又寫一本哲學的書,還寫一本歷史的書,屬于我的孟子研究A計劃。設定計劃之時,少年意氣,正在攻讀碩士學位;完成計劃之時,備嘗艱辛,蹉跎已盡半生。具體而言,2008年出版的《浩然正氣——孟子》(江西教育出版社)以及2017年修訂出版的《我善養(yǎng)吾浩然之氣——孟子的世界》(齊魯書社),是我為孟子寫的文學書;2022年出版的《文以載道:孟子文化精神研究》,是我為孟子寫的哲學書;即將出版的本書,是我為孟子寫的歷史書。在這三本書中,為孟子寫的文學書、哲學書,我還算滿意;但為孟子寫的歷史書,我花的力氣最多,竟然覺得不甚滿意。

         

        早在2021年8月9日,我就草擬了本書的《后記》。為孟子寫的歷史書,我何以覺得不甚滿意呢?那篇《后記》指出:

         

        孟學史是孟子研究新的學科增長點,值得探討的問題數不勝數。這本文集對于許多重量級的孟學史人物尚付闕如,倍感遺憾。以漢唐為例,我雖然對董仲舒(前179-前104)、劉向(前77-前6)、趙岐(?-201)、葛洪(283-363)、劉勰(約465-520/521)、顏之推(531-約597)、劉知幾(661-721)、韓愈(768-824)、李翱(772-841)、白居易(772-846)、柳宗元(773-819)、皮日休(約834-約883)等人做了不少的文獻資料,但至今沒有寫成專題論文。原因無他,主要是學力不足。

         

        不錯,正因學力不足,我至今寫不出一本可以稱作“中國孟學史”的書,只能勉強編成一本叫作“中國孟學史叢論”的論文集。既然學力不足,就該設法彌補。三年“疫情”期間,我照常每天堅持快走[2],只是將行走路線由珠江邊改為康樂園(亦即中山大學廣州校區(qū)南校園)。我曾經給康樂園寫過一篇很長的散文[3],學校還拿其中的幾節(jié)做成本科招生宣傳的小視頻。在此,我必須十萬分鄭重地感激我生活了30年的這個園子,因為它賜予了我孟子研究B計劃的萌生。作為一種緣分,那是多少人可遇而不可求的天賜良機!作為一種福分,那是多少人夢寐以求而不得的天降大任!

         

        “疫情”期間有三個日子的康樂園快走,值得我銘記在心:2020年2月25日,我稱作“庚子學悟”;2021年3月10日,我稱作“辛丑學悟之一”;2021年10月22日,我稱作“辛丑學悟之二”。悟到了什么?就是“《孟子》單章研究”六個字。這六個字有那么重要嗎?當然重要!而且不是一般的重要,乃是特別的重要!理由在于:

         

        孟子研究包括三種范式:新中國成立以來,所謂孟子研究一般就是孟子思想研究;20世紀90年代以來,逐漸興起孟學史研究;最近幾年來,筆者提出“《孟子》單章研究”的理念,并在2022年成功申報了致力于《孟子》單章研究的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從定義看,《孟子》單章研究是源于孟子思想研究的孟學史研究新范式。但是,它以孟子思想研究為精神源泉,以孟學史研究為表現(xiàn)形式,這同樣不可忽視。[7]

         

        既要做孟子思想研究,又要做孟學史研究,還要做《孟子》單章研究,并且立足于《孟子》單章研究,借以深化孟子思想研究、拓展孟學史研究,這就是我在“疫情”期間逐漸形成并定位的孟子研究B計劃。忝為高校教職,不能不做研究,也就不能不申報項目。我做孟子思想研究,申報了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后期資助項目“文以載道——孟子文化精神研究”(批準號13FZX003,2017年6月28日結項)。我做孟學史研究,申報了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點項目“漢唐孟子思想解釋史研究”(批準號18AZX011,2023年10月22日結項)。我做《孟子》單章研究,申報了貴州省哲學社會科學規(guī)劃國學單列課題重大課題“《孟子》深度解讀及其思想研究”(批準號20GZGX03)、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新編孟子正義”(批準號22&ZD036)。項目從申報到完成,酸甜苦辣咸,無法用言辭表達;其間必然得到方方面面的支持與幫助[4],我心存無比的感激!

         

        我的孟子研究先有A計劃,后有B計劃。孟子研究A計劃的關鍵詞是:文學、哲學、歷史。我將重心放在內涵生產的守正創(chuàng)新,盡力寫好每一本書;其中的“孟學史研究”具有范式創(chuàng)新的意義,但我只是此一范式的守正者。孟子研究B計劃的關鍵詞是:孟子思想研究、孟學史研究、《孟子》單章研究。它們不僅旨在內涵生產的守正創(chuàng)新,而且旨在范式生產的守正創(chuàng)新;其中的“《孟子》單章研究”更是具有范式創(chuàng)新的意義,它或許可以視作我為孟子研究方法論做出的微薄貢獻。孟子研究A計劃、B計劃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大致如下所示:

         

        A計劃:文學+哲學(孟子思想研究)+歷史(孟學史研究)

         

        B計劃:孟子思想研究→孟學史研究→《孟子》單章研究

         

        這兩個計劃的內涵生產有相通的地方,但從范式生產看,尤其是從全面覆蓋《孟子》260章的單章研究看,我們可以說A計劃是孟子研究的1.0版,B計劃是孟子研究的2.0版。B計劃之所以能夠超越A計劃,緣由顯然在于“《孟子》單章研究”新范式的提出。話說回來,如果不是對孟學史研究用力最多而又倍感學力不足,如果沒有快走于康樂園(中國四大美麗校園之一)獲得靈光一閃的天命之助,我哪能萌生“《孟子》單章研究”的念頭,并且形成一整套實施方案呢?孟學史研究作為一種范式及其實踐,既是A計劃中的攻堅戰(zhàn),又是B計劃中的重頭戲,一身二任而又承先啟后,連接兩邊而又繼往開來?;叵肫饋恚抑蒙碛诿献友芯緼計劃、B計劃的這一交接處,未濟之時的悵然若失,說有多苦悶,就有多苦悶;既濟之時的先難后獲,說有多喜悅,就有多喜悅。沒有揪心之失,哪有傾心之得?這是做學問的家常便飯,人生何嘗不是如此?前文說到我對本書不甚滿意,但一經得失辯證法的點撥,我也就釋懷了,算是放下了我執(zhí)之心。

         

        四、感謝與自勵

         

        本書也是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點項目“漢唐孟子思想解釋史研究”的結項成果之一。最近若干年來,我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3項(如前所述),另外擔任梁濤教授為首席專家的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中國孟學史”(批準號11&ZD083,2019年12月2日結項)子課題“漢唐孟學史”負責人,以及熊明輝教授為首席專家的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語用邏輯的深度拓展與應用研究”(批準號19ZDA042)子課題“語用邏輯的中國古代論證應用研究”負責人。在此,感謝全國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辦公室!

         

        本書忝列張偉教授主編的《中大哲學文庫》,得到中山大學禾田哲學發(fā)展基金資助。中山大學哲學系是我最重要的人生驛站,曾求學于斯(1993-1999年),又執(zhí)教于斯(2018年-),也許還將終老于斯。在此,感謝中山大學哲學系、中山大學禾田哲學發(fā)展基金!

         

        業(yè)師李宗桂教授為拙著《文以載道:孟子文化精神研究》賜序,題署的時間是“2022年1月10日早上6點16分”;這次為本書賜序,題署的時間是“2023年11月10日早上6點”。這次的賜序同樣是一篇長文,其中一語中的地指出:“我覺得海文對于自己的孟子研究已經有了‘辭舊迎新’的構想與踐履:一方面,將以《盈科后進——中國孟學史叢論》為代表的孟學史研究,當作先前一個階段暫時結束的見證;另一方面,將以‘新編孟子正義’為代表的《孟子》單章研究,當作未來一個階段正式開啟的標志?!?0年來的師生情,只此兩個題署時間,只此“辭舊迎新”四字,就是最好的注腳。在此,感謝業(yè)師李宗桂教授!

         

        本書由商務印書館海丹女士及其團隊擔任責任編輯。我做過十多年的職業(yè)編輯(2002-2018年),深知專業(yè)、敬業(yè)是編輯之為大的兩張王牌。說到專業(yè),譬如《陽明“四句教”出處輯考》一文引用的《王陽明全集》,既有2卷本,又有3卷本,我的標注雖然規(guī)范但不夠明晰,而海丹女士及其團隊改為“《王陽明全集》(2卷本)”“《王陽明全集》(3卷本)”,頓時兩全其美;又如《李覯與“罵孟詩”的思想史深意》一文生造“承后省”的術語而不自覺其非,她們將它改正為“蒙后省”,蓋因“承前省”“蒙后省”對言。說到敬業(yè),商務印書館的編排規(guī)范偏重西學,我覺得它的很多做法不太適合于本書,而海丹女士及其團隊不厭其煩地與我溝通,力圖使得本書的編排能夠符合中國傳統(tǒng)學問的固有表述;她們還花費寶貴的時間,為本書編制了《參考文獻》,總計740種文獻,Word文檔的電腦統(tǒng)計字符3萬字(計空格),長達30頁。在此,感謝商務印書館、海丹女士及其團隊!

         

        本書封面中的波浪版塊,由廣東第二師范學院美術學院國畫工作室主任梁松林先生創(chuàng)作。松林是我的老朋友,最擅長畫白菜。他專門給本書的創(chuàng)作,無限蓬勃的生機氤氳在那簡單而又如此形象的線條之間,水的“盈科后進”力透紙背、呼之欲出,我十分喜歡。在此,感謝梁松林先生!

         

        對于本書而言,誠摯的感謝是說不盡的,反躬自勵亦然。本書的書名“盈科后進”,典出《孟子》8·18:“源泉混混,不舍晝夜,盈科而后進,放乎四海?!痹搭^的泉水滾滾奔流,不舍晝夜,盈滿坑洼然后前進,直至大海。這里有日積月累的樸實,有行穩(wěn)致遠的執(zhí)著,有厚德載物的包容,有自強不息的擔當。所以,過去在執(zhí)行孟子研究A計劃的長旅當中,我時常反躬自問,以“盈科后進”自勵;今后在執(zhí)行孟子研究B計劃(尤其是致力于《孟子》單章研究的“新編孟子正義”)的征途中,我仍將不斷反躬自問,以“盈科后進”自勵。

         

        謹以本書獻給中山大學哲學系中國哲學學科點的奠基者李錦全先生!

         

        (2023年12月7日晚寫于廣州中山大學南校園錫昌堂712教師工作室)

         

        參考文獻:
         
        [1] 魯迅.花邊文學[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73:124.
         
        [2] 楊海文.“清潔的精神”:校對本體論的三重內涵[J].河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2):168-171.
         
        [3] 康·巴烏斯托夫斯基.金薔薇:關于作家勞動的札記[M].新1版.李時,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80:122.
         
        [4] 楊海文.化蛹成蝶:中國哲學史方法論斷想[M].濟南:齊魯書社,2014:392.
         
        [5] 楊海文.文以載道:孟子文化精神研究[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22:357.
         
        [6] 楊海文.文科學術論文摘要的正確寫法[J].中國編輯,2010(2):49-52.
         
        [7] 楊海文,石明.重返“孟子第一義”的致思場域:《孟子·滕文公上·道性善章》考釋[J].華南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3(4):171-172.

         

        責任編輯:近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