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樟法】東海微言集(59)
欄目:散思隨札
發(fā)布時間:2012-09-11 08:00:00
 |
余東海
作者簡介:余東海,本名余樟法,男,屬龍,西元一九六四年生,原籍浙江麗水,現(xiàn)居廣西南寧。自號東海老人,曾用筆名蕭瑤,網(wǎng)名“東海一梟”等。著有《大良知學(xué)》《儒家文化實踐史(先秦部分)》《儒家大智慧》《論語點睛》《春秋精神》《四書要義》《大人啟蒙讀本》《儒家法眼》等。
|
東海儒者余樟法按:微言,指精深微妙或委婉隱秘的言辭,也可以指細微短小之言,現(xiàn)東海用來指微博之言。
本集整理人:格筠
1.【異議董仲舒】“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變,道亦不變”。把道與天分開來說,天應(yīng)指自然的天,宇宙,時刻變動不居且有成住壞空;道是“萬物資始乃統(tǒng)天”的乾元道體,是宇宙萬物發(fā)生的根本依據(jù),統(tǒng)攝著宇宙。董言說反了,正確的說法是:“天之大原出于道,天變,道不變?!?012-8-13
2.【擊蒙】或說儒家“曲學(xué)阿貴”,看朱成碧、顛白為黑了。真正的儒家,堅持大中至正的中庸之道,惟中道是從,以真理為至尊,以良知為天爵,既不“阿民”也不“阿貴”。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無道,以身殉道,任何時候都不屑于以道殉人。2012-8-13
3.【笑一笑】反儒派多喜歡自詡?cè)鍖W(xué)功夫如何扎實高深,或炫耀“四書五經(jīng)都通讀過”,或強調(diào)“儒家經(jīng)典在我是童子功”。其實有諸內(nèi)必發(fā)諸外,有沒有經(jīng)典功夫很好判斷。別說高功夫者一言一行無不中節(jié),有一定功夫也不至于盲目反儒,不至于犯常識性錯誤,不至于發(fā)虛張聲勢之言露淺薄輕浮之態(tài)。2012-8-13
4.【流氓化】知識群體流氓化傾向,自五四始,于今為烈。表現(xiàn)在三方面:1言語流氓化,以輕言浮語、污言穢語、邪言惡語為榮;2文化流氓化,有知識沒文化,有學(xué)問沒頭腦,沒原則沒立場;3道德流氓化,拜金拜權(quán),唯物唯利。知識與政治兩大群體流氓化的合流,又導(dǎo)致了民眾的流氓化。2012-8-13
5.【流氓化2】一個人命運惡化源于心地惡化,而心地的惡化又表現(xiàn)為行為的惡劣和言語的刻薄。因此,言輕語薄者難免命薄運劣。個體如此,“集體”亦然。從文字言語的變化也能推斷,五四以來特別是四九以后,知識群體及中國社會的“命運”必然越來越惡劣。這也充分體現(xiàn)了天道的公平。
6.【流氓化3】小人遭天厭,惡人遭天譴,這是邏輯的必然,因果的必然。所謂善惡到頭終有報,天譴就是惡報。注意,天譴有遲有速有顯有隱,方式千奇萬怪無數(shù)無量,非世人所能圓知。各種煩惱、身病心病、他殺自殺都可以是天譴的方式,其中法律制裁是對惡行最正常的報應(yīng)。
7.【答】佛家的佛性、真如、本來面目,儒家的仁性良知,所指相同,都是本心本性。兩家都要求“明心見性”,但對心性的認知(證悟)同中有異。我以為儒家更為圓滿。其次,兩家“明心見性”的方式渠道也有所不同,儒家明明德與親民相輔相成,強調(diào)從內(nèi)外兩個方面雙管齊下以抵達至善。2012-8-13
附Tob起距:對@東海余樟法 說:先生,對于禪宗的“明心見性”,以及儒家的“仁”“止于至善”“致良知”,在形而上講是不是同一境界不同的表述?
8.【流氓化4】言語與心靈同氣連枝。言語假惡丑,為人不可能真善美;言語假大空,為政不可能偉光正。言語粗俗下流齷齪,欲情趣高雅道德高尚心靈純凈,不可能也。所以,判斷一個人值不值得交往,一個政權(quán)或一種勢力值不值得支持擁護,言論(包括言語文字和思想理論)是最重要的衡量標準。
9.【補充】吉祥上師說:不爭就是慈悲,不辯就是智慧。東海曰:不爭名不爭利,公道正義必須爭,爭就是慈悲;不辯誣不辯謗,大是大非必須辯,辯就是智慧。2012-8-13
10.【不仁】仁是人之本。人而不仁,麻木也好敏感也好,保守也好激進也好,改革也好革命也好,都不好,都非人。人而不仁,必然無義無禮不智不信,倒不如麻木些。因為這種人一旦敏感激進或革命起來,更不得了,必然淪為吃人的人,導(dǎo)出吃人的政治和非人的社會。2012-8-13
11.【常識】誰對中國人最壞?人言人殊?;蛘f是朝鮮人,或說是俄國人,或說是日本鬼子,或說是蒙元,或說是滿清,或說是亂華的五胡。最后有人一錘定音:對中國人最壞最兇惡殘忍、殺害中國人最多和坑害中國人最重的,是中國人自己,或者說馬家?guī)?--馬主義化的中國人。2012-8-13
12.【鄉(xiāng)原與鄉(xiāng)訕】既敬仰孔夫子也信仰馬克思,這是圣賢盜賊一視同仁,鄉(xiāng)原也;既反感馬克思也反對孔夫子,這是圣賢盜賊一視同惡,鄉(xiāng)訕也。兩者都是沒有立場、不明是非的表現(xiàn)。“鄉(xiāng)訕”這個詞出自楊雄。他說:“妄譽,仁之賊也;妄毀,義之賊也。賊仁近鄉(xiāng)原,賊義近鄉(xiāng)訕?!保ā斗ㄑ浴罚?012-8-13
13.【自由主義】對它過度推捧和完全排斥都有失中正。它的“意識形態(tài)”是個人主義,固有違儒家個體集體并重的圓融,但比集體主義(包括國家、社會、民族諸主義)好;它的制度形態(tài)是民主,與民本原則精神相通,有助于從制度上落實王道政治的民意合法性,值得儒家建設(shè)新禮制時參考和汲精取華。2012-8-13
14.【自由主義2】自由主義有一定的文明性。它鼓勵物欲追求,又有一定底線,可謂“道之以政齊之以刑”,雖不如“道之以德齊之以禮”的王道政治,比起馬家暴政卻強得多;它主張以人為本,但不識人之本質(zhì)本性,不如儒家以仁為本,比起馬家以物為本(唯物主義)亦強得多。2012-8-13
15.【自由主義3】或說:“自由主義核心就是楊朱思想甚至比楊朱遠不如”。這是混淆了個人主義(自由主義的哲學(xué)背景)和楊朱利己主義的本質(zhì)區(qū)別。利己主義是“我本位”,相對于利他主義而言,毫不利人專門利己。個人主義是個人本位,相對于集體主義而言。2012-8-13
16.【自由主義4】儒家的普適性遠高于自由主義,但不能因此否定和反對民主自由人權(quán)平等諸價值,不能狹隘地反之而動,對著干。中庸的態(tài)度是,確立儒家文化主體地位,在仁本主義的范導(dǎo)下參考、吸取民主制的精粹,以儒家憲政超越之,完成政治文明新一輪的提升。2012-8-13
17.【普適性】“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正理。”(程頤)這是關(guān)于儒家普適性的最好表述。儒家道德原則和經(jīng)典義理,普適性最高。如五常道三達德,如仁者愛人、以直報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入則孝出則悌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xué)文等等“教條”,普遍適用于任何人任何社會和時代。2012-8-13
18.【我見】“一個問題:兩宋時已經(jīng)弱化的君主專制,為什么到了明清時候又出現(xiàn)強烈的反彈?”(吳鉤)根本原因是明清兩朝嚴重偏離儒家正道,都有政統(tǒng)壓道統(tǒng)傾向。1朱元璋非我儒家,刪孟事件就暴露了君本主義的反動;2清朝非我族類,以滿族利益為核心,暴露了滿族主義的狹隘。
19.【儒憲】儒家本具強烈的政治追求和制度關(guān)懷,歷史上分別由周公和董仲舒主導(dǎo),進行過兩次規(guī)模宏大、影響長遠的制度建設(shè),前者奠定周朝八百年天下,后者的制度框架一直延續(xù)到明清,至少在明朝并不落后于世界各國。儒憲追求可以視為儒家外王學(xué)方面又一次返本開新的歷史性努力。2012-8-13
20.【儒憲】道統(tǒng)萬古不易,制度與時俱進。儒憲體現(xiàn)了現(xiàn)代儒家返道統(tǒng)之本、開制度之新的歷史責任感。歷史有局限性,要求周公和董仲舒?zhèn)冮_發(fā)和實踐現(xiàn)代民主憲政,是愚蠢的;制度有時代性,指責儒憲旨在恢復(fù)君主專制,是要“以憲政之名行專制之實”,甚至指責儒憲意圖維護黨主極權(quán),更是無知或栽贓。2012-8-14
21.【淫亂】儒家有《春秋》責備賢者的傳統(tǒng),地位越高,道德上要求越高標準越嚴。宋明清都曾禁止官員嫖妓(后來執(zhí)行寬松化),但禁官不禁民。這種做法很儒家,值得參考。聚眾淫亂,可恥,非禮,但應(yīng)該非罪化。庶民非禮,政府不究,所謂禮不下庶民。官員非禮,即予開除,恢復(fù)其庶民身份。2012-8-14
附Tob起距:對@東海余樟法 說:先生,最近網(wǎng)上的3男3女聚眾淫亂引起輿論反響,其中一個觀點認為法律的聚眾淫亂罪是用法律手段干預(yù)個人私生活,認為禁止聚眾淫亂是道德范疇,不應(yīng)該納入法律范圍,人有支配自身身體的權(quán)利,請問先生,這種觀點您是如何看的?
22.【淫亂2】孔子說子帥以正孰敢不正,又說君子德風小人德草;孟子說君正無不正,君仁無不仁。榜樣力量是無窮的,要相信政府和官員的文化道德導(dǎo)向的力量。官方引以為恥的事物,民間當不至于潮流化。當然社會上總難免出現(xiàn)種種不道德現(xiàn)象,政府應(yīng)躬自厚而薄則于人,對庶民不宜潔癖而應(yīng)閉一只眼。2012-8-14
附Tob起距:對@東海余樟法 說:但先生,現(xiàn)代咨詢太發(fā)達,而且社會中合乎禮教的人越來越少,若只禁官不禁民,容易引起聚眾淫亂“潮流化”。雖然,官員以身作則能夠帶領(lǐng)時代風氣,但對于如今這個欲望非常熾盛的社會,不用其他手段再加以約束人民行為,風氣但考官員以身作則能夠奏效嗎?請先生指點。
23.【馬主義】馬主義不可能儒家化,也不可能道家佛家墨家化。最不可“同化”的是唯物論與儒佛道的心性論及墨家上帝觀的根本性沖突。馬主義中國化只能是法家化,因為兩者人性觀頗可相通。毛思想就是馬主義法家化難以超越的高峰,馬法再怎么“雜交”,都難以孕育出比毛思想更邪惡的東西來。2012-8-14
24.【儒憲】作為汲取和超越西方民主的新時代的禮制,儒憲實為中華憲。儒家是中華文化的主統(tǒng)和主要代表,是中華文明的主心骨和主要締造者。儒家已經(jīng)創(chuàng)造了數(shù)千年絕世無雙的傳統(tǒng)文明,有決心、有信心和有能力在不遠的將來開啟新一輪的中華現(xiàn)代文明,把人類文明推向新一輪的高潮。2012-8-14
25.【澄清4】黨文明之同伐野蠻之異,黨道德之同伐邪惡之異。這是儒家本分和責任。但儒家主張言論問題言論解決,對于正常的批評者反對者,只是澄清事實辯明是非,對于人身攻擊惡意誣蔑一般置之不理。這與動輒動用“武器的批判”以對付“批判的武器”的“斯魔毛魔及漢傳馬教之惡習(xí)”性質(zhì)截異。2012-8-14
26.【答】1可以作帝王師,但也不必“誓”,不必強求。有沒有為師資格,在我,故應(yīng)盡其在我;有沒有作師機會,在人,故要順其自然。2不宜倡君主制。清滅之后,君主制的傳統(tǒng)合法性和民意合理性都喪盡,既無政統(tǒng)可傳,也無民意基礎(chǔ)。夫子說過:“生乎今之世反古之道,如此者,災(zāi)及其身者也?!?012-8-14
附吉祥金剛001:我認為儒家不必羞羞答答!應(yīng)該直下承擔這兩個立場:一、贊同君主制;二、誓作帝王師!佛家可是從來不會改變?nèi)颂鞄煹幕痉较?
27.【共識】儒家尊重每個人意見態(tài)度思想取向的差異性,不搞“統(tǒng)一思想”那一套。但既然是儒家,自有某些共識。比如:尊孔,以孔子為圣人;尊經(jīng),以儒經(jīng)為圣經(jīng);強調(diào)儒文化主體,堅持儒文化立場,樹立良知信仰(即天道信仰),認同五常道三達德和仁義中庸誠信諸原則和“仁者愛人”諸教條等等。2012-8-14
28.【克華】周克華被擊斃,值得慶賀。此人行為大惡,名亦大兇。中華與儒家同在,是文明象征。自古以來任何克華反華的人物和勢力,縱然猖狂一時,終將惡貫滿盈,被克死被反掉!
29.【克華2】克是多義詞??巳A之名,推以易經(jīng),上艮下坎,屬“山水蒙”。取此名者,若為非作歹,則上有山阻下有坎險,最后克死自己;若為傳道授業(yè)解惑之師,或為弘揚中華文化之士,則大吉大利,克華,能夠中華也。故名字不重要,命運要自掌。2012-8-14
30.【克強】僅論名,“克強”頗佳。1克強,一能自強,強大自己;二能勝強,戰(zhàn)勝強人;三能肩強,肩起重任;2據(jù)先天之數(shù),克強二字屬頤卦,有頤養(yǎng)之義,養(yǎng)己養(yǎng)人。2012-8-14
31.【擊蒙章立凡】章說:“滿蒙外族入侵,儒者無不賣身投靠以求官祿?!贝穑簝H說蒙元,其鐵蹄天下莫擋,唯“積貧積弱”的宋朝抗爭長達半個多世紀,文天祥等大量儒官成仁取義,崖山之戰(zhàn)更是悲壯萬古,二十多萬士夫軍民和朝廷君臣一起殉國。姑不論儒家是民本,是否殉家天下之君和國,不可一概而論。2012-8-14
32.【擊章2】章問:“儒學(xué)何時自封國學(xué)了?儒釋道推選三個代表?”答:儒釋道確是中華文化三代表,儒家又是主代表。馬一浮說:“六藝者即是詩書禮樂易春秋也。此是孔子之教,吾國二千余年來普遍承認一切學(xué)術(shù)之原皆出于此…今楷定,國學(xué)者即六藝之學(xué),用此代表一切固有學(xué)術(shù),廣大精微無所不備?!?012-8-14
33.【擊章3】章說:“儒家只為主流服務(wù)誰當主子侍奉誰,這也是事實吧?”此言出自有“經(jīng)典童子功”的學(xué)者口中,太不應(yīng)該。請把道統(tǒng)高于政統(tǒng)、天爵高于人爵之義理解了,把“以道事君,不可則止”“湯武革命,應(yīng)乎天而順乎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仇?!薄罢D一夫紂”等經(jīng)典讀懂了再發(fā)言如何?2012-8-14
34.【馬克思】馬克思這個名字就譯得大大的不好。馬蹄把思想都克制了克死了,文化和民族還有希望嗎?另外,澤東是恩澤東方,澤民是惠澤人民,都有親民、仁民之義,本是好名字,可加上了他們的姓就壞了。毛是沒有,沒有恩澤;雨露滋潤禾苗壯,大江泛濫,則成水災(zāi),呵呵。2012-8-14
35.【提醒】“孔孟就是國難”, 此說是邪見,此名大不祥,自誤誤人。這種觀點成了五四以來知識群體的共識,于是,內(nèi)憂外患,國難重重,天怒人怨,災(zāi)禍滔滔??酌鲜鞘ト?,即最善的人;孔孟之道是真理,即最正確的理。把最好的人最正的理視為“國難”,小人惡棍歪理邪說必然乘虛而入。2012-8-14
36.【十經(jīng)】指《詩經(jīng)》《尚書》《周禮》《儀禮》《禮記》《易經(jīng)》《左傳》《公羊傳》、《榖梁傳》、《論語》、《爾雅》、《孝經(jīng)》、《孟子》。都是儒家經(jīng)典。若從中選出十經(jīng),我以為可選《詩經(jīng)》《尚書》《禮記》《易經(jīng)》《左傳》《論語》《孟子》《孝經(jīng)》《公羊傳》《周禮》。2012-8-14
37.【齊家】儒家強調(diào)齊家,是齊之以禮,以禮制的要求“規(guī)范”所有家庭成員。注意,禮制高于刑法。家人不僅不能犯法,還不能違反基本道德規(guī)范。否則,家長就有責任和義務(wù)予以懲處,以維護禮制的嚴肅性。像b的家人那樣利用特權(quán)與民爭利甚至為非作歹,連滿清王族也有所不敢。2012-8-14
附@mbssjsw索士6世:@不明真真相: 殘忍而又現(xiàn)實說】一個家庭婦女,可以調(diào)動數(shù)名廳局級領(lǐng)導(dǎo)為其洗脫罪責,我信;一個家庭婦女,可以操縱數(shù)百億大工程并搞國際合作,我信;一個家庭婦女,可以號令一方卻親自殺人,我也信.可整個庭審過程沒提她老公一個字,有誰信?
38.【宗旨】驅(qū)除馬虜,恢復(fù)中華,維護人權(quán),弘揚儒家。2012-8-14
39.【擊賊】中國外交部非洲司司長盧沙野說:“中國沒有公布援非數(shù)額的義務(wù)”(@風月史鑒 ),把無賴和盜賊之本質(zhì)暴露無遺!正如@章立凡: 先生所說:“仆人偷偷將主人家錢物送給狐朋狗友,并堅稱沒有公布數(shù)額的義務(wù)?!?012-8-14
40.【擊蒙】或說西方文明本質(zhì)是社會主義。大錯。相反,西方文明建立在個人主義基礎(chǔ)上,而社會主義是集體主義的一種特殊形式,與個人主義格格不入。個人主義并不中正,比個人集體并重的仁本主義差遠了,但比起社會主義來卻優(yōu)秀得多。個人主義主觀利個人客觀利社會,社會主義對個人社會都是禍害。2012-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