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99精品视频天天在看,日韩一区二区三区灯红酒绿,国产xxxxx在线观看,在线911精品亚洲

    <rp id="00a9v"></rp>
      <track id="00a9v"><dl id="00a9v"><delect id="00a9v"></delect></dl></track>
      1. 【劉夢芙】余樟法《儒文化實踐史稿》序

        欄目:新書快遞
        發(fā)布時間:2013-01-16 08:00:00
        標簽:
        劉夢芙

        作者簡介:劉夢芙,1951年生,安徽岳西人?,F(xiàn)任安徽省社會科學院文學所研究員、安徽省政府文史研究館館員、安徽大學兼職教授、首都師范大學中國詩歌研究中心兼職教授、安徽師范大學中國詩學研究中心兼職研究員。幼承庭訓,習作詩詞,中年師事中央文史研究館著名詩詞家孔凡章先生,并向繆鉞、施蟄存、錢仲聯(lián)諸前輩學者問學。已發(fā)表詩詞千余首,獲各種全國詩詞大賽一、二、三等獎十多次,出版作品集《嘯云樓詩詞》等。主持并完成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近百年名家詩詞及其流變研究”,出版多種論著。編有《二十世紀中華詞選》、《中國現(xiàn)代詞選》等,主編、??倍兰o詩詞各類文獻叢書六十余種。

             
             
             
            《儒文化實踐史稿》序
            作者:劉夢芙
            來源:作者惠賜《儒家郵報》發(fā)表
            時間:西歷2013年1月16日
            
             
            
            余君東海,曾用筆名蕭瑤,網名東海一梟,十馀年前營陶朱之業(yè),為江湖豪士、高陽酒徒。馀事為詩,新舊體兼作,才思敏捷,憤世嫉俗,殊見鋒芒。嘗來書命余作序,以小文應之,而遠隔關河,未謀一晤。近年偶觀儒學網站有君之名,進而披覽其文,悉君歸宗孔圣,閉門索居,枕經葃史,著述洋洋數(shù)百萬言,非復吳下阿蒙矣。乃大驚喜,與通電信,談及今日種種世相,頗有同聲之慨。君寄示所著《儒文化實踐史稿》,囑為弁言,辭之弗允,燈前盥讀,略志所感,愧未能抉發(fā)君書義蘊精微之萬一也。
            
            《易》為群經之首,《賁卦彖》云:“剛柔交錯,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断缔o》云:“是故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化而裁之存乎變,推而行之存乎通,舉而錯之天下之民謂之事業(yè)”。又云“默而成之,不言而信,存乎德行”。《說卦》云:“立天之道曰陰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蓋吾國上古圣王,仰則觀象于天,俯則觀法于地,參天地而立人極,以仁行政,以德化民,故黃帝、堯、舜垂衣裳而天下治。夏、商之后,西周勃興,武王伐紂,封土建國;周公制禮作樂,耀德而而不觀兵?!秶Z·周語》云:“先王之于民也,懋正其德而厚其性,阜其財求而利其器用,明利害之鄉(xiāng),以文修之,使務利而避害,懷德而畏威,故能保世以滋大”。周文化以禮為淵海,集前古之大成,開后來之政教,文質彬彬,于斯為盛,是以孔子云“周監(jiān)二代,郁郁乎文哉,吾從周”;“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
            
            春秋亂世,禮崩樂壞,孔子繼往圣之絕學,刪訂六經,溥施教化,卓然為萬世師表,文德尤勝周公。柳貽徵先生曰:“孔子者,中國文化之中心也,無孔子則無中國文化。自孔子以前數(shù)千年文化,賴孔子而傳;自孔子以后數(shù)千年文化,賴孔子而開。”“教育之功,至于盡物性、參天地,則不獨為一時一世之人群謀矣。極巨之效,由極簡之法而生,所謂宇宙內事,皆性分內事也。吾國古代圣人之思想,常思以人力造天地,其功既見于此數(shù)千年之大國,而其義猶未罄萬一。后人準此而行,則所謂范圍天地,曲成萬物,無不可以實現(xiàn),正不必以國家人類為界”(《中國文化史》)。
            
            暴秦之后,變封建為郡縣,陽儒陰法,以力假仁,王道難行,惟成霸業(yè);然仁人志士遵尼山之教,以天下為公、世界大同為終極理想,艱難奮斗,薪火承傳。自漢唐兩宋以至明清,凡儒學盛行之世,無不家國和諧,文明燦爛,雖治亂循環(huán),王朝更替,道德人文之根本,未嘗毀棄也。
            
            惟至四夷交侵之清季,帝制崩而民國創(chuàng),軍閥竊據(jù),四維不張,新文化運動之徒挾歐西學說為利器,以帝王專制之罪歸獄于儒,“打孔家店”之聲甚囂塵上;疑古派逞斗筲之私智,視鯀禹為魚蟲。上古文明積累之國史如同偽造,孔子承傳之煌煌經學亦棄如敝屣,國學遭西學分科解構并“殖民化”,世道人心遂不可問矣。
            
            所謂新文化運動,實開新朝“文革”之源,執(zhí)政者以階級斗爭為綱,破除“四舊”,凡傳統(tǒng)文化陶冶之美德良俗,滌蕩無馀,率獸食人,史無前例。浩劫之后,轉為經濟建設,舉國爭利,人欲橫流,官商沆瀣,貪賄披猖,非但古圣先賢之教早已忘懷,自由民主之說亦為空論。觀夫西歐北美與東瀛天竺諸邦,行民主者無不尊其宗教,寶其典籍,政體有德性之維系,民眾有向善之虔誠;吾國則子孫不肖,自壞長城,官盡行邪,民皆趨惡,道德真空之地,安能施其良法美意乎!或如蔣慶先生所言,西方體制原為爭權爭利之“小人政治”,效之縱能富國強兵,無非于世界叢林中增一虎狼之國,倘不能饜其饕餮之心,則核戰(zhàn)激發(fā),人類與所居星球同歸于盡矣。嗚呼!吾國近百年政局為域外之意識形態(tài)所左右,圣人參天地、立人極之道晦而不彰,民主淪為民粹,法制轉增極權,所謂“啟蒙”翻成“蒙啟”,飽閱滄桑,緬懷先哲,未嘗不太息流涕也。
            
            百年間風云變幻,龍戰(zhàn)玄黃,天地閉而賢人隱。然剝極而復,本世紀初漸有昭蘇之象,學界與民間皆不乏闡揚圣學且躬行踐履者,余君乃大陸新儒家中英特之士。君著作豐碩,《儒文化實踐史稿》為其一焉。此書立基于五經四書,旁參《孔子家語》、《老子》、《莊子》、《墨子》、《荀子》、《國語》、《逸周書》、《呂氏春秋》、《春秋繁露》、《史記》、《白虎通》等先秦兩漢典籍,兼及出土簡帛,據(jù)儒家道統(tǒng)以考察評判堯舜至嬴秦之歷代政治。所言“文化實踐”,與國家治理水乳交融,蓋道德人文行之于典章制度,圣主賢臣皆以身作則,經緯乾坤,化民成俗,乃吾國上古以來政治最顯著之特征?!翱嗣骺〉?,以親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協(xié)和萬邦,黎民于變時雍”;“遠人不服,修文德以來之”,此與西方諸國以橫暴之武力掠地殖民相較,其文野之分,奚止霄壤之殊。職是之故,君書闡明堯舜禹夏商周皆重德倡禮,定國安邦,無儒家之名,有儒家之實;而夏桀、殷紂、周厲、暴秦之亡,皆因其敗德無道,仁義不施。
            
            書分兩部,第一部言堯舜禹大同王道之原始模式,第二部述夏商周小康王道之三代實踐,旨在“集儒家外王學之大成,揭道德實踐史之真相,破先秦政治史之天荒”,識見閎通,精義絡繹。結章“君主制之思”,以秦漢之前封建制與秦漢之后郡縣制相較,言秦至清亡兩千二百馀年間,郡縣君主制一成不變,其間雖經歷代儒家之努力,使政體道德化文明化,然未能遏止皇權之膨脹,法家陰售其奸,儒學屢遭扭曲,歷史因之倒退,陷入興亡周期律之怪圈,民眾受無量劫難。由此返觀堯舜禹夏商周之治,對照鮮明,不啻今世之《資治通鑒》矣。
            
            噫!余君一介布衣,秉持儒家入世精神,心憂天下,殫精竭智以成此書,起大壑之雷音,為國家治理、民族復興昌言正道。先圣道德人文之實踐炳耀青史,矞矞皇皇,今人焉能視同無睹歟!效嬴秦政制者已覆前車,言全盤西化者自戕根本,舍正道弗行,安見其為生民立命、為萬世開太平歟!
            
            不佞幼承庭訓,殊嗜聲詩,略讀儒經,未窺堂奧,學殖庸陋,不足以序余君之書。惟瞥觀所及,民國以來前輩名宿頗有持儒家義理以著書立說,力斥新文化派毀經疑古之非者。諸如柳貽徵先生之《中國文化史》,錢賓四先生《國史大綱》,蕭公權先生《中國政治思想史》,徐復觀先生《中國人性論史》與《兩漢思想史》,無不考證精詳,示國史治亂興亡之跡。柳先生謂“學者必先大其心量以治吾史,進而求圣哲立人極、參天地者何在,是為認識中國文化之正軌”,其書述上古德治之隆、禮制之盛,堪與余君之書互為參照。而時賢姚中秋先生新著《華夏治理秩序史》,前兩卷四巨冊亦專述堯舜至夏商周三代之治,于宗周封建制之優(yōu)勝闡發(fā)尤詳,體大思精,可稱力作。余君之書名曰“史稿”,倘能遍稽諸著,細辨異同,集群賢之智,再加冶煉,則玉粹金純,或有出乎今本之上者。宋儒詩云“舊學商量加邃密,新知培養(yǎng)轉深沉”,為君誦之,君其許我乎?
            
            是為序。
            
            孔子誕辰兩千五百六十三年,歲次壬辰,十一月下浣,古皖岳西劉夢芙撰于淝濱寓居。風雪夜寒,而春光不遠也。
            
             作者惠賜儒家中國網站發(fā)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