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微言作者簡介:“微言”是儒家網(wǎng)特設的一個欄目,主要搜集整理發(fā)布儒家學者和儒門同仁發(fā)在微博、微信上的信息。 |
儒家微博每日推薦(2015-04-21)
整理:梁金瑞
來源:儒家網(wǎng)
時間:孔子二五六六年歲次乙未年三月初四日戊辰
耶穌2015年4月22日
丁耘(@阿道克船長丁丁):【儒家對共和國的態(tài)度】儒家對人民共和國的幾種態(tài)度:1、既不承認其政統(tǒng),更不承認其道統(tǒng)。2、將其政統(tǒng)作為給定的歷史實際接受下來,但不承認其有獨立之道統(tǒng)。大陸新儒家第二代主流“政治儒學”,其“儒家社會主義”論調將兩造作為外在的東西相互結合。3、正視新中國自有之道統(tǒng),把新老中國在道政二統(tǒng)上的聯(lián)系視為最根本的問題。
@三民儒家:【禮失求諸野】儒學發(fā)展歷史上有著有趣的「禮失求諸野」現(xiàn)象——越是后接受孔孟之道之地,越是邊疆地區(qū)、邊緣地帶,越是更完滿實踐儒家理想。從「先進于禮樂」,到「小中華」,再到如今的「儒家資本主義」——這也雄辯般證明——儒之道本于人心,而不決于地域;在乎社群(diaspora),而不在乎大一統(tǒng)政權。
@海波論經(jīng)濟:【限制外資】外儲下降資本流出形勢下,降準降息是不夠的,必須由央行購買零息國債這一擬制的貨幣手段,補充基礎貨幣,同時,對于外資投資開始設置種種限制手段,也就是說離開后想再回來障礙就大了。如此。資本卻不會外流了。日后再說怎么擠出外資。
@爾雅臺:【政治儒學與公羊學】蔣慶先生確實將一些差異刻畫得非常清楚,氣象宏大,運思周備。二個癥結:一是心性本體論與天道本體論的區(qū)分恐惑于西人名相,儒門六藝,仁為總德,開而為五:仁義禮智信,本一體無隅,何來心性儒學與政治儒學之兩截?其二,既以公羊學開出制度體系,能忽視從周官到唐六典的禮制實踐而另行構想儒教憲政?
@爾雅臺 :【五年規(guī)劃】在國家治理體系中,規(guī)劃這種事只能是參考性的,否則難以突破“領導一動、規(guī)劃重弄”的局面。古人云,國家治亂系宰相,這種五年規(guī)劃只能作為參謀總圖懸掛在宰相治國理政的作戰(zhàn)室中。
@留英學生載圣:【中文國際化】今天在知乎上看見有信息界人士鼓吹中文拉丁化、正寫中英混雜作為常態(tài),這一謬論完全不能解決中文的國際化問題。實際上,西人多詬病漢語語法無章可循而非字型繁雜,以白話與“西式漢語”尤甚。歷史上中日韓越琉五國筆談正是國際化的第一步,重新建立規(guī)范化的文言、正體書面表達才是中文國際化之正道。
@天府新論-趙榮華:【鄧曉芒迷途知返?】鄧曉芒《我是批判儒家的儒家》該文可以看作對秋風“中國人天生是儒家”這一命題的注腳。鄧氏戀戀不忘家鄉(xiāng),卻始終找不到回家的路,而依憑文化帶路黨的身份編織出來的家園,又是否能安頓迷途游子的情懷?
@楊萬江:【鄧曉芒回歸儒家】這應當合理地視為向著回歸儒家的方向邁出的第一步,盡管是羞羞答答的第一步。
@知止堂義學:【傳統(tǒng)文化之我見】 追根溯源,我們的老祖宗幾千年前就已經(jīng)整出言簡意賅、風趣典雅的短信或微博來了。同樣是思念,今有短信道:如果每想你一次就能得到一朵鮮花,那么,我的世界將是一個大花園。古人云:陌上花開緩緩歸。
@慕朵生: 【評齊義虎《儒家認信十大準則》】義虎兄所列儒者標準,就我個人看,是極好的,是贊同的,是遵行的。同時,我希望每位儒者,亦都能有自己的標準,而不必將某個標準定于一尊,奉為一規(guī)。
【上一篇】【丁耘】《論語·八佾》選講
【下一篇】 【微言】儒家微博每日推薦(2015-04-22)
儒家網(wǎng)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
儒家網(wǎng)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