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微言作者簡介:“微言”是儒家網(wǎng)特設(shè)的一個欄目,主要搜集整理發(fā)布儒家學者和儒門同仁發(fā)在微博、微信上的信息。 |
儒家微博每日推薦(2015-04-30)
整理者:梁金瑞
來源:儒家網(wǎng)
時間:孔子二五六六年歲次乙未年三月十二日丙子
耶穌2015年4月30日
@余東?;恚骸?strong>評任士見《李克強會見國學大師饒宗頤有何寓意》:答客】或說:習近平如果真的尊儒,就應(yīng)該重新修憲,去馬立儒,以儒立國,開辦儒家大學,而不是空喊幾句口號。答:船大調(diào)頭難,逆流調(diào)頭更難。文化人論理只講應(yīng)不應(yīng)該,政治家做事還要考慮可不可以,條件時機是否成熟。去馬立儒是政治文化雙重革命,難度高于湯武革命,欲速則不達也。
@余東?;恚骸?strong>評任士見《李克強會見國學大師饒宗頤有何寓意》:元首】未來中華最高領(lǐng)導(dǎo)人,稱主席、委員長固然不行,稱國主、國君、總統(tǒng)也不妥,稱元首最好,尊嚴,莊重?!兑葜軙?武順》:“元首曰末?!笨钻俗ⅲ骸霸?,頭也?!蹦旧蠟槟?,元首在上,故曰末?!渡袝?益稷》載《元首歌》:“股肱喜哉!元首起哉!百工熙哉!”
@余東海化身:【評任士見《李克強會見國學大師饒宗頤有何寓意》:儒眼】南饒北季,將季羨林與饒宗頤并稱,于饒公是辱沒,于季君是抬舉。饒公于儒佛真有所得,腹中有真貨,季君虛名驚世,其實名不副實,一輩子也沒能“而立”起來,到老還是個文化糊涂蟲。我2007有短文《可憐季羨老,九十尚空茫》批評之。
@孔孟非凡:【評任士見《李克強會見國學大師饒宗頤有何寓意》:儒家挺習李符合儒家為政傳統(tǒng)】廣土眾民,一國乃有,這沒錯。然所謂“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民者多為唯利者,故孔孟之為政,不在順民情,而在以誠化民,以禮治民,以勞生民。故孔孟提倡精英(即君子)治國,這樣一來,象西方式的民粹政治、世俗政治是不合儒家為政之道的。故大陸儒家挺習李是符合儒家為政傳統(tǒng)的。
@孔孟非凡:【評任士見《李克強會見國學大師饒宗頤有何寓意》:為何挺習李】為何挺習李?從目下看,還有什么更好選擇嗎?難道現(xiàn)在的國運會比清末民初差?習李之為政,有逆乎天之道?從目前表現(xiàn)看,至少比前兩任強,也屬明主。在民智未育,政道不穩(wěn)之下,必先立明主,再由明主開民主、文明之路,即臺灣、南韓由威權(quán)向分權(quán)而治。
@迅馬也: 【評任士見《李克強會見國學大師饒宗頤有何寓意》:復(fù)興以儒家文化為主體的中國文化時代已經(jīng)到來】饒老治學廣博,是名副其實的國學大師,儒家非其主要研究領(lǐng)域,他的思想境界更趨于佛家。李總理最近談文史、贊嚴復(fù)、會饒老,放出的信息非常明顯,較之習主席視察曲阜、紀念孔誕,涉及的文化面更為寬廣。兩位領(lǐng)導(dǎo)人相得益彰讓我們看到:傳統(tǒng)重建,次第花開,大力復(fù)興以儒家文化為主體的中國文化的時代已經(jīng)到來!
@國學邸繼文: 【評任士見《李克強會見國學大師饒宗頤有何寓意》】天安門對面國博孔子像的兩個字“孔子”就是饒老寫的。李總理談文史贊嚴復(fù)會饒老是呼應(yīng)習主席到曲阜去北大祭孔誕,今年兩會報告文化篇正式確定“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承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提倡全民閱讀再造書香社會”。中央當代的精神文化戰(zhàn)略漸趨明朗。
@海波論經(jīng)濟:【評蔣慶《當代中國思潮中的儒家價值》:毛澤東時代】這(毛澤東時代)是一個苦難輝煌、偉大創(chuàng)制與災(zāi)難荒謬并存的時代。以何種視角寫毛時代史?中國革命不是馬克思或極權(quán)主義理論演繹,是千萬人之傳記。蔣慶不是儒家立場,是西方自由派立場,仍然陷在極權(quán)主義理論演繹中,沒有獨立思想。
@海波論經(jīng)濟:【評蔣慶《當代中國思潮中的儒家價值》:儒家建立在共同體基礎(chǔ)上】儒家不可能建立在金瓶梅世界的流沙之上,只能是大小共同體穩(wěn)固團結(jié)的基礎(chǔ)上,后者根本則是土地、貨幣、社會組織諸制度,毛時代有豐富遺產(chǎn)。
@海波論經(jīng)濟:【評蔣慶《當代中國思潮中的儒家價值》:對中共革命和毛澤東時代的立場】對中共革命和毛澤東時代,本人立場,保守其精華,如貨幣、土地、社會組織創(chuàng)制,羅榮桓與紅嫂的氣質(zhì)等等;祛除其糟粕,如馬克思理論、李云鶴李銳等氣質(zhì);修補其缺失,如判例法法治對稱完善和約束先進性團體政治;為當局勵志,鼓勵其自尊向上,非是阿諛。
@書香長安:【一位邊境居民對朝鮮士兵越境搶劫殺人事件的呼吁】去年9月3日,一朝鮮人越境在和龍南坪村錘殺一家三口;12月27日,一朝鮮逃兵入門搶劫,又在南坪村槍殺四人,后被當?shù)鼐綋魝ゲ?。本?4日,疑似身穿軍服的朝鮮人在石人村殺害三名村民逃走。呼吁上級政府妥善處理此事,避免此類事件再次發(fā)生!
@慕朵生: 【評《一位邊境居民對朝鮮士兵越境搶劫殺人事件的呼吁》】前不久和朋友聊天,說到中華帝國或是中華文明演進的一個不可或缺的階段。帝國就是霸道,但霸道必須學習王道:一則王者無求,就是有絕對實力保護自己;二則王者無外,就是要絕對維持國際正義。以此論者,當今國朝,既非霸道,更非王道。然則其為何物也?吾不知也!
@余東海化身:【朝鮮】朝鮮的表現(xiàn)讓我想起葛伯仇餉的故事:商湯派人來給他們葛國種地,派老幼給種地的人送飯。葛伯恩將仇報,派人搶了這些送飯的人,還殺了一個孩子。商湯遂派兵滅了葛國。比起葛國來,朝鮮更加惡劣;縱容士兵屢屢入境搶劫,其性質(zhì)比葛伯仇餉更嚴重!若是儒家政府,可以吊民伐罪了。
@經(jīng)禮堂: 【評《一位邊境居民對朝鮮士兵越境搶劫殺人事件的呼吁》】這個事件相當于日本浪人騷擾沿海,除了加強邊境管理,還需要督促甚至幫助對方政府嚴加看管。明朝能夠區(qū)分倭寇(海盜)與日本幕府,今人難道不能區(qū)分嗎?最可怕的莫過于北朝鮮解體,則難民潮及暴民勢必荼毒邊境。至于吊民伐罪,美國同意了嗎?諸君以為南韓會為普世價值犧牲兄弟和國土嗎?
@吳鉤:【自由派公知之淺薄】不少大V級的自由派公知與學者,別看其大名鼎鼎或牛逼哄哄,當他們說起對傳統(tǒng)文明的見解來,立即就露出受五四意識形態(tài)深深洗腦過的知識銘印來。嗯,知識很淺。銘印很深。
@明夷_庚申: 【《論語》卦象】《論語》說,年少戒之在色、及其壯,戒之在斗,及其老,戒之在得。前兩個分別和咸卦和大壯卦相通,咸卦取象于少男娶少女,總體為吉,但各爻是偏吝悔多,就是告誡不要沉迷其中,同時還繼以恒卦;大壯卦,取象于羝羊觸藩,告誡不宜莽斗。
@余東海化身:【答客】特權(quán)指自由權(quán)。守禮是官員的本分、無禮是庶民的特權(quán),儒政常態(tài)也。官員非禮,喪失為官資格;民眾無禮,政府無權(quán)施懲。儒政對民眾導(dǎo)之以德,齊之以禮,當然不鼓勵非禮言行,當然希望人人都像顏回一樣遵循“四勿”,但不能強制硬性要求。庶民無禮,只能加強文啟和德教。
@余東海化身:【儒理】在道德方面,可以對自己高標準,應(yīng)該對官員嚴要求,唯獨對庶民不能求全責備,只能以身作則地加以引導(dǎo)教化,讓他們主動向“禮”看齊靠攏。禁之以法是強制性的,齊之以禮則是軟性的。對庶民求全責備,道德問題法律解決,是古今極權(quán)主義的一大惡習和共同點。
@余東海化身:【擊蒙】或說:挨了日本侵略,儒家不主張反抗反擊,卻一味要我們反思自己的錯。這還不是投降派和漢奸嗎?答:面對外寇侵略自當反抗,面對自身錯誤也應(yīng)反思。反思錯誤,過而改之,是為了避免再受侵略或更好地反擊。只有蠢豬才會將反抗和反思對立起來,只有惡狗才會造謠說儒家不主張反抗反擊。
@余東?;恚骸?strong>儒眼】道德不是空洞的,政治道德有兩大標準:制度法律的品質(zhì),領(lǐng)導(dǎo)階級的品格。制度品質(zhì)的高低又決定著是領(lǐng)導(dǎo)品格的優(yōu)劣。在政治上必須也必然落實為良制良法。在惡制之下撇開制度講道德,就像盜賊強調(diào)禮讓,騙子倡導(dǎo)誠實,娼妓呼吁貞潔,最是缺德無恥!
@余東?;恚骸?strong>答客】或問:儒家說失人心者失天下。為什么某些政權(quán)喪盡人心而不失天下?答:兩大原因:一是歷史慣性的作用,從失人心到失天下有一個過程,就像人斷氣了肉體不會馬上腐爛;二其實人心未失,還擁有大量幫閑幫兇,還得到大量愚民暴民刁民擁護。也可以說,人心尚惡,天譴不休,磨難未已。
@余東海化身:【答客】或問:你就那么肯定習近平以后一定會去馬尊儒?答:這個當然不能肯定,但我能肯定中華民族剝極必復(fù)的歷史大勢,中華之復(fù)意味著馬學的退場和道統(tǒng)的回歸。脫胎換骨,涅槃新生,這是中共最好和唯一的出路。習不走,下一任黨首也得走。只不過,歷史留給中共的時間轉(zhuǎn)瞬即逝。
@余東海化身:【看歷史】民國大師輩出,原因有二:一是儒學流風余韻尚在,甚至不少反儒派多少有點儒學底子;二是政治環(huán)境寬松,言論頗為自由。然而,民國大師群體思想道德品質(zhì)都有限,除了并不成群的新儒家群體,大多數(shù)所謂的大師,不過二三流角色。如名噪天下的魯迅胡適輩,實為文化輕薄子耳。
@余東?;恚骸?strong>儒理】擇善固執(zhí)和從善如流,是君子必具的修養(yǎng)。不能執(zhí)己之善,是信道不篤,立場不堅定;不能從人之善,是執(zhí)德不弘,心胸不寬廣。在討論問題、爭鳴理論的時候,只要說得有理,即使是仇敵,也應(yīng)該聽從;如果所言無理,即使是師友,也不能茍同。
@余東?;恚骸?strong>價值觀】曾有人嘲笑東海:“憑你的智慧和本事,要是全心全意做事業(yè),不可限量啊。你卻把時間精力浪費在毫無價值的事情上,虛度人生,實在可惜”云。這種物質(zhì)主義、利益主義人生觀價值觀,在馬邦非常普遍,錄此博自己一笑。對于這類人,一句話都是多言,任何話都是失言。避而遠之是唯一正確的選擇。
@余東?;?【死刑】公安部打拐辦主任提出,對罪行嚴重的人販子應(yīng)當判處死刑。支持。不僅人販子,其它罪行嚴重的犯罪分子也應(yīng)處死。刑罰輕重,因時而異,與時偕宜,隨社會文明度的高低而定。五帝時豈但無死刑,也無肉刑,只有象刑,“畫衣裳而民不犯”(《繁露》)但現(xiàn)中國廢除死刑的條件遠未成熟。
@余東海化身:【死刑】《呂刑》說“刑罰世輕世重”,意謂刑罰要根據(jù)當時社會情況確定輕重嚴寬。文明達到一定程度,當然可以廢死甚至廢除肉刑。成康之時,“刑措四十年不用”,雖有刑法,沒人觸犯,四十多年用不上;五帝之時實行象刑,連人的肉體都不傷害,只是指在犯人的服裝上畫下某種象征懲罰的圖案而已。
責任編輯:梁金瑞
【上一篇】【新書】《另眼看共和:一個德國哲學家的中國日志》出版
【下一篇】【孟曉路】懷獻王
儒家網(wǎng)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
儒家網(wǎng)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