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99精品视频天天在看,日韩一区二区三区灯红酒绿,国产xxxxx在线观看,在线911精品亚洲

    <rp id="00a9v"></rp>
      <track id="00a9v"><dl id="00a9v"><delect id="00a9v"></delect></dl></track>
      1. 【儒家微言每日精選】計生·中西·東海微言(2015-11-05)

        欄目:散思隨札
        發(fā)布時間:2015-11-05 21:18:07
        標簽:
        微言

        作者簡介:“微言”是儒家網(wǎng)特設(shè)的一個欄目,主要搜集整理發(fā)布儒家學者和儒門同仁發(fā)在微博、微信上的信息。



        計生·中西·東海微言(2015-11-05)

        整理者:冷長安

        來源:儒家網(wǎng)

        時間:孔子二五六六年歲次乙未九月廿四日乙酉

                  耶穌2015年11月5日    



        #計生#

         

        @吳鉤:

        【計生】放開二胎,對60后沒什么影響,她們想生也生不了了;對80后、90后的影響也不大,因為她們(他們)基本上都是獨生子女,按之前單獨二胎的政策,本來就可以再生一個,但單獨二胎遇冷,說明許多80后、90后已不愿意多生育。受影響最大的是70后,她們是生育期即將結(jié)束的一代人,不抓緊時間就什么都來不及了。

         

        @儒者明德:

        【計生】計生政策當然是錯的,后果是整個國家民族來承擔,將是非常嚴重的。所以放開二胎是調(diào)整這種政策,以緩解將來的危機。若是無效,就得全面放開生育。甚至強制二胎也是有可能,那可不是開玩笑而已。


        #中西#

         

        @山聽風_s16:

        【中西】中華民族屹立世界文明,在儒家思想。仁愛文教,禮行天下,儒家思想歷久彌新。西方靜下心來,觀察中華文化之內(nèi)核,就會彼此理解,相互尊重信任。西方的誤讀與偏見,緣于宗教的偏執(zhí)。畢竟,西方中世紀前長期生存在宗教社會中,缺乏文化包容。但,德國大哲學家和法國皇室,高層是欣賞儒家之理性。

         

        @何光順:

        【迂回之路】現(xiàn)在很多動不動反儒家,他們反的,只是他們眼見的某種現(xiàn)象,而哪知真道在哪里呢?又從文化競爭的關(guān)系來說,我對于西方,是借其道路而返回中國,這是一條迂回的路,借他山的靈藥,或可救治我們的身體和靈魂,但我們畢竟還是得依靠我們的身體和靈魂以實現(xiàn)自我的內(nèi)在轉(zhuǎn)向了!

         

        @余東海三世:

        【中西】儒學高于西學,是因為儒學真理性正義性更高,可以培養(yǎng)更好的人,開出更好的政治和制度。天性高于人性,德性高于理性,君子高于善人,仁本高于人本,德治高于法治,禮制高于民主,王道高于霸道,儒家憲政高于自由憲政,道德自由高于政治自由。高于不是背離,而是超越和涵蓋。



        #其他微言#

         

        @崇儒_梁知一:

        【獨立精神】有謂“魯迅最大的好處是不被收編”。其言外不過是推崇一種所謂“人格與精神獨立”。噫!百余年來,此說惑世也深矣久矣!要知道:人格獨立,一定要建立在儒家式的安身立命之正命上。精神獨立一定要建立在天道良知之正信上。非所謂“為拒收編而拒收編”。比如知一很慶幸被孔孟之學“收編”。

         

        @斯文V:

        【為父】很多圣賢長于單親家庭,如孔子孟子岳飛。父親去世早。單親家庭是不幸的。另外:母愛是無條件的,慈是仁愛之本,他們學到慈愛,又不失赤子之心。沒有父親的影響,沒有活的范本,只能遵循經(jīng)典/圣賢,他們更理想化/更道德地生活,成就了不凡的人生。父親們要注意了,我們是個壞榜樣。承認不足,學圣賢。

         

        @學而時行:

        【周易】竊以為,欲求中道以復臨中華文化,當歸于周易。不曉易,論語諸經(jīng)亦不能通徹,更難辨時事更迭。不通易,難識范圍天地之范和曲成萬物之成,欲開外王之道或用科技之器亦不得其根。故懇請今之賢者,能將易學與時政管理、教育科技相契以開示之,為儒學復興再添一重器!

         

         

        #東海微言#

         

        @余東海三世 :

        【有感】文友小聚,論及儒家,無非看朱成碧的門外亂彈,無非“精華糟粕論”、“專制幫兇論”、“帝王利用論”、“科學改造論”之類老調(diào)子。不愿陷于低層次爭論,苦笑而已。不讀儒經(jīng),不知儒家之高明中庸廣大精微;不讀東海,不知仁本主義超越中國諸子、西方百家的優(yōu)越性。

         

        【三自信】圣賢君子必然充滿文化自信、道德自信和道路自信。也可謂儒者的三大特征,是致良知、明明德的必然表現(xiàn)。堅信儒學至高無上的真理性、普適性和優(yōu)越性,是為文化自信;確乎其不可拔,自信任何情況下都不會變壞,是為道德自信;儒家的人生道路、社會道路都是最正確和正義的路,是為道路自信。

         

        【八字真言】相由心生,境隨心轉(zhuǎn)。相為現(xiàn)象,物質(zhì)和意識都屬于現(xiàn)象。于宇宙而言,心為天心乾元;于生命而言,心為道心良知。境為環(huán)境,有外在環(huán)境和內(nèi)在環(huán)境之別,外在環(huán)境包括文化道德環(huán)境、政治制度環(huán)境和自然生態(tài)環(huán)境,內(nèi)在環(huán)境包括心情、心態(tài)、思想精神狀態(tài)。


        【良知眼1】不知生,焉知死?要知死,須知生;要知生,須聞道。故孔子說,朝聞道,夕死可。道者,于天為天道,宇宙本體也;于人為天性,生命本質(zhì)也。只有“性與天道”,才能為人“指明生命中重要的選擇”,并全面提升生活品質(zhì)和生命質(zhì)量,賦予人生以最高價值和意義。

         

        【良知眼2】心壞一切壞。于個人而言,心壞了,意念、思想、言論、行為和身體都會隨之敗壞;于國家而言,壞人多了,得位得勢,文化道德環(huán)境、政治社會環(huán)境及自然生態(tài)環(huán)境都會不斷惡化。這里的心指習心習性,善習則好心,惡習則壞心,被惡習牽著鼻子走的人就是壞人。

         

        【良知眼3】對于習性的養(yǎng)成,環(huán)境非常重要,包括政治環(huán)境、制度環(huán)境、家庭環(huán)境和社會環(huán)境,但起決定性作用的是文化教育。環(huán)境雖好,如果接受的是負教育、惡教育、邪知邪見教育,人就很容易變壞;環(huán)境雖壞,如果接受的是正教育、善教育、正知正見教育,人就不難變好,好人多了,環(huán)境也會好起來。

         

        【良知眼4】習性決定道德,道德決定一切,包括意念、思想、言論、行為、身體和命運。習與性成,善習占上風者為善人,惡習為主流者為人。善人也會有惡習,但關(guān)鍵時刻,為善容易為惡難;惡人也會有善習,但關(guān)鍵時刻,為惡容易為善難。至于圣賢君子,擇善固執(zhí),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不會為惡。

         


        責任編輯:梁金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