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白彤東作者簡介:白彤東,男,西歷一九七〇年生于北京。北京大學核物理專業(yè)學士(1989-1994),北京大學科學哲學專業(yè)碩士(1994-1996),波士頓大學哲學博士(1996-2004),現(xiàn)任職復旦大學哲學學院教授。主要研究與教學興趣為中國傳統(tǒng)政治哲學、政治哲學,著有《舊邦新命——古今中西參照下的古典儒家政治哲學》《實在的張力——EPR論爭中的愛因斯坦、玻爾和泡利》等。 |
巴黎慘案隨想
作者:白彤東
來源:作者授權(quán) 儒家網(wǎng) 首發(fā)
時間:孔子二五六六年歲次乙未年十月初四日乙未
耶穌2015年11月15日
1.最重要的一點,那些指出這是自由主義、多元主義失敗之表征的人,忘了一個很簡單的事實:為什么同樣吸納了很多穆斯林移民的德國沒有大型恐怖事件?
2.其原因,據(jù)我非常外行的了解,第一,是德國以前的偏左政黨,動用國家財力,給移民提供工作(盡管是低薪的體力工作),讓他們?nèi)谌胫髁魃鐣?,或者有融入主流社會的機會。第二,確實,法國大革命以來,抱有過強的世俗主義理想(法國有個專有名詞,la?cité),只有多元,沒有一統(tǒng)。這與其移民問題有關(guān)。但是,從德國的相對成功,我們可以看出,這并不是多元主義必然的毛病,而是某種極端、過度道德中立的多元主義外加沒有經(jīng)濟手段幫助異教徒融入社會的結(jié)果。第三,也有法國朋友抱怨過,法國的失業(yè)率等經(jīng)濟問題,與法國是個全方位的國家,有自己的相對獨立和強大的軍隊,而德國沒有這一負擔相關(guān)。
3.總之,這個世界是復雜的。這兩天看到很多左派、甚至我的儒家同道出來諷刺、譴責多元主義,他們的世界,可能太簡單了。
4.回到中國,我們能夠在歷史上融入多個異族,一個是靠在華夏世界里面,沒有可比或者更先進的、有著暴力力量的文明(幸虧歷史上佛教沒有軍隊,或者鼓勵圣戰(zhàn)),一個是靠著以科舉等為辦法的融合機制。這又回到了我最近經(jīng)常呼吁的。我們要改變當前的民族政策,對民族認同政策上鼓勵,但文化上壓制,這是制作族群沖突的靈藥。我們要做的,是政治上消除民族認同,但文化上寬容。同時,重建華夏文化,用華夏文化、通過政治機制,慢慢融化不同族群。
5.再有一點感想,有多少反傳統(tǒng)派、“丑陋的中國人”論者指出,中國人多么有奴性,在滿清還是日本侵略的時候,幾個人就可以屠殺成百的人民。但是,巴黎事件中,兩三個恐怖分子,就處決式地殺死了這么多人。很有意思,這些反傳統(tǒng)者,多自認為是自由主義者。但是他們的論調(diào),卻是種族主義的。只不過一般的種族主義者歧視外人,他們歧視自己,因此是變態(tài)的、逆向的種族主義者。我想,法國或者歐洲其他國家,再多元主義,有一點不多元的,就是發(fā)表這種言論的,是可能要受到法律制裁的!
責任編輯:葛燦
【上一篇】朔州國學二〇一五年年度工作計劃
儒家網(wǎng)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
儒家網(wǎng)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