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余東海作者簡介:余東海,本名余樟法,男,屬龍,西元一九六四年生,原籍浙江麗水,現(xiàn)居廣西南寧。自號東海老人,曾用筆名蕭瑤,網(wǎng)名“東海一梟”等。著有《大良知學》《儒家文化實踐史(先秦部分)》《儒家大智慧》《論語點睛》《春秋精神》《四書要義》《大人啟蒙讀本》《儒家法眼》等。 |
“二十四孝”批判
作者:余東海
來源:作者授權(quán)儒家網(wǎng)發(fā)表
時間:孔子二五六六年歲次乙未十二月初三日癸巳
耶穌2016年1月12日
【1】“二十四孝”有正常也有反常,非儒書也。其故事來源,有劉向的《孝子傳》,有古代神怪小說,還有佛教故事改編。如郭巨埋兒、臥冰求鯉出自干寶的《搜神記》,前者反常情,后者反常識,都違反儒家精神;鹿乳奉親故事史籍沒有記載,《佛說睒子經(jīng)》《六度集經(jīng)》則有,主人公不同而已。
【2】“埋兒奉母”的故事最邪。因擔心三歲之子“分母之食”,居然要殺子,違常情,悖倫理,反孝道,莫此為甚。他們沒想到,母親得知孫子被埋,會傷心死。俗話說虎毒不食子,孟子言“無后為大”??v然母親不傷心,奈列祖列宗何?奈天理人倫何?殺子比一般殺人更違天悖理。
【3】儒家不戒殺,義刑義殺義戰(zhàn)都離不開殺戮,但絕不允許殺害無辜。這是儒家厲禁,沒有任何通融余地。孟子荀子都說:殺一無辜而得天下不為也。三歲之子何辜,郭巨欲殺,喪心病狂,雖未殺成,其心可誅。郭巨埋兒的故事誤導世人匪淺,且為反儒派提供了最好的彈藥,故必須端本正源。
【4】戲彩娛親,恣蚊飽血,有違常情,都不著調(diào);孝感動天,刻木事親,哭竹生筍,涌泉躍鯉,更不靠譜,怪力亂神,子不語也,無儒家范,有宗教味。蓋現(xiàn)行版本的二十四孝,是元朝郭居敬對歷代流傳的二十四孝增刪而成,二十四孝最早版本是出自五代的佛教變文《二十四孝押座文》。
【5】孝感動天,沒錯,感動禽獸感天動地都完全可能。但說感來“象耕鳥耘”,則無經(jīng)典史籍依據(jù),也顯然非事實。除非人力驅(qū)使,象鳥縱然感動,不能為人耕耘。又如哭竹生筍、刻木事親故事中的神跡記載,若是宗教,自然可以,非儒家所宜也。
【6】破冰驅(qū)蚊,辦法種種,臥冰求鯉,恣蚊飽血,用身體的熱量去融冰和喂蚊,最不可行,既違反常識,也違反圣訓,如此行孝,實為不孝?!缎⒔?jīng)》云:“身體發(fā)膚,受之父母,不可毀傷,孝之始也?!迸P冰恣蚊,行為愚蠢,自傷其身,無益于事,不足為訓也。
【7】或說:“事實是一回事,理念是一回事;是否合乎常情是一回事,能否表達價值是一回事?!痹圃疲搜源笾?。儒家是中道、常道,理念價值,貴在中正,必須中正,不允許反常。同時特別尊重事實,不許虛構(gòu),不語怪力亂神。若非事實或有乖常情,即使“表達的理念和價值可取”,吾儒不取也。
【8】或以易經(jīng)“神道設(shè)教”說為“二十四孝”中的宗教性神跡辯護,這是對易經(jīng)之言的誤讀?!吧竦馈?nbsp;的神不是指神祗,而是形容天道四時運行從無差錯。神道設(shè)教,意謂以天道教化天下。馬一浮說:“易言神道者,皆指用也。如言顯道神德行,謂其道至神耳。豈有圣人而假托鬼神之事以罔民哉?”
【9】天人感應(yīng)、因果報應(yīng)及心轉(zhuǎn)物,都是正理。天人不二自有感應(yīng),因果不昧自有報應(yīng);心物不二,人之智慧和潛能無限,心能轉(zhuǎn)物,理所當然。但轉(zhuǎn)物、報應(yīng)和感應(yīng)都有一定規(guī)律在。天人感應(yīng)說又稱災(zāi)異說,《春秋》記載了大量災(zāi)異之事。然災(zāi)異現(xiàn)象有其自然性和合理性,與宗教神跡大不同。
【10】世愈亂災(zāi)異愈多,這就是天人感應(yīng)。只不過災(zāi)異與人事的對應(yīng)聯(lián)系,未必如董仲舒“聯(lián)想”的那樣刻板。如定元年冬十月《春秋》書曰“隕霜殺菽”。董氏說:“菽,草之強者。天戒若曰加誅于強臣。言菽,以微見季氏之罰也?!闭f這個現(xiàn)象是上天提醒定公應(yīng)該及早誅殺季氏。其然,豈其然乎。
【11】子不語怪力亂神,意謂圣人語常不語怪,語德不語力,語治不語亂,語人不語神?!洞呵锝?jīng)》所書災(zāi)異一百二十二,如日食三十六,隕石一,不雨七,無冰三,大雨震電一,雨雪三,大雪雷三,地震五,山崩二,大水九,大旱二,饑二,無麥苗一…諸如此類,沒有任何怪力亂神。
【二十四孝12】〔日〕福澤諭吉在《勸學篇》中對“二十四孝”提出嚴厲批判。他說:從古以來,在中國和日本,勸人行孝的故事很多,以“二十四孝”為最著名,這類書籍,不勝枚舉。但其中十之八九,是勸人做世間難以作到的事情,或者敘述得愚昧可笑,甚至是把違背道理的事情譽為孝行?!?/p>
【二十四孝13】“比如在嚴寒中,裸體臥在冰上,等待融解,這是人們所不能做到的;又如在夏天的夜里,把酒灑在自己的身體上,以飽蚊蚋,免得蚊子再去咬他父母的身體。如將沽酒的代價來置備蚊帳,豈不更為明智?”
【二十四孝14】“再如不從事可以奉養(yǎng)父母的勞動,到了無法可施時,卻將毫無罪過的赤子挖洞活埋,象這樣的人直當認為是魔鬼、蛇蝎,其傷害天理人情,達于極點。前引“不孝有三”之論中既認為不生子是大不孝,現(xiàn)在卻又將生下的兒子挖洞活埋以絕其后,究竟怎樣做才算是孝行,這豈非前后矛盾的讕言?”2014-1-1余東海
責任編輯:葛燦
【上一篇】【李長春】今日不宜宣傳《二十四孝圖》
【下一篇】【儒家郵報】第261期
儒家網(wǎng)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
儒家網(wǎng)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