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99精品视频天天在看,日韩一区二区三区灯红酒绿,国产xxxxx在线观看,在线911精品亚洲

    <rp id="00a9v"></rp>
      <track id="00a9v"><dl id="00a9v"><delect id="00a9v"></delect></dl></track>
      1. 【許石林】謠言四起,好像人人都盼著國家倒霉似的……如何阻止謠言

        欄目:快評熱議
        發(fā)布時間:2016-05-27 21:43:23
        標簽:
        許石林

        作者簡介:許石林,男,陜西蒲城人,中山大學(xué)畢業(yè),現(xiàn)居深圳。國家一級作家、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深圳市文藝評論家協(xié)會副主席、深圳市雜文學(xué)會會長、深圳市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保護專家、中國傳媒大學(xué)客座教授,曾獲首屆中國魯迅雜文獎、廣東省魯迅文藝獎、廣東省有為文學(xué)獎。主要作品:《損品新三國》《尚食志》《文字是藥做的》《飲食的隱情》《桃花扇底看前朝》《幸福的福,幸福的幸》《清風(fēng)明月舊襟懷》《故鄉(xiāng)是帶刺的花》《每個人的故鄉(xiāng)都是宇宙中心》等。主編叢書《近代學(xué)術(shù)名家散佚學(xué)術(shù)著作叢刊·民族風(fēng)俗卷》《晚清民國戲曲文獻整理與研究·藝術(shù)家文獻》《深圳雜文叢書·第一輯》。

         

         

        謠言四起,好像人人都盼著國家倒霉似的……如何阻止謠言

        作者:許石林

        來源:許石林微信公眾號

        時間:孔子二五六七年歲次丙申四月廿一日己酉

                    耶穌2016年5月27日


         

        古代如何阻止謠言——選自《桃花扇底看前朝》

         

        【承蒙評委厚愛,本文日前獲得“魯迅雜文獎·銀獎”,應(yīng)朋友邀請,發(fā)于此,請指教?!?/span>

         

         

         

        陜西關(guān)中這個地方,每年秋季必有霖雨,霖雨之災(zāi),數(shù)年或有一次,漢成帝建始中,關(guān)中一連下了四十多天霖雨,到處積水,墻倒房塌,田地淹毀。秋雨連月不開,道路泥濘塌陷,人被困在屋內(nèi),仿佛得了抑郁癥一樣,難免心里胡思亂想。

         

        不知道是誰說的,說這樣的雨天,看樣子必有更大的雨水,慢慢地這句話被傳成“一日之內(nèi)將有大水”!謠言越說越懸乎,老百姓人心惶惶,相互轉(zhuǎn)告,一時間,謠言演變?yōu)槎喾N版本,騰起于關(guān)中,尤其是京城長安,城中百姓奔走蹂躪,老弱呼號,非常亂。大將軍王鳳也聽信了這個謠言,命令趕緊準備船,等大水來時,將太后、皇帝以及后宮載上船以逃命,并且主持召開專門的會議,啟動應(yīng)急預(yù)案:因為船不夠用,其他官員可登上城墻避水。位高權(quán)重的王大將軍這么一重視,謠言瞬間成了迫在眉睫的形勢,“群臣皆從鳳議”。官員們紛紛安排手下回去安排,將金銀細軟老婆孩子都準備好,只等一聲令下,上城墻。

         

        只有一個人,對此深表懷疑,他就是右將軍王商,也是皇親,他曾經(jīng)照顧過漢成帝,深得漢成帝的信任,他說:古書上說從前最黑暗無道的朝代,都沒有被大水淹沒過城墻,怎么會有一日之間大水將至?你們用腳后跟想想:水從哪里來?從圍繞長安的幾條河流來?那些河流地勢都遠遠低于長安城!水從南邊的秦嶺來?秦嶺哪里會有那么多的水?

         

        王商一番話,問得大家面面相覷,仿佛明白了。王商說:這必然是謠言!漢成帝一聽,說:那就調(diào)查造謠的人,抓起來問罪!王商說:本來老百姓聽說官府只顧自己按級別登城避水,不管老百姓,群情激憤,此時抓人,還不更亂了?漢成帝說:那怎么辦?王商說:阻止謠言的唯一辦法,就是各級官員從容上班,該干嘛干嘛,絕不能上城墻,原先在城墻上安排的其他活動也應(yīng)立即取消,“不宜令上城,重驚百姓”。官府鎮(zhèn)定,百姓慢慢就平靜了,不久,天雨慢慢地停了,一場漫長的霖雨季節(jié)過去,長安城又回復(fù)了它的繁華。

         

        由于王商的鎮(zhèn)定,長安城避免了一場大亂,說是他用常識拯救了漢朝都不為過。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自古謠言所出,必由居心叵測者。然而,人心多趨而信之,這是值得研究的。周厲王“道路以目”就不用說了;秦始皇手段狠戾,政令嚴酷,但是,越嚴酷狠戾,民間的議論、毀謗和謠言越多。沒辦法,他想到了法制,于始皇三十四年頒布法令,設(shè)立“誹謗妖言罪”,震懾官民。誰料到,第二年,天上有顆隕石掉在東郡那個地方,有居心叵測者,在那塊石頭上刻了一行字:“始皇帝死而地分”,這很可能是那些不甘心被亡國的六國的后人制造的謠言。但是,這個謠言產(chǎn)生的威力可大了,人們紛紛傳謠信謠,內(nèi)心仿佛按捺不住的某種喜悅似的。秦始皇非常生氣,嚴令調(diào)查、抓人、殺人??墒?,沒有調(diào)查出任何結(jié)果。秦始皇為了肅清影響,命令焚毀隕石,將居住在那塊隕石附近周圍多少里的人全殺光。

         

        秦始皇以這種方式希圖阻止謠言毀謗,人們是不敢說話了,但是心里還有話。第二年,秦始皇就死了。四年后,秦亡。

         

        事實證明謠言是荒謬的:秦始皇死后,地并沒有分裂,大漢朝建立了。

         

        漢文帝是個非常聰慧英明的皇帝,他發(fā)現(xiàn)各級官吏荒政怠政,民間有怨言,怨言有時候跟謠言攪和在一起——心中有怨憤的人最喜歡謠言,謠言別說兌換成事實,在他們聽起來都覺得痛快,仿佛心中對官府的怨恨馬上就要遭到報復(fù)了似的。這就是民意,你不管它是怎么虛妄來的,但它的危害是真實的。但是,官吏從不自查自省,往往動用公權(quán)力以謠言毀謗之罪名,抓人拿人,以圖能阻止民間無謠言謗怨。有時候,甚至將有的造謠傳謠者,依照當(dāng)時的“誹謗謠言法”,以“詆毀污蔑偉大領(lǐng)袖(漢文帝)”的罪名抓起來治罪。漢文帝聽說了,深感憂慮,他于文帝二年五月下《除誹謗謠言法詔》,曰:“古之治天下,朝有進善之旌,誹謗之木,所以通治道而來諫者也。今法有誹謗妖言之罪,是使眾臣不敢盡情,而上無由聞過失也。將何以來遠方之賢良?其除之。民或祝詛上以相約,而后相謾,吏以為大逆。其有他言,吏又以為誹謗。此細民之愚,無知抵死,朕甚不取。自今以來,有犯此者,勿聽治。”(《漢書·文帝紀》)

         

        意思是說:自古以來,歷代朝廷設(shè)立提意見的機制,比如有進善之旌、誹謗之木(后演變?yōu)槿A表),就是為了能夠溝通治理國家的思路,聽人提意見。但是,現(xiàn)在我漢朝設(shè)立的這個“誹謗謠言法”,弄得基層干部都不敢提意見,這樣就使上面各級官員和朕都聽不到人們真實的想法,因此就不知道自己為政的過失在哪兒。天下那些賢良之士雖然說話難聽,但是有才,對國家忠心耿耿,可是因為上下不通,就不能將他們延攬到朝廷中來。朕還聽說,老百姓對官吏有意見,說話罵罵咧咧,有時候都捎帶上把朕也罵了,官吏就抓住這一點,以“謠言誹謗偉大領(lǐng)袖”的罪名把百姓抓捕拷掠。細民老百姓嘛,說話直接、難聽,可是,老百姓夸起官員、歌頌政府,不也很直接、肉麻嗎?所以,今后但凡有老百姓說話不好聽,哪怕就是謠言詛咒、惡意誹謗,也不要治他們的罪。你跟老百姓上什么勁兒啊!有本事把工作做好,老百姓照樣會贊美你。朕看這個《誹謗謠言法》是個惡法,弄不好將使我們大漢朝重蹈秦始皇的覆轍,把它廢除了吧。

         

        漢文帝廢除了《誹謗謠言法》,漢朝由此政治清明,在漢文帝和他的兒子漢景帝的努力下,國家逐漸富強,遂有“文景之治”。

         

        謠言自古不絕,而每到一個朝代的末期就很興盛。它雖起于叵測居心,無中生有,但作用卻是很大的,這很為歷代統(tǒng)治者所苦惱。曾國藩就很糾結(jié)當(dāng)時的清朝,人們“各抱不靖之志,平居造謠,借故生亂”。與他同時的胡林翼在給弟弟的信中,感嘆大清國的窘迫:“十年之內(nèi),四次造反,賊勝則舉國歡慶,貢獻不絕;賊敗則士子掩袂而泣,農(nóng)夫輟耒而嘆?!焙孟袢巳硕寂沃鴩业姑顾频?。這些千古難得的治世能臣,都感到十分棘手,無法收拾。末世的老百姓就像一個恨嫁的剩女一樣,于無望之際,突然被一個壞小子一個口哨就能勾引走,哪怕前面是火坑,先跳下去再說。壞小子也許根本就是騙子,但是,對于剩女無望的日子來說,卻象征著變革,哪怕它變得根本不如現(xiàn)在。

         

        人有病,天知否?謠言如病毒,不健康的機體最容易中毒。民有愿望,不得舒緩,遂郁結(jié)臃腫如發(fā)炎。炎癥醫(yī)治不當(dāng),病毒侵入,則可能使炎癥加重,乃至演變?yōu)椴豢舍t(yī)治的癌癥??贾T往史,謠言能以空穴來風(fēng)之力而摧檣折櫓、傾覆家國者,比比皆是,原因正在此。

         

        歷來遇災(zāi)害,謠言必起,而為政者阻止謠言惑亂最有力有效的法寶,就是自我檢討,以一個“誠”字順天應(yīng)人,誠懇地檢討自己,做好自己的工作,猶如強身健體,延醫(yī)問藥,則抵抗力增強,炎癥消退,病毒不侵。荀子曰:“流言止于智者?!薄度逍小吩疲骸傲餮圆粯O”,即對那些沒有根據(jù)的謠言誹謗,不必追究,因為你追究不盡不說,還會使其越來越像真的。

         

        2013年8月25日

         

        責(zé)任編輯:姚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