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余東海作者簡介:余東海,本名余樟法,男,屬龍,西元一九六四年生,原籍浙江麗水,現(xiàn)居廣西南寧。自號東海老人,曾用筆名蕭瑤,網名“東海一梟”等。著有《大良知學》《儒家文化實踐史(先秦部分)》《儒家大智慧》《論語點睛》《春秋精神》《四書要義》《大人啟蒙讀本》《儒家法眼》等。 |
一
儒友曰:公道自在人心。從原則上說是這樣,但在現(xiàn)實層面,很多人心障深習重,飽受污染,已無公道可言----有的是歪門邪道。所以,公道有待人興,人心有待清污。中華文化特別是儒家文化,正是人心最佳的去污劑和“公道”最好的指示燈。
堅持正義、傳承真理、維護公道,清理人心和社會的污泥濁水,乃是儒者的份內事。因此,歷代大儒都有一種文化自信、道德自尊和責任自任的心理。這種心理在孔孟身上表現(xiàn)的尤為強烈。
“子畏于匡,曰:文王既沒,文不在茲乎?天之將喪斯文也,后死者不得與于斯文也。天之未喪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這里的文,指的是儒家文化,是道統(tǒng)??鬃哟_是以文王事業(yè)的繼承人、以道統(tǒng)繼承人自居的。
孟子在他離開齊國最不得意的時候,對他的弟子充虞說:“五百年必有王者興,其間必有名世者。由周而來,七百有余歲矣。以其數(shù)則過矣;以其時考之則可矣。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當今之世,舍我其誰也?”(《孟子-公孫丑》下)
《孟子》最后一章又說:“由堯舜至于湯,五百有余歲。……由湯至于文王,五百有余歲。……由文王至于孔子,五百有余歲?!煽鬃佣鴣?,至于今,百有余歲。去圣人之世若此其未遠也,近圣人之居若此其甚也,然而無有乎爾,則亦無有乎爾!”(《盡心下》)
遺憾的是,孔孟的這種“天生德于予”自信、“以天下為己任”的自任和“舍我其誰”的自許,常常遭到無知的誤讀以及惡意的曲解。如有人嘲笑孔孟是牛皮精,是大言欺世的無恥之徒,理由是:“孟子自吹五百年一出的天才,孔子自吹象文王一樣偉大,以文王繼承人自居以圣人自居…”云云。這般以小人之心度圣人之腹,是儒家的悲哀,更是這個時代的悲哀。
在“人人皆有士君子之行”的太平世到來之前,小人的比例往往高于君子,尤其是據(jù)亂世,“君子道消小人道長”是歷史的必然。
二
清污衛(wèi)道工作具體如何著手,不妨八仙過海各顯神通。誨人不倦的精神是必須的,但針對具體的人,誨不誨,如何誨,可以看菜吃飯,對“不可與言”者,不必也不宜多言。
佛門廣大,不度無緣之人;仁愛無限,不睬“三無”之客。子曰:“唯君子能好人能惡人”,可見君子亦有所惡,仁者愛人不排斥君子惡人----厭惡某些人物。誨人不倦與不屑教誨不矛盾。
宰予曾遭孔子嘲罵為“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墻不可圬也”,但比起某些假洋鬼子們來,比起眾多其蠢如豬、其奸似鬼的反儒派,宰予堪稱參天之樹和黃金之墻了。想起一句名言:“人與人的差別比人與猿的差別還大”(似乎為蔣慶所說)確實如此。某些反儒派雖然被賦予人型,其實完全可以說是動物性生存,是一種愚昧加惡毒的人形物。
對于這些令人厭惡的東西,儒者不妨抱持完全不屑的態(tài)度,只要沒有遭到現(xiàn)實的騷擾和傷害,個人可以連眼珠子都不轉過去。人罵喪家狗,孔子笑道:然哉然哉。如果碰到這些罵儒家為“那些個垃圾東西”的人物,相信孔子就不會笑更不會道然哉然哉了,當然也不會直接予以教誨了。我想,他最可能的反應是不屑一顧,飄然走開。如果是孟子,揮杖而擊也不是不可能的。
但我要提醒的是,儒家群體及體制內健康力量應該對各種反儒勢力予以一定的警惕,特別是對那些把中西兩方的壞處圓滿結合于一身的假洋鬼子派。
“改革開放”以來,海龜們所受到的尊崇和重用,就“整體上”來說與他們的實力、素質、貢獻和品質是完全不相稱的,任他們占據(jù)著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等領域的重要位子,只會殃民禍國。二十多年來中國各個領域的種種問題,離不開海龜們的正面誤導和負面努力。馬家的意識形態(tài)地位與某些領域的、局部的“西方中心主義”導向“和諧”并存,構成了當代中國社會的怪狀奇觀。
三
民主是好東西,反儒的民主派是否好東西,可就因人而異了。
因關注制度變革,呼吁民主自由,與一些海外留學、工作或已海龜?shù)募傺蠊碜影裰髯杂扇耸坑羞^些“遠距離接觸”,不勝驚訝地發(fā)現(xiàn),他們雖然愛好或者追求民主,但普遍對中華文化極為無知、反感和鄙視。在文化上他們是當代蠻夷,是真正的“反華分子”。
這些人雖常打自由主義或個人主義招牌,實質上奉行的是利己主義、享樂主義哲學,因此道德修養(yǎng)普遍匱缺,為人行事只問結果不擇手段,特別善于、熱衷于撒謊造謠,不僅對個人,涉及公共事務照“造”不誤,而且有的謊謠毫無技術含量,連傻子都能一眼看透。國內媒體雖不誠實,終有分寸,而某些海外中文媒體卻是毫無底線的。(當然,普遍如此不等于全部如此。海內外少數(shù)自由人士與假洋鬼子們不同,相對品質較好,有的對儒家還不無了解、尊重和擁護。)
儒家要警惕的當然不僅僅是假洋鬼子派,只是這些人“假借”和“倚仗”了西方制度及科技的優(yōu)勢來反儒家反中華文化,影響特別惡劣。我們學習西方制度及科技的長處時,必須警惕“西方中心主義”及自由主義的錯誤導向,它們與馬克思主義一樣都程度不同地違離了中華文化的中正。
補充一句:當今儒家的遭遇,固然比文革略好,卻也是四面受敵。執(zhí)政黨的“馬家”立場并無原則性的改變,其尊儒尊的是“馬克思主義儒家”。左派右派,馬派基(基督)派,歪瓜裂棗,海龜土鱉,立場各異,在反對儒家上則頗為一致。最令人心寒的是被儒家視為輔統(tǒng)的佛道兩家,不僅冷眼旁觀,還不乏落井下石之舉。
在這種情況下,某些學者“警惕儒學成為不容碰撞的意識形態(tài)”的驚呼,就顯得特別滑稽了。事實恰恰相反,在當今中國,誰都有權對儒家進行各種非理性、非文明、非正常碰撞。
2010-3-12東海老人
【作者授權儒家中國網站發(fā)布】
儒家網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
儒家網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