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余東海作者簡介:余東海,本名余樟法,男,屬龍,西元一九六四年生,原籍浙江麗水,現(xiàn)居廣西南寧。自號東海老人,曾用筆名蕭瑤,網(wǎng)名“東海一梟”等。著有《大良知學》《儒家文化實踐史(先秦部分)》《儒家大智慧》《論語點睛》《春秋精神》《四書要義》《大人啟蒙讀本》《儒家法眼》等。 |
如何對治恐怖主義
作者:余東海
來源:作者授權 儒家網(wǎng) 發(fā)布
時間:孔子二五六八年歲次丁酉五月十一日癸亥
耶穌2017年6月5日
針對恐怖主義,應該倡導以直報怨的原則和大復仇的春秋精神。
面對恐怖主義的猖獗,西方政文界流行一種似是而非的觀點:不要被恐怖行為激發(fā)仇恨和恐懼,不要配合恐怖分子去傳播他們想制造的仇恨。甚至呼吁用寬容、包容和“愛心”來打擊恐怖主義。這種觀點被稱為人道情懷,是對人道主義精神的誤解。這種觀點與老子的“以德報怨”論不謀而合。
“以德報怨”局限性和流弊都很大,受到孔子的堅決反對和批判。《論語憲問篇》記載,或曰:“以德報怨,何如?”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薄抖Y記表記篇》記載:“子曰:以德報德,則民有所勸;以怨報怨,則民有所懲?!缘聢笤梗瑒t寬身之仁也;以怨報德,則刑戮之民也?!?/p>
孔子認為,“以德報怨”比“以怨報德”好,但很有限,不是真的好??追f達《禮記正義》:“寬身之仁者,若以直報怨,是禮之常也,今以德報怨,但是寬愛己身之民,欲茍息禍患,非禮之正也?!蔽鬃又鲝埖氖恰耙灾眻笤埂?、“以怨報怨”原則,普適古今中外,放之四海而皆準。
其次,對于暴恐惡行,應該發(fā)揚春秋大復仇精神。對于君父大仇,可以義殺,可以義戰(zhàn);對于大規(guī)模殺害平民的國家或勢力,同樣可以發(fā)動戰(zhàn)爭。“葛伯仇餉”說的就是商湯“為匹夫匹婦復仇”的故事。葛人殺害了商國一個童子,商湯就起兵滅了葛國。你殺我一個民,我滅你一個國。
以色列這個國家就頗有這種大復仇精神。傳以的反恐國策是,對任任何殺害以色列國民的行為以牙還牙。凡有恐襲發(fā)生,以色列情報總局必展開同態(tài)復仇,哪怕兇手逃到天涯海角,也要找到殺死。其上司下線后援,只要找到,格殺無論。
美國也不乏這種復仇精神。美國人在世界各地受到欺辱殺害,美國政府不會坐視不管。即使異國無辜平民被殺害,美國也常會有所行動。前不久川普總統(tǒng)下令襲擊敘利亞政府軍,就是因為“他們殺害了孩子”。其做法還得到了習近平的認同。習先生的表態(tài)與原官方強調主權的口徑不同,但非常正確。
打擊敘利亞政府軍,并不意味著放過伊斯蘭國。美國國防部長強調:“我們在敘利亞的首要打擊目標仍是恐怖組織”云,這個態(tài)度體現(xiàn)了美國正義性的一面。敘利亞政府和伊斯蘭國都是恐怖主義惡勢力,都是文明之敵,人類之敵。故襲擊政治恐怖組織和打擊宗教恐怖組織都是必要的,兩者并行不悖。
川普上臺之后,美國對宗教恐怖主義的態(tài)度轉向強硬,毫無疑問是正道。政治恐怖主義、宗教恐怖主義是當今對人類尊嚴、生命和世界和平危害最大的兩大勢力。美國作為超級大國,對它們就應該盡義殺義戰(zhàn)的責任。奧巴馬時代,美國過于綏靖,現(xiàn)在歐洲也一樣,缺乏復仇精神,總是婦人之仁,對自己國民亦不負責任。
據(jù)報道,德國6歲女童被穆斯林難民強奸,女童父親持刀試圖向強奸犯報復而被警察擊斃。搶劫犯被判20個月徒刑,緩刑,不用進監(jiān)獄服刑。這個判決令人厭惡,是圣母情結的政治化司法化,是文明的墮落。對難民和穆斯林的縱容有百害而無一利。以默克爾為代表的圣母們,為德國和歐洲伊斯蘭化推波助瀾,害德國,亂歐洲,從長遠看,也害了穆斯林群體,讓很多人在邪惡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害人必害己,制造恐怖等于自造災難,宗教恐怖主義已給穆斯林帶來巨大的災難。這個群體苦難特別深重。戰(zhàn)后,穆斯林一次次遭到種族清洗:在波黑被塞族人消滅,在車臣被俄國人屠殺,在緬甸被緬族人驅趕,在印度古吉拉特邦,被穆迪血洗……若非歐美干涉,這些地方的穆斯林或已群體滅絕。
向亂世倡廢死,對大惡講包容,是西方白左和中國西化派的共同點。這種人自以為好自以為善,其實成事成善不足,縱罪助惡有余,對惡人惡勢力起到了幫兇所起不到的作用。他們不明白一個常識:對罪惡的寬容就是對人民的不負責任,是對善良的犯罪!只要這種以德報怨的觀點依然流行,恐怖主義就大有市場,暴恐之禍尚未有窮期。某種意義上說,流行不衰的圣母兮兮、下賤兮兮的偽人道情懷,比恐怖主義勢力更可怕,這才是西方的心腹大患。
惡有惡報是天理和因果律,它必須落實到政治和法律層面,對罪惡行為,報以公正的法律或武力懲罰。這是政治家和文化人的責任,是順天應天、敬天保民、替天行道、道援天下的必須。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是仁政必揚善、必懲惡,不懲惡不足以揚善,不懲惡不足以稱仁。
如何對待穆斯林群體,美歐態(tài)度不同,日本與美歐又不同。日本的態(tài)度最有正確性,頗有中華范,可資借鑒。既不縱容,也不迫害,有所防范,略予限制,也可以說是輕微的歧視。這種輕微的歧視是合情合理合法的,理所當然又禮所當然,是真正文明的表現(xiàn)。至于難民,日本根本就不接收。
或問,西方暴恐事件層出不窮,像倫敦這樣的文明城市也墮落了。若是儒家當政,對待難民有何良策?答:對難民統(tǒng)一嚴管,令他們自證安全,不能自證則驅逐出境。在如何區(qū)分難民與極端分子這一難題得到有效解決之前,最好的辦法是把難題拋給他們自己。要進入文明國度和非伊斯蘭社會,就要為自己提供無害的證明。
必要時還可實行聯(lián)保法,在嚴懲恐怖分子的同時給予其家人適當?shù)南拗坪蛻土P,具體做法參照王陽明十家牌法。株連有良性、惡性之別。秦法夷三族,一人有罪,誅殺三族;行什伍之法,一家犯法,其他九家不檢舉者腰斬。這是惡性株連。王陽明的十家牌法則屬于良性連坐。
或謂這種做法涉嫌侵犯難民的自由和人權。儒家的態(tài)度是,愛有差等,先本國人民后異族難民;自由有度,自由和人權不是恐怖主義的擋箭牌。維護本國人民生命安全是最大的人權。也就是說,國人的安全比異族的自由更重要。如果國人安全無保障,對不起,難民的自由也得不到保障。
難民不等于恐怖分子,但這個群體中恐怖分子層出不窮。如何對兩者作出有效辨識是一個世界性難題。泛泛而談保護難民,很容易變成寓言中的東郭先生和農夫。中國若是儒國又需要接納難民,可以,前提是所有難民必須發(fā)誓遵守中國法律,與宗教極端勢力和暴力恐怖信仰劃清界限。這是入境中國的必要條件。
其實,假如是儒家當政,道統(tǒng)在上,政統(tǒng)中正,導之以德,齊之以禮,可以防范于未然,不必事急才設法。至于怎樣防患于未然,辦法很多,不外乎文化教育、輿論引導、道德教化和嚴肅法律。文化教育方面,回族和各種宗教徒從小都要接受義務教育。而義務教育的第一學科是儒家經典。十年教育下來,縱然還有人會墮落為恐怖分子,多乎哉不多也。
還有,對伊斯蘭教的教義和教法開展實事求是的批判,也是防范和對治宗教恐怖主義的重要措施。信仰自由不能成為侵犯言論自由和人身安全的借口,宗教批判并不構成對信仰自由的侵犯。打擊暴恐犯罪,不能撇開其宗教背景。
羅馬教皇方濟各認為,把伊斯蘭教和恐怖主義聯(lián)系在一起是不公平的,社會不公、追逐金錢是恐怖主義之源。(梵蒂岡電臺訊)社會不公和拜金主義或許對恐怖主義有促進作用,但顯然不是恐怖主義的直接和主要原因。方濟各這么說,顯然不符合事實,避重就輕,指鹿為馬。任何暴政惡制后面,任何成氣候的惡人惡勢力、恐怖主義勢力后面,都有相應的文化信仰。
方濟各認為:“不是所有伊斯蘭教徒都是暴力分子,也不是所有天主教徒都施暴;但有一件事乃千真萬確:在所有的宗教內幾乎總是有一小撮原教旨分子。”西方宗教或許如此,原教旨和正宗佛教道教,都沒有極端主義。歷史上有些附佛附道的外道有極端傾向,皆不為正宗佛道所認同。佛教道教越原教旨,就越和平。如果某教原教旨分子即等于恐怖分子,必是其經典教旨有嚴重的暴力傾向。
這是一個世界級的謊言:幾年來,奧巴馬、卡梅倫、默克爾和眾多西方政客,還有眾多西方主流媒體和知識分子,紛紛重復一個觀點是:“伊斯蘭教與伊斯蘭國沒有關系,伊斯蘭教是一個和平的宗教?!弊云燮廴巳绱耍胺Q世界奇觀。大量伊教信徒則不斷以血淋淋的事實,猛掌這些圣母分子淺薄丑陋的嘴臉。
或謂“再好的文化也難免出極端主義”,這是沒見過真正的好文化,不懂得儒家的好。儒門中從來沒有也永不會出極端主義、恐怖主義。
也因此,鼓勵伊斯蘭教儒家化,激活明清回儒傳統(tǒng),不失為對治伊教恐怖主義的一大法門,一劑良藥?;厝逡匀遽尰?,回儒格義,可以有效化解消除伊斯蘭教義中的極端主義戾氣,是伊斯蘭教文明化和融入現(xiàn)代社會最佳乃至唯一的方向。
只可惜,這個建議對于西方純屬對牛彈琴。西方無儒,也不知儒,自身尚且不能儒化,又如何能儒化伊斯蘭教耶?
責任編輯:姚遠
【上一篇】【余東海】重申一大儒戒,正論“神道設教”
【下一篇】【李穎】清華簡與《左傳》中的武姜
儒家網(wǎng)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
儒家網(wǎng)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