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99精品视频天天在看,日韩一区二区三区灯红酒绿,国产xxxxx在线观看,在线911精品亚洲

    <rp id="00a9v"></rp>
      <track id="00a9v"><dl id="00a9v"><delect id="00a9v"></delect></dl></track>
      1. 【吳鉤】你以為現(xiàn)代人才喜歡自拍?其實宋朝人也喜歡

        欄目:鉤沉考據(jù)
        發(fā)布時間:2017-08-19 09:58:27
        標(biāo)簽:
        吳鉤

        作者簡介:吳鉤,男,西歷一九七五年生,廣東汕尾人。著有《宋:現(xiàn)代的拂曉時辰》《知宋:寫給女兒的大宋歷史》《宋仁宗:共治時代》《風(fēng)雅宋:看得見的大宋文明》《宋神宗與王安石:變法時代》等。


        你以為現(xiàn)代人才喜歡自拍?其實宋朝人也喜歡

        作者:吳鉤

        來源:作者授權(quán) 儒家網(wǎng) 發(fā)布

                   原載于 “我們都愛宋朝”微信公眾號

        時間:孔子二五六八年歲次丁酉閏六月廿七日丁丑

                   耶穌2017年8月18日

         

        臺灣學(xué)者蔣勛先生曾在一檔電視節(jié)目上借宋畫講述宋朝文人的生活:

         

        “大家看一下,這張畫里最有趣的是,他的屏風(fēng)掛了一張畫(像),這個畫(像)剛好是他自己的自畫像。我們從來很少知道,宋朝的文人家里是掛自己的自畫像。我們常常提到說,所謂的self-portrait,西方美術(shù)里面講自畫像,是在文藝復(fù)興以后才發(fā)展出來的,就是說,你開始重視人的存在意義跟價值的時候,你才會有自畫像出現(xiàn)。可是宋朝已經(jīng)有自畫像,而且是掛在自己家里。一個文人會把自己的自畫像掛在自己的家里,而不是掛另外一個什么領(lǐng)袖或者是皇帝的像,表示說他覺得他自己存在的意義很重要,你要每天反省你自己存在的意義是什么。一個人對自己自我凝視的時候,他(才)有反省的力量?!?/p>

         

        蔣勛先生所說的“這張畫”,是指收藏于臺北故宮博物院的這一幅《宋人人物圖》,作者為宋代畫家,但姓名已不可考。其實圖中的畫像,未必是自畫像,也可能是主人請他人畫的,不過說是主人自己的肖像則無疑問。將自個肖像繪入圖像,掛于書房或客廳,在宋代士大夫群體中是很常見的事情。這類肖像畫,宋人稱之為“寫真”。

         

          

         

        (《宋人人物圖》)

         

        由于這幅《宋人人物圖》的構(gòu)圖比較特別,畫中有畫,而且畫中畫又是自畫像,清代的許多畫師看到了,都起了臨摹之心,畫了仿作。比如這一幅:

         

          

         

        資料圖

         

        一生最愛附庸風(fēng)雅的乾隆也叫人畫了至少兩幅類似的圖畫,叫做《乾隆鑒寶圖》,一幅出自姚文瀚之手,一幅據(jù)說是郞世寧所繪。圖中所繪人物——那個身著漢服的文士,就是乾隆的cosplay。

         

          

         

          

         

        資料圖

         

        說回宋朝吧。就如今人熱衷于拍寫真集、玩自拍,宋朝的士人也喜歡請畫師給自己畫個肖像掛起來(有高超繪畫技藝的士人還喜歡繪自畫像),并且題寫幾句“畫像贊”(畫像贊是宋朝文人圈很流行的文體),自我評價,自我調(diào)侃,自我勉勵,自我反省。這是宋朝文人的習(xí)慣。

         

        我們從宋詩中可以檢索到非常多的“畫像贊”、“自贊”,這顯示了寫真在宋朝文人圈的流行。北宋黃庭堅曾一口氣寫了五首《寫真自贊》,毫無疑問,黃庭堅家中肯定掛著自己的畫像。

         

        南宋楊萬里也寫過一首《自贊》,其短序說:“吾友王才臣命秀才劉訥寫余真,戲自贊?!笨芍獥钊f里的肖像是一位叫劉訥的秀才所繪。史載劉訥“工寫貌”,與楊萬里等詩人有來往,楊有詩歌《贈寫真劉敏叔(即劉訥)秀才二首》相贈。

         

        與楊萬里同時代的周必大,更是一名熱衷于寫真的“狂熱分子”。他七十歲時,請劉敏叔給他畫了肖像,并寫一首《劉氏兄弟寫予真求贊,時年七十》紀(jì)念;七十三歲時,又請“南城吳氏記予七十三歲之顏”;七十七歲時,又請了法華院的僧人祖月“寫余真”,并題詞戲贊:“老子七十七,到處遮人壁。住世更十年,化身千百億?!标懹蔚呐笥讯啪词逡苍o周必大畫過像,周因此寫了一首《陸務(wù)觀之友杜敬叔寫予真,戲題四句,他日持示務(wù)觀一笑》,記錄此事。

         

        陸游自己當(dāng)然也有寫真畫像,因為他寫過好幾首《放翁自贊》。

         

        給周必大畫像的“南城吳氏”,是吳伸、吳倫兄弟,也曾給朱熹畫過肖像,時在南宋紹熙元年(1190),吳氏兄弟之后參與了朱熹領(lǐng)導(dǎo)的社倉建設(shè),與朱氏過從甚密。十年后,即慶元五年(1200),朱熹將這幅畫像贈給了石洞書院,并在上面題寫了一首自贊詩:“蒼顏已是十年前,把鏡回看一悵然;履薄臨深諒無幾,且將余日付殘編。”

         

        朱熹的朋友陳亮、辛棄疾等人,也都請人畫過肖像,因為陳亮曾著文“自贊其像”,也寫過一篇《辛稼軒畫像贊》。朱熹的再傳弟子劉克莊毫無疑問也有自己的寫真圖,而且有很多幅,因為他說過:“畫者為余記顏多矣?!?/p>

         

        為什么宋代的士大夫群體熱衷于將自己的肖像畫進圖畫,掛在家里?我覺得這是宋人自我意識集體覺醒的體現(xiàn),誠如蔣勛先生所說,宋朝的士大夫會“覺得他自己存在的意義很重要”,會“每天反省自己存在的意義是什么”。

         

        責(zé)任編輯:姚遠(yuǎ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