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楊朝明作者簡介:楊朝明,男,西元1962年生,山東梁山人,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學博士?,F(xiàn)任孔子研究院院長、研究員,山東大學儒學高等研究院特聘教授。第十三屆全國政協(xié)委員,第十一屆山東省政協(xié)常委,第十四屆中國民主促進會中央委員,第十四屆全國人大代表,兼任中華孔子學會副會長、國際儒學聯(lián)合會副理事長等社會職務。出版《孔子家語通解》《論語詮解》《八德詮解》等學術著作20余部。 |
周公之制:《周禮》那些理
作者:楊朝明
來源:《學習時報》???
時間:孔子二五六九年歲次戊戌十月廿三日丙寅
? ? ? ??耶穌2018年11月30日
關于《周禮》成書有多種說法。綜合梳理分析前人研究,“周公作
《周禮》 ”不成問題,孔子言其為“古”制 , 尤 其 不 可 輕忽?!吨芏Y》的價值體現(xiàn)在文獻、制度等方面,更體現(xiàn)在它具有的思想意義上,《周禮》是研究西周文明的重要橋梁,是理解中國的重要典籍。
說到周禮,你可能會想到它是一部著作,它是作為古代“三禮”之一的《周禮》;也可能會想到它是一種規(guī)范,它是西周初年周公制定的禮樂制度。二者實際內在相通,密切關聯(lián)。《周禮》屬于周代文明的核心內容,周禮影響中國既深且廣。
《周禮》成書很早,人們卻爭論很多
《周禮》是儒家的經(jīng)書,是中國最重要的典籍之一。《周禮》記述國家治理的框架,是社會管理的體系?!吨芏Y》所記為“周之官政”,即周代典章制度。《周禮》本稱《周官》,它把全國的官僚機構分成天官、地官、春官、夏官、秋官、冬官六個部分,而且各有職責。天官冢宰主管朝廷及宮中事務,地官司徒主管土地與民事,春官宗伯主管祭祀與禮儀,夏官司馬主管兵戰(zhàn)與軍事,秋官司寇主管刑事與訴訟,冬官司空主管手工與建設。六官又各分設數(shù)量不等的官屬,形成系統(tǒng)的官僚機構。
《周禮》是先秦典籍,傳統(tǒng)以為該書成于周公。后來,人們不相信《周禮》成書這么早,遂出現(xiàn)了許多說法,從西周晚期說、戰(zhàn)國儒士說、戰(zhàn)國策士說,到成于西漢說、劉歆偽造說,前后時間竟長達千年。這也是中國典籍成書與作者研究的奇觀了!
問題的實質還是“周公作《周禮》”是否可靠。疑古思潮盛行時期,不少人力圖說明《周禮》不出于周公。但使用的方法存在問題,他們的“疑”往往帶有較大的主觀性,甚至捕風捉影。如清人楊椿說:“是書非周公作也。疑其先出于文種、李悝、吳起、申不害之徒,務在富國強兵,以攻伐、聚斂為賢”,楊椿的高論因“疑”而發(fā),可是疑古派人竟說自己“真像獲得了打開千年鐵門的一把鑰匙”,由此認為《周禮》“是一部戰(zhàn)國法家著作”,有人則跟著說“《周禮》是一部真正的‘雜志’”。
周公“制禮作樂”,可不是一句空話
清代以前,人們認為“周之官政未次序”而周公作《周官》,許多典籍也說“周公制禮作樂”,這應該不是空穴來風。周公確立了周代的典章制度和禮樂文明,其中也包括制作《周禮》。
殷周鼎革之際,周公是極其重要的人物。他輔佐武王取得天下,又輔佐成王鞏固天下。天下的穩(wěn)固要在建章立制,周公在營建洛邑、分封諸侯之后,著眼于周朝的長治久安,于是會通前世各代,損益殷商禮制,制定了周朝的政治體制,確立了官職結構,這應該就是今天看到的《周禮》了。
今本《周禮》缺少“冬官司空”,后人以《考工記》補充。但《周禮》有嚴密的體系、嚴謹?shù)倪壿嫛!吨芏Y》天地四時的職官設計,反映了設計者的宇宙觀,這是樸素的自然哲學。六官的設定,天官象征天所立之官,地官象征地承載萬物,四時之官反映自然界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在政治中的運用,是農(nóng)業(yè)思想文明的結晶,是早期農(nóng)業(yè)文明的反映。六官職責明確,體系完備,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
《周禮》記政治和禮儀制度,論述國家體制和官吏職掌。后人稱其為“古文先秦舊書”,認為是周公“為成王所制官政之法”,是“周公致太平之跡”。周代金文如賜命禮、職官制度等顯示了《周禮》的重要價值;研究者還發(fā)現(xiàn),《周禮》四分之一以上的職官與西周職官相似或相同,足以證明西周政禮的存在。
“夢見周公”,正因周公創(chuàng)制
若問孔子最崇拜的人,那一定就是周公!孔子晚年說:“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復夢見周公!”對于周公,孔子可謂魂牽夢繞。后人尊孔子為“至圣”,尊周公為“元圣”。曲阜周公廟元圣殿有門聯(lián)曰:官禮功成宗國馨香傳永世,圖書象演尼山統(tǒng)緒本先型。揭示了孔子與周公的關系,顯示了周公對孔子的影響。
孔子那時,周代典籍尚在??鬃幽芸吹礁嗟闹艹鯕v史,使他有條件“法則周公”?!墩撜Z》兩次記孔子“入太廟,每事問”。“太廟”即魯周公廟。對于不懂的禮制、禮儀、文物,孔子實事求是、虛心求教??鬃舆€到洛邑參觀訪問,游歷了重要政治文化設施,流露出對周朝制度的無限向往,他對周公傾心仰慕,他經(jīng)常引用周公名言,對周公的贊美常常溢于言表。他熟悉周公事跡和“周公之制”,認為“周公之典”就是后世行事的法度。
據(jù)《孔子家語·執(zhí)轡》記載,孔子將治國與駕車作比,說:“古之御天下者,以六官總治焉?!苯?jīng)細心比較,孔子此處的論述與《周禮》完全呼應。值得注意的是,孔子言其“古”,應該是《周禮》成書時代問題的極重要信息??鬃诱f的“六官”,正是《周禮》中的冢宰、司徒、宗伯、司馬、司寇、司空。將《周禮》六官以及太宰一職的職掌與孔子的論述進行對照,孔子所說的六官的管理體系,正是《周禮》所記載的六官系統(tǒng)。
孔子主張是“道之以德,齊之以禮”,在他看來,用韁繩駕車是駕車的最好方式。用刑法作規(guī)范,就好比駕車時用鞭子,駕車時不能不用韁繩引導而只用鞭子抽打。怎樣“齊之以禮”?孔子的回答是“以德以法”??鬃诱J為,“善御馬”與“善御民”道理一樣,古代圣王“以內史為左右手,以德法為銜勒,以百官為轡,以刑罰為策,以萬民為馬”,故能“御天下數(shù)百年而不失”。
關于“以六官總治”,《孔子家語·執(zhí)轡》記孔子說:冢宰之官以成道、司徒之官以成德、宗伯之官以成仁、司馬之官以成圣、司寇之官以成義、司空之官以成禮??鬃铀f的治國思想與方略,正隱含在《周禮》一個個職官分設的背后。這些思想內涵豐富、包蘊精微、纖細縝密、具體生動,令人驚嘆不已!
《周禮》中的那些理,是中華文明的基礎
中國的禮制出現(xiàn)很早,周禮已經(jīng)具有了很高的水準,所以孔子尊崇周公,推重周禮。周禮是一種人文文化,具有別嫌疑、濟變、彌爭的功能。中國古代對禮的特征、功能論述已經(jīng)十分完備。例如《左傳》說:“禮,經(jīng)國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禮記》說:“禮也者,合于天時,設于地財,順于鬼神,合于人心,理萬物者也。”孔子說:“夫禮者,理也”,“君子無禮不動”;孔子又說:“壞國、喪家、亡人,必先去其禮?!?/span>
歷史像不斷流動的河流,由眾多支流匯集而成。周人損益殷商禮制而成周禮。《周禮》是對以往禮制的總結,更是對周代制度的設計。如果沒有此前中華文明漫長發(fā)展的廣闊背景,《周禮》就難以“經(jīng)天緯地”,其體系就不會如此龐大而周密。歷史上不會存在一個定型的、穩(wěn)定的、不可變通的周禮,《周禮》天下治理方略與架構才是它的實質、價值與意義所在。
《周禮》開篇就說:“惟王建國,辨方正位,體國經(jīng)野,設官分職,以為民極?!边@些話也見于《周禮》地官、春官、夏官、秋官之開端。從《周禮》的這個“序言”看,制定“六典”緣起于“王”,作者是“代言”,內容屬于“王制”?!吨芏Y》以“建國”為起點,它立言的主體是“王”,結合《職方氏》《大行人》,“王”可以看成是周成王。從地理布局看,《周禮》乃針對西周初年的實際,政治核心是千里王畿,王之所建為“國”,環(huán)繞在“國”附近的是“鄉(xiāng)”。可見,《周禮》的重要性不僅體現(xiàn)在其文獻和制度價值上,更在于它內在的政治思想文化意義。
周公作《周禮》,《周禮》就成為周代政治的根本大法,“先君周公制周禮”也就成了周人的口頭禪。作為制度,《周禮》與周代的儀規(guī)、法度、道德、規(guī)則在內,共同構筑了中國禮樂文明的大廈。厘清《周禮》的成書年代,了解《周禮》的性質,也有助于理解中國古代文明的發(fā)展水平,了解中國文化的高度與深度。
責任編輯:劉君
儒家網(wǎng)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
儒家網(wǎng)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