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朱承作者簡介:朱承,男,安徽安慶人,西元1977年生,華東師范大學哲學博士?,F(xiàn)任華東師范大學哲學系暨中國現(xiàn)代思想文化研究所教授。著有《治心與治世——王陽明哲學的政治向度》《儒家的如何是好》《信念與教化——陽明后學的政治哲學》《禮樂文明與生活政治》等。 |
朱承著《信念與教化——陽明后學的政治哲學》出版
書名:《信念與教化-陽明后學的政治哲學》
作者:朱承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18-01
【內(nèi)容簡介】
《信念與教化》講述了陽明后學以王陽明心學思想為宗旨,堅守“良知”的信念,不遺余力地在社會上推行心學教化運動,在晚明思想界和社會上形成了巨大地影響。從政治哲學角度看,陽明后學沿著王陽明開創(chuàng)的“化治世為治心”的思路,堅信人內(nèi)在的道德理性、意志和情感可以成為改造政治社會的力量,認為“良知”可以外化為規(guī)范、準則,人們通過“致良知”的道德實踐,能夠?qū)崿F(xiàn)“萬物一體”的理想秩序,使得“三代之治”的理想社會再次重現(xiàn)。為此,他們崇奉“政學一體”的理念,既為學,又為政;既講學不輟,又熱心地推動社會教化,這一方面?zhèn)鞑ズ屯茝V了王陽明的心學,一方面也從為學、為政的實踐中落實了他們所信奉的政治哲學思想。在陽明后學的思想和行動中,王陽明的心學思想得到了深化和發(fā)展。陽明后學的政治哲學,是心學政治哲學思想的演繹和豐富。
【作者簡介】
朱承,1977年生,安徽安慶人,上海大學哲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上海市曙光學者、陽光學者。主要研究中國哲學與思想,著有《治心與治世一一王陽明哲學的政治向度》、《中國倫理十二講》(合著)等,另有多篇論文發(fā)表于各類學術刊物。
【目錄】
導論 信念政治與社會教化
一、儒家的德治傳統(tǒng)
二、信念與良知力量
三、教化與覺民行道
第一章 政治哲學視域中的陽明學派興起
一、學術史上對陽明學流播原因的分析
二、發(fā)揮心體與構(gòu)造社會
三、收拾人心與確立信念
四、走向民間與廣泛教化
五、小結(jié)
第二章 陽明學派的基本政治問題
一、治心與治世
二、萬物一體與理想秩序
三、良知與準則
四、覺民行道與社會教化
五、學術與政治
六、小結(jié)
第三章 王畿的政治理想與講學事業(yè)
一、先天正心與良知政治
二、一體之治與擔負世界
三、誠偽之辯與王道理想
四、講學事業(yè)與政學合一
五、小結(jié)
第四章 歐陽德的政學合一思想
一、學與成圣之路
二、政與良知本體
三、政學本非二事
四、小結(jié)
第五章 鄒守益的禮治思想
一、以心說禮與以禮說心
二、禮治精神與鄉(xiāng)村建設
三、泥守古禮與禮本人情
四、小結(jié)
第六章 聶豹的教化思想
一、歸寂之學與信念政治
二、人倫教化與端正風俗
三、仕學一體與辯學為政
四、小結(jié)
第七章 王艮的平民政治思想
一、政治狂情與政治理想
二、治世與治身
三、師道與教化
四、小結(jié)
第八章 李贄的異端思想
一、穿衣吃飯與理想政治
二、童心真心與真實生活
三、一人一用與個體自由
四、圣凡同一與人人平等
五、小結(jié)
結(jié)語
附錄:王陽明的傳統(tǒng)觀及其現(xiàn)代意義
一、圣人尊崇與理想認同
二、批判虛文與質(zhì)疑先儒
三、思想革新與多元接納
參考文獻
后記
責任編輯:近復
儒家網(wǎng)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
儒家網(wǎng)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