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99精品视频天天在看,日韩一区二区三区灯红酒绿,国产xxxxx在线观看,在线911精品亚洲

    <rp id="00a9v"></rp>
      <track id="00a9v"><dl id="00a9v"><delect id="00a9v"></delect></dl></track>
      1. 朱承 著《治心與治世——王陽明哲學的政治向度(增訂版)》出版

        欄目:新書快遞
        發(fā)布時間:2023-04-13 19:47:52
        標簽:治心與治世、王陽明哲學
        朱承

        作者簡介:朱承,男,安徽安慶人,西元1977年生,華東師范大學哲學博士?,F(xiàn)任華東師范大學哲學系暨中國現(xiàn)代思想文化研究所教授。著有《治心與治世——王陽明哲學的政治向度》《儒家的如何是好》《信念與教化——陽明后學的政治哲學》《禮樂文明與生活政治》等。

        朱承 著《治心與治世——王陽明哲學的政治向度(增訂版)》出版

         

         

         

        書名:《治心與治世——王陽明哲學的政治向度(增訂版)》

        作者:朱承

        出版社:孔學堂書局

         

        【內(nèi)容簡介】

         

        《治心與治世——王陽明哲學的政治向度(增訂版)》是《陽明文庫》學術(shù)專著系列其中一冊。本書認為,雖然不能簡單將王陽明哲學思想化約為某種政治哲學,但王陽明哲學內(nèi)在地蘊含著豐富的政治向度。這一向度呈現(xiàn)為,在政治理想上向往“萬物一體”的人間秩序和“三代之治”的治理模式,同時期待全體社會成員都成為“圣人”的盛景;在基本政治主旨上,強調(diào)政治生活要以仁心為本,拒絕虛假的“道德表演”而以實質(zhì)正義為指向,將治世的問題轉(zhuǎn)化為治心的問題;在政治活動的準則上,強調(diào)以良知作為所有社會成員的內(nèi)在約束機制和言行判定標準,主張人人致良知以實現(xiàn)良好的公共生活,并把良知學說和社會成員的本質(zhì)平等、意志自由聯(lián)系起來,強調(diào)每個人都對實現(xiàn)儒家的政治理想負有責任。

         

        【作者簡介】

         

         

         

        朱承:華東師范大學中國現(xiàn)代思想文化研究所暨哲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任中國哲學史學會副秘書長、中華孔子學會理事等,出版有《禮樂文明與生活政治》《信念與教化》《儒家的如何是好》等著作。

         

        增訂版后記

         

        本書原由我的博士論文修改而成,2008年初版以后,發(fā)現(xiàn)了不少錯訛之處,一直期望能夠有機會改正。感謝孔學堂書局給了這個機會,將本書列入再版計劃,使我能夠?qū)ζ溥M行增補修訂。


        此次增補修訂,對于全書的核心觀點和總體框架沒有進行大的調(diào)整,主要是對原來的一些具體論斷上做了比較大的改動,在論證上予以了較多的補充和完善,由此,整本書的篇幅也大為增加。另外的一些變化,是對部分章節(jié)的標題予以修改,并將原第二章第四節(jié)的內(nèi)容歸并到第五章,還刪去了初版的附錄文章。


        在王陽明心學及其流派的政治哲學研究領(lǐng)域里,我在《治心與治世——王陽明哲學的政治向度》初版之后,還于2018年出版了《信念與教化——陽明后學的政治哲學》一書。在《信念與教化》里,我延續(xù)了《治心與治世》的思考旨趣,從政治哲學角度分析王陽明學派的思想,對王陽明心學的基本政治問題以及政治哲學視域下的陽明學派興起和傳播予以了進一步的闡發(fā),更對陽明后學對王陽明哲學政治向度的回應與發(fā)展做了專門性的研究。在這個意義上,《信念與教化》和《治心與治世》可以一體觀之,新修訂的《治心與治世》也是在這一背景下進行的。

         

        政治哲學視域下的陽明心學

         

        陽明學主張心即理、人的良知能促使并保證道德社會的形成、人按照良知“為善去惡”便具有成為圣人的可能性,這些思想都集中在心性領(lǐng)域和道德領(lǐng)域,但從這些思想出發(fā)可以引申出一系列政治哲學問題。大致來說,在陽明心學那里,其思想所引發(fā)的政治哲學問題主要有:第一,治心是否可以轉(zhuǎn)化為治世?第二,萬物一體的社會秩序如何可能?第三,良知何以成為現(xiàn)實規(guī)則?第四,民間社會的思想教化有何意義?第五,學術(shù)思想如何影響現(xiàn)實政治或者說學者如何承擔政治責任?

         

        就第一個問題來說,王陽明心學的核心問題在于“治心”,但是“治心”并不是王陽明哲學的目的,而是一個方法或者途徑。王陽明心學與儒家其他思想派別一樣,其念頭都是在于家國天下、現(xiàn)實秩序、社會生活,而不僅僅是心性滿足,換言之,儒家的治國平天下目標也是王陽明學派的根本追求,“盡心”“治心”是實現(xiàn)治國平天下的一種路徑,在王陽明及其后學看來,這是一條實現(xiàn)儒家理想的更為有效的途徑。因此,將“治心”的效應放大到“治世”上,則是陽明心學順理成章的理論推演。

         

        就第二個問題來說,王陽明重視“萬物一體”說,在《大學問》和“拔本塞源論”里都有集中的闡述,其后學王畿、王艮也是如此,在他們心目中,“萬物一體”是世界的理想秩序,這種理想秩序不僅僅是人們看待世界的方式,更應該成為現(xiàn)實社會中的生活秩序。特別重要的是,王陽明及其后學人物,“萬物一體”的理想秩序曾經(jīng)在“三代之治”的社會里實現(xiàn)過,所以,對于人們來說,“萬物一體”不僅是必要的,而且具有歷史可能性。

         

        就第三個問題來說,在陽明心學里,“良知”代表著人心中抽象的道德意識、道德意志、道德理性、道德情感,它決定了人們的言語和行動。作為“規(guī)矩尺度”,良知保證了人們行為的正當性,因此,如果每個人都能明確良知、推致良知,那么社會上所有人的行為都具有正當性,一個理想的、道德的社會就成為了現(xiàn)實。這正是陽明學注重良知對于社會生活之意義的邏輯前提,在他們看來,良知就是人之為人的準則,良知是儒家倫理規(guī)范的集中代表,按照良知行事,就能實現(xiàn)良好的政治社會。

         

        就第四個問題來說,王陽明及其弟子熱衷于在民間“講學”,進行廣泛的社會教化活動,他們的意圖在于通過講學,激發(fā)人們自省到自己的良知,然后按照良知來處世做人,如此,社會便可實現(xiàn)善治。陽明學以講學活動來推動人們的道德自覺,其理論根據(jù)是在于每個人都有良知,每個人都有成善的依據(jù),只是在現(xiàn)實中被利益遮蔽了,需要通過不斷啟發(fā)才能顯現(xiàn)出來,一旦人們的良知自覺起來,他們的道德力量將是巨大的,足以建設一個更加良善的社會。講學的“政治意義”正在于此,也即是期望民間社會的自我覺醒來實現(xiàn)善治。

         

        就第五個問題來說,王陽明及其后學強調(diào)“知行合一”“政學合一”,希望儒家知識分子能夠?qū)⒆约旱牡赖抡J知、理論認知與現(xiàn)實生活、政治行動結(jié)合起來,并對政治社會有所影響與改善。每個學者都應該承擔自己對于公共社會的責任,即使是對于“心性”的探討,也是在為人類的正當行為尋找恰當?shù)娜诵愿鶕?jù),從而更好的鼓勵和推廣正當行為,并以此來建設美好社會生活。在這個意義上,陽明學的“政學合一”思想,為學者履行自己的政治責任提供了依據(jù),更提供了路徑。

         

        上述五個問題,既是陽明心學思想里包含的政治哲學維度的歷史呈現(xiàn),也是在政治哲學意義上進行的邏輯推演,對陽明學政治哲學的分析與推演,既有歷史意義上的依據(jù)性,也有邏輯意義上的合理性。基于此,對陽明學所蘊含的政治哲學向度進行探究,使得陽明心學與先秦儒家的政治關(guān)懷、人類普遍的倫理秩序精神接續(xù)起來,可以展現(xiàn)陽明心學為實現(xiàn)更美好的人類社會生活所做的理論努力,也可謂中國古典政治哲學開拓出心學的獨特致思方向。 

         

        【目錄】

         

        初版序 / 1

         

        導? 論 政治哲學視域下的陽明心學

        一、心學研究的轉(zhuǎn)向 / 002

        二、政治向度的理解 / 008

        三、思路方法的說明 / 014

        四、全書脈絡的呈現(xiàn) / 021

         

        第一章 王陽明的政治關(guān)懷

        一、挑戰(zhàn)朱學正統(tǒng)的“為學”/ 034

        二、維系統(tǒng)治秩序的“為政”/ 048

        三、教化社會風俗的“為教”/ 058

        四、小結(jié) / 066

         

        第二章 萬物一體與三代之治

        一、“萬物一體”的人間秩序 / 075

        二、“三代之治”的理想治理 / 089

        三、“滿街人都是圣人”/ 098

        四、小結(jié) / 108

         

        第三章 化治世為治心

        一、儒家政治哲學的雙重進路 / 115

        二、盡心與治平 / 125

        三、心即理、心上用功與政治正當性 / 135

        四、治心的意義 / 143

        五、小結(jié) / 153

         

        第四章 良知與政治

        一、良知作為準則 / 159

        二、良知的政治效用 / 171

        三、良知說與平等、自由精神 / 180

        四、小結(jié) / 190

         

        第五章 心學政治向度的歷史回應

        一、“萬物一體”說的傳承 / 197

        二、心學政治觀的發(fā)揮 / 206

        三、“以心挽劫”的近代呼應 / 220

        四、小結(jié) / 229

         

        參考文獻 / 233

         

        增訂版后記 / 243  

         

        【《陽明文庫》簡介】

         

        在中共貴州省委宣傳部的指導下,在貴州省孔學堂發(fā)展基金會和貴陽孔學堂文化傳播中心的支持下,孔學堂書局啟動了《陽明文庫》的編輯出版工作?!蛾柮魑膸臁芬躁柮魑幕癁楹诵模嘟嵌?、深層次深入挖掘陽明文化資源,高水準、全方位匯聚和推出海內(nèi)外陽明學研究精品力作,打造一個具有權(quán)威性、唯一性、現(xiàn)象級的時代出版工程。

         

        在“十四五”期間,孔學堂書局邀請海內(nèi)外學者共同實施《陽明文庫》出版工程。該出版工程計劃分四個部分推出:一是出版海內(nèi)外具有較高學術(shù)價值的陽明學及陽明后學的研究著作;二是出版陽明學及陽明后學古籍善本、孤本的影印本;三是出版陽明學及陽明后學優(yōu)秀歷史文獻的點校本;四是實現(xiàn)陽明文化的數(shù)據(jù)化工程。

         

        歡迎海內(nèi)外學者參與《陽明文庫》出版!

         

        責任編輯:近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