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99精品视频天天在看,日韩一区二区三区灯红酒绿,国产xxxxx在线观看,在线911精品亚洲

    <rp id="00a9v"></rp>
      <track id="00a9v"><dl id="00a9v"><delect id="00a9v"></delect></dl></track>
      1. 【吳鉤】宋朝知府是幾品官?

        欄目:鉤沉考據(jù)
        發(fā)布時間:2019-06-26 21:20:03
        標簽:宋朝知府
        吳鉤

        作者簡介:吳鉤,男,西歷一九七五年生,廣東汕尾人。著有《宋:現(xiàn)代的拂曉時辰》《知宋:寫給女兒的大宋歷史》《宋仁宗:共治時代》《風雅宋:看得見的大宋文明》《宋神宗與王安石:變法時代》等。

        宋朝知府是幾品官?

        作者:吳鉤

        來源:作者授權(quán) 儒家網(wǎng) 發(fā)布

                  原載于 “我們都愛宋朝”微信公眾號

        時間:孔子二五七零年歲次己亥五月廿四日甲午

                  耶穌2019年6月26日

         

        有人問:宋朝的知府(或知州)究竟是幾品官呀?

         

        如果你問明清時期的知府是幾品官,那好回答。明代的府分為上中下三等,上府的知府為從三品官,中府的知府為正四品官,下府的知府為從四品官。就好比,現(xiàn)在的市分為直轄市、計劃單列市,地級市與縣級市,直轄市市長為部級高官,計劃單列市市長為副省級,一般地市市長為廳級領(lǐng)導(dǎo),縣市市長只是處級干部。至于清代的知府,一般都是從四品官(乾隆十八年之前為正四品)。

         

         

         

        但宋代的知府或知州是幾品官,卻很難說。宋朝的州府也分不同等級,而且按不同的標準,可以劃分為不同的等級體系,非常復(fù)雜。這里不準備細說,只說跟州府品級有關(guān)的節(jié)度體系,又叫做“州格”。宋朝所有的州府,可分為節(jié)度州、防御州、團練州、軍事(刺史)州四等,這節(jié)度州、防御州、團練州、軍事州之類的名目,便是州格。

         

        州格是從哪里來的呢?原來,晚唐時,朝廷廣置節(jié)度使、觀察使、防御使、團練使,這些節(jié)度使、觀察使、防御使、團練使又兼任所在州的刺史,并自辟幕僚,架空朝廷任命的州官系統(tǒng),成為半獨立王國。趙宋立國后,以節(jié)度使、防御使、團練使為虛銜,收州權(quán)歸于知州;同時,又保留了節(jié)度州、防御州、團練州、軍事(刺史)州四等州格。

         

        州格的高低,決定了州府幕職官的配額,一個非常重要的節(jié)度州,往往配備有節(jié)度判官、節(jié)度推官、節(jié)度掌書記、觀察判官、觀察推官、觀察支使(與節(jié)度掌書記不并置)等幕職官;非節(jié)度州則通常只置判官、推官各一員。州格還決定了州府長官的公用錢額度,如節(jié)度州長吏每歲可得公用錢百千,而防御、團練、刺史州的公用錢僅有五十千。

         

        說白了,州格代表了州府的品級:一般來說,節(jié)度州為三品州,防御州、團練州為四品州,軍事州(刺史州)為五品州。

         

        那是不是說,節(jié)度州的知州是三品官,防御州、團練州的知州是四品官,軍事州(刺史州)的知州是五品官呢?不是的。因為宋朝的州格只決定了州府的品級,跟州府長官的品秩卻毫無關(guān)系。

         

        簡單地說,宋朝的知府、知州,都是差遣,它本身是沒有品秩的。一位官員的品秩,取決于他的本官,或者貼職,跟差遣卻沒有關(guān)系。這就涉及到比較復(fù)雜的宋朝官制了。一般來說,宋朝官員的官職由三部分組成:官+職+差遣。舉個例子,北宋熙寧七年(1074),蘇軾從杭州通判任上調(diào)任為密州知州,這時他的官職是“太常博士、直史館、權(quán)知密州軍州事”,其中,太常博士是“官”,只表示官階,不是實際職務(wù)。北宋的太常博士為八品。

         

        直史館則是蘇軾的“職”,即館職、貼職,表示其文學與學術(shù)地位,就如今天有些官員,掛著客座教授、博士生導(dǎo)師之類的學術(shù)頭銜,顯得很有學問。宋朝的直史館為從六品。也就是說,此時的蘇軾是一個從六品官員。

         

        “權(quán)知密州軍州事”才是蘇軾真正的職務(wù)。由于蘇軾本人的品秩(從六品)低于密州的州格,所以用了“權(quán)知”的字眼。若官員品秩高于州格,用“判”字;官員品秩與州格相等,則用“知”字。

         

         

         

        理論上,一個品秩只有八品、七品、六品的中下層官員,或者品秩為一品、二品、三品的高層官員,都可以被任命為知州或知府。事實也是如此,宋代的知州,從九品官到一品官都有。所以,你問宋朝的知府(或知州)究竟是幾品官,答案只能是:不管是幾品官,都可以充當知府或知州。這是宋朝知府與明清知府的一大不同之處。

         

        宋朝的這套官制,你可以說它非常復(fù)雜、非?;靵y,不過,你得承認,它非常靈活,一個七八品小官,只要有能力,便可以委任為知州;一個一二品執(zhí)政大員,如果下野,也可以外派為知州。能上能下。

         

         

        責任編輯:近復(f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