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99精品视频天天在看,日韩一区二区三区灯红酒绿,国产xxxxx在线观看,在线911精品亚洲

    <rp id="00a9v"></rp>
      <track id="00a9v"><dl id="00a9v"><delect id="00a9v"></delect></dl></track>
      1. 【林桂榛 輯】功夫論/工夫論學習書目60冊

        欄目:學術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9-11-23 22:39:37
        標簽:儒家工夫論、功夫論
        林桂榛

        作者簡介:林桂榛,贛南興國籍客家人,曾就學於廣州、北京、武漢等及任教於杭州師範大學、江蘇師範大學、曲阜師範大學等,問學中國經(jīng)史與漢前諸子,致思禮樂(楽)刑(井刂)政與東亞文明,並自名其論爲「自由仁敩與民邦政治」。

        功夫論/工夫論學習書目60冊

        作者:林桂榛

        來源:作者授權 儒家網(wǎng) 發(fā)布

        時間:孔子二五七零年歲次己亥十月廿七日甲子

                  耶穌2019年11月23日

         

        榛按:在今中國文哲界,身體學、工夫論是顯學,本體論、心性學亦是顯學,新書迭出,新論紛見,不可不了解學習。輯者學習古書并及今人功夫論/工夫論著述過程中,或得其書,或待得書,出于求書藏書之病,因列書目,以備自存,故成此目,間公同好。成此簡目時,輯者檢過兩岸兩種大書館藏目,其他海內外圖書館藏目未檢,另檢CNKI數(shù)據(jù)庫亦未檢非博士論文之目[心性與工夫非僅言表或魚筌,亦本當非飯缽或鋪旗,早慧及疢疾者外實天命不惑以下者難為言]。此目僅系個人外行學習擬目,多有不備與不精,有請方家批評與補充,來信liyue333@126.com,微信linguizhen999。林桂榛 2019.11.18)

         

        本體功夫論(宋明清道學家研究) 屠承先 杭州大學出版社 1997

         

        中國古代思想中的氣論及身體觀 楊儒賓等 巨流圖書公司 1993

         

        儒家身體觀 楊儒賓 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史哲研究所 1996

         

        中國哲學研究的身體維度 楊儒賓 張再林 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2017

         

        東亞的靜坐傳統(tǒng) 楊儒賓等 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2012

         

        靜坐、讀書與身體:理學工夫論之研究 王雪卿 萬卷樓圖書公司 2015

         

        跨文化哲學中的當代儒學——工夫論與內在超越性 林維杰等 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2014

         

        儒學的氣論與工夫論 楊儒賓等 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2005

         

        儒學的氣論與工夫論 楊儒賓 祝平次編 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2008

         

        本體與工夫——湖湘學派研究 曾亦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7

         

        先秦儒家工夫論研究 王正 中國社會科學院博士論文 2013

         

        先秦儒家工夫論研究 王正 知識產(chǎn)權出版社 2015

         

        儒家工夫論 吳新成 學生書局 2017

         

        儒家工夫論 王正等 華文出版社 2018

         

        《禮記》工夫論研究 龔建平 西安交通大學出版社 2016

         

        天生人成:荀子工夫論的旨趣 王楷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018

         

        成圣之道:北宋二程修養(yǎng)工夫論之研究 河南大學出版社 溫偉耀 2004

         

        工夫論視域下的程明道哲學研究 郭曉東 復旦大學出版社 2006

         

        二程道學異同研究 彭耀光 山東人民出版社 2016

         

        明代王學研究:以本體—工夫理論為中心的歷史考察 鮑世斌 北京師范大學博士論文 2002

         

        明代王學研究(同上) 鮑世斌 巴蜀書社 2004

         

        本體工夫論與陽明心學美學 潘立勇 復旦大學博士論文 2003

         

        大道的眼淚:心學工夫論 陳復 洪葉文化事業(yè)有限公司 2005

         

        教化與工夫:工夫論視域中的陽明心學系統(tǒng) 陳多旭 北京師范大學博士論文 2007

         

        教化與工夫:工夫論視域中的陽明心學系統(tǒng) 陳多旭 巴蜀書社 2010

         

        本體·工夫·發(fā)用:宋代儒學展開的“一貫之道”研究 崔海東 南京大學博士論文 2011

         

        由凡至圣:陽明心學功夫散論 張衛(wèi)紅 三聯(lián)書店 2016

         

        入圣之機:王陽明致良知工夫論研究 陳立勝 三聯(lián)書店 2019

         

        韓國陽明學成立過程?工夫論硏究 金潤璄 成均館大學校博士論文 2010

         

        朱子?工夫論 硏究 黃金重 延世大學校博士論文 2000

         

        心理之間:朱子心性論研究 楊俊峰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014

         

        朱熹之修養(yǎng)論——本體功夫與實踐功夫的結合 李妍靜 北京大學博士論文 2015

         

        朱子的窮理工夫論 吳啟超 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2017

         

        唐君毅與宋明理學——基于工夫論的朱陸王學之會通 中國廣播影視出版社 何仁富 2016

         

        羅念庵思想研究——以致知工夫為中心的生命歷程與思想世界 張衛(wèi)紅 中山大學博士論文 2006

         

        陳乾初哲學研究——以工夫實踐為視閾 湯建榮 云南大學出版社 2010

         

        陸學為體 朱學為用——從“工夫” 論吳澄 吳致融 文史哲出版社 2011

         

        象山心學的功夫論 劉洋 山東大學碩士論文 2011

         

        蕺山學派本體工夫思想研究 尹文芳 湖南師范大學博士論文 2015

         

        直覺與工夫:陸九淵哲學闡釋 俞躍 華東師范大學博士論文 2018

         

        胡宏工夫論研究 唐旭 上海師范大學碩士論文 2018

         

        從工夫論看羅近溪思想之特色 李沛思 花木蘭文化出版社 2011

         

        從朱子的讀書法論其修養(yǎng)功夫 呂銘崴 花木蘭文化出版公司 2012

         

        呂大臨道學闡釋:在工夫論的視域中 邸利平 花木蘭文化出版社 2014

         

        王門后學工夫論研究 許佩玟 花木蘭文化出版社 2015

         

        湛若水工夫論之研究 黃泊凱 花木蘭文化出版社 2016

         

        與禪學對觀,論程明道的“工夫”:合內外之道 田中真一 臺灣大學碩士論文 1985

         

        劉蕺山的功夫理論與形上思想 杜保瑞 臺灣大學碩士論文 1989

         

        從心、理、物的觀點探討王陽明之修養(yǎng)工夫論 中材有靖 臺灣大學碩士論文 1991

         

        由工夫入道:論莊子之逍遙 馮鳳儀 臺灣大學碩士論文 2008

         

        王廷相的形上學與工夫論 陳冠勛 臺灣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2009

         

        程頤的形上學與工夫論 金玟 臺灣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2010

         

        論顧憲成之本體工夫論及其對朱王之評論 羅傳樵 臺灣大學碩士論文 2012

         

        胡宏與張栻思想比較硏究:以本體論、工夫論為主 陳嬿卉 臺灣大學碩士論文 2011

         

        理之全體:湛甘泉“隨處體認天理”工夫論重探 黃膺皓 臺灣大學碩士論文 2014

         

        老子的形上學與工夫論 廖尉谷 臺灣大學碩士論文 2013

         

        儒門內的莊子 楊儒賓 聯(lián)經(jīng)出版公司 2016

         

        道家與古之道術 楊儒賓 清華大學出版社 2019

         

        東洋冥想的心理學:從易經(jīng)到禪 榮格 楊儒賓譯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00

         

        中國古代氣功與先秦哲學 張榮明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7

         

         

        責任編輯:近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