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曹景年作者簡介:曹景年,男,西歷1984年生,山東濟寧人,畢業(yè)于南京大學哲學系中國哲學專業(yè),碩士研究生學歷,現就職于中國孔子研究院(曲阜),從事儒家思想與文獻方面的研究。編有《忠義中國》(陜西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發(fā)表《論孟子天命思想的內涵和意義》、《〈荀子校釋〉疑義舉例》、《陳寅恪儒學觀之思想理路透視》、《〈孔子家語·后序〉所載孔子后裔事跡新證》等論文。 |
豈可有圣城而無圣教?
作者:曹景年
來源:作者惠賜《儒家郵報》
時間:孔子2564年暨耶穌2013年10月15日
據參考消息引用外國媒體報道,中國欲將曲阜打造成“東方圣城”。當前的曲阜要成為東方圣城,建筑、圣跡、客流、名氣都有了,但最缺的一樣東西沒有,這就是“圣教”,豈可有圣城而無圣教?
圣城是一個宗教概念,世界上比較大的宗教都有自己的圣城,基督教圣城是梵蒂岡,伊斯蘭教有三大圣城,是麥加、耶路撒冷、麥地那,中國漢傳佛教有峨嵋、普陀、五臺、九華四大名山,也算是圣城吧。
所謂圣城,其實應該具備兩個因素,一個是圣(圣教),一個是城(圣跡)。圣是精神層面的東西,指有一個正式存在的宗教,有合法和固定的信徒群體,我們可以稱為圣教;城是物質層面的東西,指該宗教在歷史發(fā)展中留下的具有神圣色彩的物質遺跡,我們可以稱為圣跡。要想成為圣城,二者缺一不可,其中,圣教是圣城之所以為圣城根本依據,如果沒有圣教,所謂的圣城,充其量不過是一堆舊房子,或供游客游玩,或供考古學家考古的場所而已。以梵蒂岡為例,其作為圣城,圣教是世界各地的基督教會及基督徒,圣跡是教皇及其世代居住的地方。我們再看曲阜呢,就目前來說,儒家尚不是一個合法宗教,世界上也沒有儒教徒這么一個信徒群體,圣教已不具備,沒有圣教,即使有再多的歷史遺跡,曲阜又有什么資格稱為圣城呢?
近年來,政府對弘揚孔子和儒家文化確實做了不少工作,包括修復三孔遺跡、建設相關的配套設施、舉行祭祀活動,以及加強對孔子文化的宣傳力度等。但其工作重點,還是只發(fā)展旅游,促進經濟發(fā)展而已,最終結果也只是打造了一個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qū)而已,與所謂的“東方圣城”相差甚遠。
中國傳統(tǒng)文化以儒釋道為主體,但頗為尷尬的是,釋、道都有其宗教載體,或寺廟、或道觀,唯獨儒家沒有,現在仍像孤魂野鬼一樣在民間游蕩。近代專制體制的崩潰,在康有為等人的倡導下,儒家本來可以趁機組建宗教組織,但是由于全社會對儒家疾風驟雨般的批判,最終沒能成功?,F在看來,這不能不說是中國文化近代轉型的一個缺憾。儒家有信條、有經典、有禮儀、有場所,可以說具備了宗教的主要特征,成立儒教會來公開代表儒家,征收儒教徒,并出面對曲阜乃至全國各地的孔廟、書院等儒家文化遺跡進行統(tǒng)一管理,甚至可以出面管理海外的孔子學院,可以讓傳統(tǒng)文化有一種落地的皈依感,可以向世界宣稱儒家思想的實體性存在,也可以更方便地與世界各大宗教之間進行交流。
這就是建設“圣教”的工作,需要儒家人士聯合起來,拿出一套切實可行的儒教會組建方案,并且像呼吁將孔子誕辰設為教師節(jié)那樣向全社會呼吁,向政府建言。
我想,等到儒教會真正成立的那一天,等到第一個儒教徒產生的那一天,曲阜才會真正成為名副其實的“圣城”。
作者惠賜儒家中國網站發(fā)表
責任編輯:葛燦燦
儒家網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
儒家網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