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99精品视频天天在看,日韩一区二区三区灯红酒绿,国产xxxxx在线观看,在线911精品亚洲

    <rp id="00a9v"></rp>
      <track id="00a9v"><dl id="00a9v"><delect id="00a9v"></delect></dl></track>
      1. 【余東?!垦哉撟锖屯Z業(yè)

        欄目:快評熱議
        發(fā)布時間:2014-11-03 20:06:59
        標(biāo)簽:
        余東海

        作者簡介:余東海,本名余樟法,男,屬龍,西元一九六四年生,原籍浙江麗水,現(xiàn)居廣西南寧。自號東海老人,曾用筆名蕭瑤,網(wǎng)名“東海一梟”等。著有《大良知學(xué)》《儒家文化實踐史(先秦部分)》《儒家大智慧》《論語點睛》《春秋精神》《四書要義》《大人啟蒙讀本》《儒家法眼》等。



        言論罪和妄語業(yè)

        作者:余東海

        來源:作者授權(quán) 儒家網(wǎng) 發(fā)布

                   首發(fā)于南華早報中文網(wǎng)(香港)

        時間:甲午年閏九月十一

                   西歷2014年11月3日

         

         

        政治層面,言論無罪,法律不許以言定罪。言論權(quán)是重要的人權(quán),應(yīng)該得到法律保護和政治尊重。言論罪和文字獄是以國家暴力解決思想問題,屬于極權(quán)暴政的特征及惡習(xí)殘留。維護民眾言論權(quán),言論問題言論解決,這是現(xiàn)代文明通則,也是儒家道德要求。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儒家反感極權(quán)主義防民之口、控壓異議的惡行,所以任何時候都不會剝奪異端和異議者的言論權(quán)。對于各種異端和異議,儒家只能采用“批判的武器”,不許訴諸“武器的批判”?!拔曳磳δ愕挠^點,但我誓死捍衛(wèi)你說話的權(quán)力!”伏爾泰此言“誓死捍衛(wèi)”四字下得重了,但原則無誤,值得學(xué)習(xí)。

         

        政治層面言論無罪,并不意味著妄言妄語歪理邪說沒有罪業(yè)和惡果。在佛教中,大妄語罪比殺盜淫罪都重,死后入阿鼻地獄。儒眼相看,制造各種假冒偽劣的思想產(chǎn)品,推銷邪說、美化極權(quán)、粉飾惡政、歌頌暴君、逢君之惡諸如此類,都是大妄語都有大罪業(yè),比起一般貪污腐敗來,罪惡更大。

         

        這個罪惡,法律不許管,天理不能容,因果不能昧。大妄語業(yè)一定有各種惡果,包括政治社會惡果和個人惡果。例如,五四以來,知識群體致力于倒孔反儒和拜馬崇毛,妄言妄語空前,對于四九以后中國的厄運要負重大責(zé)任,故政治社會和個人惡報都空前慘重。

         

        我說過,五四以來,無數(shù)知識分子犯下了顛覆罪。它們致力于顛覆正常的政治社會道德秩序,顛覆良風(fēng)良俗,顛覆常識常理常情常道,一句話:顛覆良知。對這些顛覆者,世法可饒,天理難容,無數(shù)知識分子為它們的妄言妄語付出了血腥的代價。

         

        其中馬家知識群體堪稱有史以來最為無知無畏無文化的一個知識群體。文化的內(nèi)核是德和智,缺智之人沒文化,缺德之人更是負文化,走向了文化的背面,是物化、武化、惡化、反常化、詐力化、魔鬼化。

         

        唯物主義者以物質(zhì)為第一性,必然不識心性,唯重物質(zhì)的功能和力量,必然滑向權(quán)力主義乃至暴力主義。這種人知識越多越可怕,因為知識越多,巧言狡辯、欺世盜民、為虎作倀等能力也水漲船高。這個群體幾乎被毛氏滅絕,根本因在此。逢毛之惡者死于毛之手,恰好體現(xiàn)了因果和天道之公。

         

        曾有馬家學(xué)者以弘揚馬學(xué)為志業(yè),以著作等身為追求,令我為之憂。身為馬家學(xué)者,還是不務(wù)正業(yè)的好,否則后果堪憂,后患無窮。弘揚馬學(xué),是造下大妄語業(yè),著作等身,意味著積惡等身,不是破家亡身,就是遺禍子孫,何苦來哉。各國馬主義理論家的遭遇和下場殷鑒不遠。

         

        對于非真實、非真理和各種反常言論的后果,儒家有深刻地認(rèn)識,《尚書大禹謨》說:“惟口出好興戎”,興戎指引起爭端或戰(zhàn)爭。君不見馬主義就興起內(nèi)戰(zhàn)之戎、喪了中華之邦。程頤《四箴·言箴》說:“矧是樞機,興戎出好;吉兇榮辱,惟其所召。”先秦有“一言興邦,一言喪邦”的成語(《論語》)。

         

        因此儒家強調(diào)慎言。《易經(jīng)頤卦》象辭說:“山下有雷,頤。君子以慎言語,節(jié)飲食?!笨鬃釉诮狻兑捉?jīng)》中孚九二爻辭的時候說了一段話,提醒君子要謹(jǐn)言慎行:

         

        “君子居其室,出其言善,則千里之外應(yīng)之,況其邇者乎?居其室,出其言不善,則千里之外違之,況其邇者乎?言出乎身,加乎民,行發(fā)乎邇,見乎遠。言行,君子之樞機。樞機之發(fā),榮辱之主也。言行,君子之所以動天地也,可不慎乎?”(《易系辭上傳》)

         

        君子居于家中發(fā)出善言,千里之外都會積極響應(yīng),何況身邊的人?發(fā)出不善之言,千里之外也會違逆背離,何況身邊的人?君子的言論和行為一樣重要,都會造成深遠的社會影響,可以籍以影響天地萬物,參贊天地化育。他們的言行就像樞機之發(fā),發(fā)而中節(jié),遠近響應(yīng);發(fā)而失當(dāng),自取敗辱,可不慎哉。

         

        (首發(fā)于2014年11月03日香港南華早報中文網(wǎng),標(biāo)題改為《儒家如何看民眾的言論權(quán)?》)

                                                                                                                                                                                                                                    責(zé)任編輯:姚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