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余東海作者簡介:余東海,本名余樟法,男,屬龍,西元一九六四年生,原籍浙江麗水,現(xiàn)居廣西南寧。自號東海老人,曾用筆名蕭瑤,網(wǎng)名“東海一梟”等。著有《大良知學(xué)》《儒家文化實踐史(先秦部分)》《儒家大智慧》《論語點睛》《春秋精神》《四書要義》《大人啟蒙讀本》《儒家法眼》等。 |
反動就要挨打
作者:余東海
來源:作者授權(quán) 儒家網(wǎng) 發(fā)布
原載于 南華早報中文網(wǎng)
時間:孔子二五六六年歲次乙未年正月二十日乙酉
耶穌2015年3月10日
落后就要挨打,這個觀點非常流行,其實不然。經(jīng)濟科技軍事的落后,未必挨打。在文明正義漸趨上風(fēng)的時代,經(jīng)濟科技的落后更可能獲得外援。文化政治制度的落后反動,才最容易挨打。反動就是反道德、反文明、反人道、反人類而動。落后容易反動,反動必然野蠻,野蠻導(dǎo)致邪惡,邪惡遲早要挨打。
邪惡吃虧和挨打,原是咎由自取,理所當(dāng)然??伤鼈兛偸且詾樽约喊ご蚴且驗槲淞Σ蛔?,所以拼命練武,軍事至上,遭到的往往是各種形式的打擊,直到滅亡。即使沒有遭到外來軍事打擊,也會因眾叛和內(nèi)亂而崩潰,前蘇聯(lián)就是最好的例子。
文化道德反動,必然導(dǎo)致政治制度的落后,進而導(dǎo)致經(jīng)濟科技的落后---縱然一時加速,也缺乏后續(xù)力量,難以為繼。五四倒孔反儒是最大的文化道德反動,導(dǎo)致邪說泛濫、國格墮落、官德不良、民德敗壞就是其必然的結(jié)果,這是百年來中國災(zāi)難深重的根本原因。
所謂“新文化”,其實是沉滓泛起和毒品西來。法家是歷史沉滓,民主主義平等主義集體主義是西方毒品,平均主義民粹主義及民族主義即是沉滓又是毒品,都是似是而非的東西,都是邪說。它們不僅與中華文化背道而馳,也與自由主義格格不入。注意,民主平等本是好東西,一旦本位化即主義化,就與極權(quán)主義相輔相成。馬列主義乘虛而入,極權(quán)主義借機而起,勢所必然。
反儒崇馬,是雙重的文化惡劣,可以快速制造大量反對正理、思想混亂、是非混淆、善惡顛倒、言行乖張的劣人。這種人是極權(quán)主義最好的政治社會基礎(chǔ),劣人社會與惡政劣制相輔相成,天然配套。
善惡一旦顛倒,道德必然敗壞,無異自侮自毀自伐。自侮之人、自毀之家和自伐之國,很難獲得尊重關(guān)愛,但很容易受到別人的侮辱、毀棄和侵伐。孟子說:“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毀而后人毀之,國必自伐而后人伐之。《太甲》曰:‘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此之謂也?!保ā睹献?離婁上》)
五四至今,中國的命運、無數(shù)人和家庭的命運之所以悲慘,都可以從孟子的這段話中找到答案。蓋倒孔反儒是最嚴重的文化自侮、道德自毀、人性自殘和國命自伐,招致空前嚴重而持久的內(nèi)憂外患天災(zāi)人禍,理所當(dāng)然,在所難免。先是軍閥內(nèi)亂,繼而日寇外侵,繼而北狄猾夏, 寇賊奸宄。究其原因,無非自作自受,所謂惡因惡果。
外患通過內(nèi)患而起作用。倒孔反儒,上慢下暴,小人得志,盜賊縱橫,舉國若狂,自招其盜,不亦宜乎?《易經(jīng)解卦六三》象曰:“負且乘,亦可丑也;自我致戎,又誰咎也?!薄断缔o上》解釋說:“作易者其知盜乎?易曰:負且乘,致寇至。負也者,小人之事也;小人而乘君子之器,盜思奪矣;上慢下暴,盜思伐之矣。慢藏誨盜,冶容誨淫,易曰:負且乘,致寇至。盜之招也?!?/p>
個體命運取決于個業(yè),家族和國家的命運,分別取決于家族和國家的共業(yè)。政治罪惡累累,社會惡業(yè)深重,國家的命運怎么可能好呢。《易經(jīng)》說:“積善之家,必有余慶;積不善之家,必有余殃?!保ā独の难浴罚└募覟閲瑯映闪?。
從五四至今,中國積惡甚深,余殃不斷,后患無窮,不卜可知??上酥两褚廊怀两谛∪耸降脑关?zé)仇恨之中,無力進行認真深入的反思,更未能迅速棄馬歸儒改邪歸正。嗚呼哀哉。
或問:“清朝是儒家王朝,尊孔尊儒,為什么也會政治無道,制度落后?”答:清朝是異族政權(quán),雖然尊儒,私心仍重,至始至終,儒家文化未能“化”去清朝政治的滿族主義傾向。這種傾向深度影響了民本和王道思想的落實,嚴重阻礙了清政府向“君主立憲制”轉(zhuǎn)型和改良的與時俱進的腳步。
另外,慈禧當(dāng)國,牝雞司晨,完全違反儒家政治原則。《尚書·牧誓》說:“古人有言曰:牝雞無晨;牝雞之晨,惟家之索。今商王受惟婦言是用”云。孔安國注云:“索,盡也。雌代雄鳴則家盡,婦奪夫政則國亡?!倍拔D言是用”是紂王罪行和武王革命的理由之一。
慈禧的牝雞司晨更加登峰造極,也就將清朝推向了中華的對立面。更為嚴重的是慈禧殺害了“戊戌六君子”,與儒家改良派徹底決裂,自絕于儒家,自絕于中國,自絕于天下,挨打并被孫中山一打而死,不亦宜乎。固執(zhí)滿族主義不放,終于亡于漢族主義革命,亦可謂報應(yīng)不爽。
(首發(fā)于《南華早報中文網(wǎng)》,發(fā)表時標(biāo)題被編者改為《看不清潮流就要挨打》)
責(zé)任編輯:姚遠
儒家網(wǎng)
青春儒學(xué)
民間儒行
儒家網(wǎng)
青春儒學(xué)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