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99精品视频天天在看,日韩一区二区三区灯红酒绿,国产xxxxx在线观看,在线911精品亚洲

    <rp id="00a9v"></rp>
      <track id="00a9v"><dl id="00a9v"><delect id="00a9v"></delect></dl></track>
      1. 【余東海】中華君子樹,松柏和甘棠

        欄目:快評熱議
        發(fā)布時間:2015-03-26 22:06:40
        標(biāo)簽:
        余東海

        作者簡介:余東海,本名余樟法,男,屬龍,西元一九六四年生,原籍浙江麗水,現(xiàn)居廣西南寧。自號東海老人,曾用筆名蕭瑤,網(wǎng)名“東海一梟”等。著有《大良知學(xué)》《儒家文化實(shí)踐史(先秦部分)》《儒家大智慧》《論語點(diǎn)睛》《春秋精神》《四書要義》《大人啟蒙讀本》《儒家法眼》等。

          

         

         

        中華君子樹,松柏和甘棠

        作者:余東海

        來源:作者授權(quán) 儒家網(wǎng) 首發(fā)

        時間:孔子二五六六年歲次乙未年二月初七日辛丑

                   耶穌2015年3月26日

         

         

         

        花有國花,樹有國樹。如果要推選中華國樹的話,松柏?zé)o疑是第一選擇。松柏是百木之長和君子之樹,富有文化價值和象征意義。

         

        松柏雖然喜溫,特別抗寒,能傲霜雪,能耐貧瘠,適應(yīng)性強(qiáng),四季長青。中國人自古對松柏懷有特殊的感情,常用來象征堅強(qiáng)、堅貞、貞正的品格??鬃釉凇墩撜Z》說過一句名言:“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篇》)

         

        士窮見節(jié)義,板蕩識忠臣,歲寒知松柏?!都狻氛f:“大寒之歲,眾木皆死,然后知松柏少凋傷也?!避髯诱f:“歲不寒,無以知松柏;事不難,無以知君子無日不在是。”(《荀子大略篇》)氣候不寒,不知松柏的品格,事不艱難,不知君子沒有一天不這樣。

         

        《莊子讓王篇》中孔子說:“君子通于道之謂通,窮于道之謂窮。今丘抱仁義之道以遭亂世之患,其何窮之為。故內(nèi)省而不窮于道,臨難而不失其德,天寒既至,霜雪既降,吾是以知松柏之茂也。陳蔡之隘,于丘其幸乎!”《莊子德充符》中孔子說:“受命于地,唯松柏獨(dú)也在冬夏青青;受命于天,唯舜獨(dú)也正,幸能正生,以正眾生?!薄肚f子》多寓言,其事多非實(shí),但這段話卻充滿儒家精神,特錄于此。

         

        豪杰圣賢都不是溫室里成長起來的。能否行道,有賴于外,特別是政治社會環(huán)境;能否成仁(成就仁德),取決于內(nèi),即完全看自己的努力,所謂為仁由己。環(huán)境之惡,反而會成為有志之士成仁的助力和品格的襯托。這就是松柏的道德象征。

         

        李士鉁說:“烈火銷萬物,精金以煉而益精;嚴(yán)霜?dú)俨?,松柏以寒而愈勁?!?nbsp;呂坤說:“小屈以求大伸,圣賢不為。吾道必大行之自然后見,便是抱關(guān)擊柝,自有不可枉之道。松柏生來便直,士君子窮居便正?!保ā渡胍髡Z》)

         

        經(jīng)過孔子的觀照,松柏的生命力從自然延伸入人文,二千余年來蔥蘢于中國文化的動脈和仁人志士的血脈之中,而且還將永遠(yuǎn)流傳下去。這是經(jīng)典名言將“自然人化”的顯例。

         

        孔子可謂松柏第一知己。從此,松柏成了歷代儒者和文人詩客的最愛的樹木,常常被用來比喻人格的高尚貞正。(見附一:歷代儒者和詩人贊美松柏的作品選錄)

         

        在所有贊美松柏的詩詞中,我最喜歡李白這一首《贈韋侍御黃裳二首其一》:

         

        太華生長松,亭亭凌霜雪。

        天與百尺高,豈為微飆折。

        桃李賣陽艷,路人行且迷。

        春光掃地盡,碧葉成黃泥。

        愿君學(xué)長松,慎勿作桃李。

        受屈心不改,然后知君子。

         

        東海也有《孤松》一詩,錄此與看官們共勉:

         

        危崖絕壁自從容,寸寸河山入望中。

        立志無私能耐冷,主心有骨不隨風(fēng)。

        孤身夜戰(zhàn)寒云黑,鐵臂朝懸杲日紅。

        養(yǎng)得浩然真氣旺,千霜萬雪亦蔥蘢。

         

        貞正可以辟邪,故傳說松柏有辟邪之效。傳說中的魍,喜食死人的肝臟和腦,但最怕柏樹。古人在正月初一用柏樹的葉浸酒,該酒亦可辟邪。

         

        另外,松柏是世界上最長壽的樹種,壽達(dá)萬年,所以也可象征長壽?!八生Q同齡”,“福如東海長流水,壽比南山不老松”,是中國人常用的祝壽之辭??鬃诱f:“仁者壽”。長壽是仁者的一大特征,也是五福之一。同時,儒家以仁義為天爵,以道德為吉祥,有德自有福,君子無不吉,故松柏還可以稱為吉祥樹。

         

        宋朝大儒和文豪蘇軾一生酷愛松樹。《送杭州進(jìn)士詩敘》中說:“流而不返者,水也;不以時遷者,松柏也。”《和黃魯直效進(jìn)士作二首歲寒知松柏》寫道:“龍蟄雖高臥,雞鳴不廢時。炎涼徒自變,茂悅兩相知。已負(fù)棟梁質(zhì),肯為兒女姿。那憂霜貿(mào)貿(mào),未喜日遲遲。難與夏蟲語,永無秋實(shí)悲。誰知此植物,亦解秉天彝?!?/p>

         

        蘇軾自少至老年都喜歡栽植松樹,少年和老年親手種的松樹,分別多達(dá)數(shù)萬株?!稏|記》中記載:“予少年頗知種松,手植數(shù)萬株,皆中梁柱矣。”《寄題刁景純藏春塢》中寫道:“白首歸來種萬松,待看千尺舞霜風(fēng)?!北毁H黃州時,蘇軾也在住所周圍栽松,以“處處松木郁盛”引以自樂。

         

        松柏不僅為儒家所贊賞,也為佛道兩家所喜歡,古來各地寺廟古剎及道觀,門前和周圍所種植的大多是松柏,其中有深意在焉。錢穆在《論氣運(yùn)》一文中說:

         

        “大雄寶殿的建筑,在此建筑前栽種幾棵松柏來配合,這也不是件尋常事。依常情測,必然是建殿在前,求樹在后,松柏生長又不易,須得經(jīng)過百年以上,才配得上此雄偉之大殿。一開始,稚松幼柏,是配不止此大殿巍峨的。但在創(chuàng)殿者的氣魄心胸,則一開始便巳估計到百年后。”

         

        綜上所述,松柏不愧為貞正之樹、長壽之樹、吉祥之樹及辟邪之樹,不愧為樹中君子。種樹要種松柏樹,做人要做君子人。種一棵松柏樹或者甘棠樹,就是種下一種源遠(yuǎn)流長、萬古長春的道德精神,也為自己留下一個長達(dá)萬年的精神紀(jì)念。

         

        其次,甘棠也堪稱一種君子樹。

         

        甘棠即棠梨,又作棠棣、常棣,別名野梨、鹿梨、鐵梨樹,樹木質(zhì)地剛硬細(xì)密,其葉枝根果實(shí)都可以入藥,花葉還可以做菜食用,有清熱解毒之效。

         

        先說甘棠花?!墩撜Z子罕篇》說:“唐棣之華,偏其反而。豈不爾思,室是遠(yuǎn)而?!弊釉唬骸拔粗家玻蚝芜h(yuǎn)之有?”“唐棣”四句是古詩。詩意是借甘棠花起興,表達(dá)希望與情人、友人或賢人聚合的心情?!懊珎鳌闭f:唐棣,思賢也。蘇東坡也以為是思賢不得之辭。

         

        《詩經(jīng)》多次提到甘棠花?!缎⊙拧こiΑ氛f:“常棣之華,鄂不韡韡。凡今之人,莫如兄弟?!币庵^常棣樹的花,花萼光明,鮮鮮亮亮。借棠棣的花與萼相依相托,比喻親密關(guān)系或互相友愛。《召南·何彼秾矣》中贊美周平王之孫女王姬下嫁齊侯之子的婚禮時說:“何彼秾矣,棠棣之華?!币蕴拈χū扔魍跫е篮突槎Y之盛。

         

        甘棠花是美好的君子之花,甘棠樹則沐浴過圣賢之風(fēng)。要進(jìn)一步理解甘棠樹的意義,還應(yīng)知道召公的事跡和《詩經(jīng)·召南》中的《甘棠》詩旨。

         

        召公是周朝一位重要而杰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外交家和思想家,姓姬名奭,因他的采邑在召(今陜西岐山縣西南),故稱召公。他是與周公齊名的大賢和革命元勛,被尊為后世清風(fēng)之源、廉吏之祖、勤政之根、民族之魂。召公問政阡陌和甘棠遺愛的故事,至今膾炙人口《史記》載:

         

        “召公之治西方,甚得兆民和。召公巡行鄉(xiāng)邑,有棠樹,決獄政事其下,自侯伯至庶人各得其所,無失職者。召公率,而民人思召公之政,懷棠樹不敢伐,歌詠之,作《甘棠》之詩。”(《史記卷三十四-燕召公世家第四》)

         

        《甘棠》就是周人睹樹思人、懷念召公的民歌,全詩三章,每章三句,將甘棠樹與召公事跡聯(lián)系在一起,思其人而愛其物,人與物交融為一。詩寫道:

         

        蔽芾甘棠,勿剪勿伐,召伯所茇。

        蔽芾甘棠,勿剪勿敗,召公所憩。

        蔽芾甘棠,勿剪勿拜,召伯所說。

         

        大意是說:

         

        梨棠枝繁葉茂,不要修剪砍伐,召伯曾經(jīng)住過。

        梨棠枝繁葉茂,不要修剪損壞,召伯曾經(jīng)歇過。

        梨棠枝繁葉茂,不要修剪拔掉,召伯曾經(jīng)停過。

         

        戰(zhàn)國楚竹書《孔子詩論》論及《甘棠》云:“《甘棠》之保,《綠衣》之思,《燕燕》之情,害(蓋)曰:童(終)而皆賢于其初者也?!?第十簡)。

         

        《甘棠》之保的“?!?,即“報”,意為甘棠曾是召公休息過的樹木,為報答召公的恩情,請大家不要砍伐??鬃佑靡粋€“報”字總括《甘棠》詩旨,即《孔子家語·廟制解》所謂“愛其人猶敬其所舍之樹”,毛詩傳箋“國人被其德,說其化,思其人,敬其樹”是也。

         

        《孔子詩論》還有兩次論及《甘棠》,第十五簡云:“……及其人,敬愛其樹,其保厚矣?!陡侍摹分異?,以召公……”;第二十四簡云:“吾以《甘棠》得宗廟之敬,民性固然。甚貴其人,必敬其立(位);悅其人,必好其所為,惡其人者亦然?!?/p>

         

        第十五簡意為,老百姓因愛戴召公而愛護(hù)他休息過的樹木,今后的報答必然豐厚;第二十四簡意為,從《甘棠》中體會到祭祀宗廟時的敬仰之情,這是由民性所決定的。人們尊敬一個人,必會敬重他停留過的地方;愛戴一個人必會喜愛他的作為;反過來,討厭一個人也必會討厭他的行為。

         

        應(yīng)劭《風(fēng)俗通義》說:“當(dāng)農(nóng)桑之時,重為所煩勞,不舍鄉(xiāng)亭,止于棠樹之下,聽訟決獄,百姓各得其所。壽百九十馀乃卒。后人思其美德,愛其樹而不敢伐,詩甘棠之所為作也?!睉?yīng)劭說召公壽百九十余,不知是否屬實(shí),但召公相當(dāng)長壽是可以肯定的。(關(guān)于召公事跡和《甘棠》詩旨,另有一些文獻(xiàn)資料附后)

         

        綜上所述,甘棠花是相思之花,寄托著對情人、友人或賢人的思念;又是友愛之花,比喻兄弟或朋友關(guān)系的親密;還是贊美之花,表達(dá)對女性美麗、禮儀文明和各種美好事物的贊美。而甘棠樹則象征著勤政愛民的精神,寄托了對召公和先賢的敬重懷念之情。

         

        中華君子樹,松柏和甘棠。這兩種樹有著豐厚的歷史文化積淀和圣賢精神凝聚,環(huán)保性觀賞性象征性兼?zhèn)?,既可以綠化環(huán)境,凈化空氣,美化家園,又可以給我們文化洗禮和品格啟迪,強(qiáng)化我們的精神,美化我們的心靈。因此,這兩種樹最值得種植和推廣。2015-3-17余東海

         

        責(zé)任編輯:葛燦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