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99精品视频天天在看,日韩一区二区三区灯红酒绿,国产xxxxx在线观看,在线911精品亚洲

    <rp id="00a9v"></rp>
      <track id="00a9v"><dl id="00a9v"><delect id="00a9v"></delect></dl></track>
      1. 【余東海】政治必須立足正義

        欄目:快評熱議
        發(fā)布時間:2015-04-13 16:46:05
        標(biāo)簽:
        余東海

        作者簡介:余東海,本名余樟法,男,屬龍,西元一九六四年生,原籍浙江麗水,現(xiàn)居廣西南寧。自號東海老人,曾用筆名蕭瑤,網(wǎng)名“東海一梟”等。著有《大良知學(xué)》《儒家文化實踐史(先秦部分)》《儒家大智慧》《論語點睛》《春秋精神》《四書要義》《大人啟蒙讀本》《儒家法眼》等。

         

         

        政治必須立足正義

        作者:余東海

        來源:作者授權(quán) 儒家網(wǎng) 發(fā)布

                   首發(fā)于南華早報中文網(wǎng)2015年4月4日

        時間:孔子二五六六年歲次乙未年二月廿二日丙辰

                   耶穌2015年4月10日

         


        或說:“政治不講道德,不講正義,不講誠信,不講手段,政治斗爭只講成敗,成則王侯敗則寇?!边@個觀點頗為流行,完全錯誤。

         

        人道政為大。政治是關(guān)乎眾人禍福、國家興衰和天下興亡,是人道和人類社會第一重要的大事。個人不講誠信,影響有限;政治不擇手段,后果不堪設(shè)想,社會必然缺德,制度法律經(jīng)濟(jì)教育各個領(lǐng)域必然問題重重,不斷惡化。

         

        政治必須講道德,講正義,首先領(lǐng)導(dǎo)階級和官員必須有道德,是正人,能夠堅持正義。《論語為政篇》記載,孔子說:“舉直錯諸枉,則民服;舉枉錯諸直,則民不服?!敝奔凑司?,枉即邪人小人。舉直錯諸枉,政治正?;?,德位相稱,君子在位,以德服人,民眾自然心服,社會才能和諧。

         

        舉枉錯諸直,就是政治反常,瓦釜雷鳴,君子落魄,小人得志,就是逆淘汰,自然民眾不服,社會不穩(wěn)。這是民之常情,政之常理。

         

        舉枉錯諸直,不僅民不服,更是為虎添翼,率獸食人?!俄n詩外傳》記載了孔子一段話,強(qiáng)調(diào)君主及有司選用人才要特別慎重,勿用不肖之人??鬃诱f:“士不信愨而又多知,譬之豺狼與,其難以身近也?!吨軙吩唬骸盁o為虎傅翼,將飛入邑,擇人而食。夫置不肖之人於位,是為虎傅翼也。不亦殆乎?”

         

        《論語顏淵篇》記載,季康子問政于孔子??鬃訉υ唬骸罢哒病W訋浺哉?,孰敢不正?”《尚書君牙篇》有句類似的話:“爾身克正,罔敢弗正。”

         

        《孟子》說:“人不足與適也,政不足間也。惟大人為能格君心之非。君仁莫不仁,君義莫不義,君正莫不正,一正君而國定矣?!?/p>

         

        “惟大人為能格君心之非”,意謂只有大人才能糾正君主的思想錯誤。大人,大在思想更大在人格,大在智慧更大在道德,故大人之言比較有力和有效。東海接著孟子的話說:唯正人能復(fù)政治之正,唯君子能發(fā)理想之光,唯豪杰能建制度之良,唯儒家能成王道之盛。

         

        《大戴禮記王言篇》說:“上者,民之表也,表正則何物不正?是故君先立于仁,則大夫忠而士信、民敦、工璞、商愨、女憧、婦空空,七者教之志也?!北?,表率。璞通樸。愨,誠實不欺。憧,無知貌。空空,無識貌。

         

        政是正己以正人。政治的政字,由正與文組成。正,公正,中正,正義,正道;文,文雅,文化,文明。文明之治必是正治,正常有序,正義為本,正人在位,公正公平。《尚書·洪范》說:“無偏無陂,遵王之義;無有作好,遵王之道;無有作惡, 遵王之路。無偏無黨,王道蕩蕩;無黨無偏,王道平平;無反無側(cè),王道正直?!惫秸笔峭醯勒蔚淖畲筇卣鳌?/p>

         

        或說“政是正攵,不是文。九經(jīng)字樣作攴,今依石經(jīng)作攵,與文別?!逼鋵嵾@不影響東海的解釋?!对姟ご笱拧せ室印吩唬骸捌湔猾@”,釋文:“政,政教也?!?nbsp;政與文教、教化密切相關(guān)。政與教皆有攴?!墩f文解字》:攴,小擊也?!瓣贰笔菆?zhí)以教導(dǎo)人者,有“正人”意,可以引申為教化、文化的意思。

         

        對某些文字的解釋別出心裁是儒家習(xí)慣。就像王,甲骨文為斧鉞形,斧鉞為禮器,象征王者權(quán)威。此象形;本作“士”指獨立任事者,加一橫表示在“士”之上,即最高統(tǒng)治者,此會意。董仲舒之解最有外王特色:“古之造字者,三畫而連其中謂之王。三者天地人也,而參通之者,王也。孔子曰:一貫三為王。”

         

        誠信是道德的基本要求。人而無信,不知其可;政治無信,更加不可?!吨杏埂芬哉\為天道,以“誠之”為人道,人道政為大,天子無戲言,政治無戲言。兵不厭詐或許可以,政治絕對不能欺詐。

         

        其實,春秋之前,兵亦不詐,禮樂征伐自天子出,王師征伐,堂堂之陣,正正之旗?!兑葜軙分形浞Q、大武、大明武、小明武、柔武、大開武、小開武、武順、武穆、和寤、武寤、克殷、世俘等等十多篇,都是討論用武的?!度嵛洹吩疲?/p>

         

        “故必以德為本,以義為術(shù),以信為動,以成(誠)為新,以決為計,以節(jié)為勝。務(wù)在審時,紀(jì)綱為序……勝國若化,不動金鼓,善戰(zhàn)不斗,故曰柔武,四方無拂,奄有天下。”

         

        “以德為本,以義為術(shù),以信為動,以成(誠)為新,以決為計,以節(jié)為勝。”這就是王道政府的用武原則。

         

        宋襄公與楚決戰(zhàn)于泓水時說:“君子不重傷,不禽二毛。古之為軍也,不以阻隘也。寡人雖亡國之余,不鼓不成列?!保ā蹲髠髻夜?二十三年》)不重傷,不禽二毛,不以阻隘,不鼓不成列。這些都是三代遺風(fēng)。古人用兵打仗,都是如此堂堂正正,君子風(fēng)范。

         

        反掉儒家之后,政治越來越缺德,越來越欺詐暴力。治國如用兵,治民如對敵,甚至古人對待敵兵尚且不忍的手段和陰謀,被用來對待國民,于是,對開頭的觀點,人們已經(jīng)見怪不怪。殊不知這個觀點極其邪惡,信奉這個觀點的必是惡人惡勢力,這種人物和勢力,縱然成功也是寇。這個觀點能夠流行、這種人物和勢力能夠成功的社會,必是叢林化的,而且會越來越惡化。

         

        責(zé)任編輯:姚遠(yuǎ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