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陳明作者簡介:陳明,男,西元一九六二年生,湖南長沙人,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博士。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儒教研究室副研究員,首都師范大學哲學系教授、儒教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現(xiàn)任湘潭大學碧泉書院教授。一九九四年創(chuàng)辦《原道》輯刊任主編至二〇二二年。著有《儒學的歷史文化功能》《儒者之維》《文化儒學》《浮生論學——李澤厚陳明對談錄》《儒教與公民社會》《儒家文明論稿》《易庸學通義》《江山遼闊立多時》,主編有“原道文叢”若干種。 |
劉清平教授如街頭混混似的亂罵匪夷所思
作者:陳明
來源:作者授權儒家網首發(fā)
時間:西歷2015年6月8日
反傳統(tǒng)乃一時代共業(yè),但從打到孔家店批林批孔發(fā)展到街頭混混似的侮辱孔子孟子直至他們的父親母親卻是劉清平別業(yè)獨造。此非儒門與劉的個人恩怨,更與言論自由無關,甚至道德也不是適合他的討論角度。
我感興趣的是一個研究者在面對歷史人物時如何處理自己情感和理性的關系,如何處理對象的思想和人身的關系。劉聲稱自己的專著“《忠孝與仁義》分析了儒家最致命的一個悖論:為了忠君孝父不惜坑害陌生人和民眾”,誤讀和錯解可謂匪夷所思。
現(xiàn)在,在由這些言論得知他的底線和底蘊之所在后,才意識到那些以學術之名發(fā)表的論文不過是其心理扭曲怨恨燒心無可解脫的自我發(fā)泄而已!可悲的是,他就是憑著由這一系列嘩眾取寵攢來的高引用率從武漢被引進到北京,又從北京被引進到上海,并且粉絲無數(shù)。
或許,更需要反思和調整的并非劉清平教授,而是我們的知識生產和評價體系和我們的社會心理???
附圖
【上一篇】【侯小兵】復旦學生要驅逐本校教授:只關師德,無關學術
【下一篇】【許石林】中國人為何穿不了中式服裝
儒家網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
儒家網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