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99精品视频天天在看,日韩一区二区三区灯红酒绿,国产xxxxx在线观看,在线911精品亚洲

    <rp id="00a9v"></rp>
      <track id="00a9v"><dl id="00a9v"><delect id="00a9v"></delect></dl></track>
      1. 【侯小兵】復旦學生要驅逐本校教授:只關師德,無關學術

        欄目:快評熱議
        發(fā)布時間:2015-06-08 10:23:40
        標簽:
        侯小兵

        作者簡介:侯小兵,獨立評論人,現(xiàn)居杭州。



        復旦學生要驅逐本校教授:只關師德,無關學術

        作者:侯小兵

        來源:共識網(wǎng)

                   作者授權 儒家網(wǎng) 發(fā)布

        時間:孔子二五六六年歲次乙未年四月廿二日乙卯

                   耶穌2015年6月8日

         


        【摘要】作為教師,德行和學問的評價是否可以截然分開?教師的職業(yè)底線和言論底線又應當在怎樣的范圍之內?這或許是我們在此事件之外應當持續(xù)思考和討論的問題。

         


        6月6日,一名復旦大學博士生(新浪微博名@濟楚 復旦)在新浪微博發(fā)起了一場名為“將劉清平逐出復旦”的活動,經(jīng)儒家網(wǎng)轉引,引發(fā)激烈討論。

         

        事情起因于該博士生不滿本校教授劉清平在微博所公開發(fā)表的一系列言論:“看了你的微博,只想發(fā)動一個活動,叫#將劉清平逐出復旦# ,教授啊,您叫這名字,卻對祖先說出這等輕佻無知的話,哪還有一點點師者的體面?實在辱沒了你名字里那兩個好字。生平第一次在網(wǎng)上責詈人,實在是因為你還同時敗壞了我們母校的聲名”。

         

        大學學生公開提議驅逐本校的教授,實屬罕見。該微博發(fā)出后,短時間內即引發(fā)網(wǎng)絡激辯。那么,復旦大學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劉清平教授的什么言論,引起了復旦學生的義憤并且認為認為劉清平“敗壞了我們母校的聲名”“深以為恥”?根據(jù)儒家網(wǎng)官方微博摘引的“證據(jù)”,主要有以下幾條:

         

        //@劉清平微博:你那么粗,孔二他媽受得了么?或者狗受得了?你可真是最時髦的手機niubia…[挖鼻屎]

         

        //@劉清平微博:你知道不?孔二就很接近被狗日出來的程度,要不司馬遷怎么說他是野合的產(chǎn)物尼…你這么崇拜孔二,該不是與他一個模樣吧?

         

        //@劉清平微博:呵呵,鑒于儒生們繼續(xù)如此言說,鄙人再次表態(tài),孔二是接近于狗日的野合產(chǎn)品,孟三是接近于禽獸的下三濫,并煩請各位儒生廣為轉發(fā),擴大影響,有勞諸位,先謝過啦?!?/p>

         

        支持者和反對者的爭論,主要圍繞這些微博言論展開。

         

        支持者認為,劉清平身為高校教師,公開發(fā)表不適當言論,已超出正常學術討論和言論自由的范圍,是師德敗壞的行為?;顒影l(fā)起者@濟楚 復旦 就認為“劉清平身為教授,出言如此不遜,詈辭不斷,污人視聽,如何為人師表?試問哪個真正的自由主義者和嚴肅學者會使用這些骯臟的字眼兒如潑婦罵街?我所引以為恥之處,正在于此”。網(wǎng)友@四為立人 則認為劉清平“以教授的身份,在公共平臺上發(fā)表如此不堪入耳的謾罵性言論,不管怎樣都是不行的!學術可以討論,但他必須為他的不當言論道歉,不一定是向孔孟道歉,而是為他的謾罵道歉”。

         

        反對者則認為劉不過是批判儒家文化的糟粕,支持者實在是大題小做。網(wǎng)友@三葉片草 說“大學不是讀經(jīng)書院,也不是孔家學堂,更不是孔教神學院。大學里就是由一幫持不同學說觀點教授所組成。作為一個成年人在大學里,你可以接受你認為對的,但因為你宗教情感的原因,就要驅逐與你想法觀不同的教授的做法,你認為對嗎?”?!兑缘郎W天下》作者@道解天下事 則認為“對儒毒文化的批評與對人的攻擊是兩種完全不同的價值觀,批儒是因為儒毒害人,而受到儒毒文化毒害的人則必然批判他人而不是批判思想。批判思想包括批判所謂的”古圣先賢“是人的基本自由,這并不侵犯任何活著的個人利益。反之,批判他人是侵犯人格”??梢园l(fā)現(xiàn),不少反對者的理由多是儒家文化是中國專制文化的幫兇,因此劉的言論并無不妥,反而為之喝彩。

         

        除了支持者和反對者的針鋒相對,也有不少網(wǎng)友認為劉身為教師應為不當言論道歉,但將其“驅逐”,則是過頭了。網(wǎng)友@秋筠先生 就認為“劉清平說臟話,咱們都認為是不對的。但是說臟話是否要驅除,則要根據(jù)法律法規(guī)。劉老師的勞動權應該收到法律保護,而不是網(wǎng)絡制裁。我不希望再發(fā)生第二例“畢福劍”的事情,這后果十分嚴重,網(wǎng)絡上會人人自危。劉應該對自己的不當言語道歉,但不是這樣。”網(wǎng)友@Neo-Conchaser 則在回應網(wǎng)友評論時說“我也覺得‘逐出復旦’有點過了,可是有些該批評的難道就不能批評嗎?你不要雙重標準,你自己也有預設立場。作為老師,他當然可以提出不同的觀點??墒恰啡铡模@種話張口即來,基本的師范素質呢?即使是罵普通人也不見得是光彩的事情,何況還是在思想史上有影響的古人,說話前要考慮信仰者的感受”。

         

        許多學者也參與了討論。相比網(wǎng)友間的意見紛紜,學者對此事的看法似乎比較一致。


        復旦大學哲學學院教授丁耘(@阿道克船長丁丁)表示:“劉吠及先圣,實士林之恥,敝校之大不幸。唯除‘社會影響惡劣’,竟無一款可用。而此惡劣又不同于宣傳片,非舉校上下皆有同愾者”。

         

        丁耘教授的同事,同為復旦大學哲學學院教授的白彤東(@白彤東)則撰文說“我自己很是看不起劉的‘學術’,而他這種潑皮謾罵,更是有失體統(tǒng),覺得他這樣的人還在大學黨教授很恥辱”,但白彤東教授對“驅逐”這種方式表達了不安,認為“最穩(wěn)妥的辦法,是廣而告之”。

         

        在學術界以“敢言”聞名的首都師范大學儒教研究中心主任陳明教授,更是直指“劉氏秀出了自己德行和學識的底線,間接證明了他那些揭批儒學悖論之類的學理文章不過是一種因為智商不足引起的糾結以及怨毒燒心不可遏制而成的歇斯底里大發(fā)作”。

         

        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梁濤教授則公開表示支持對“驅逐”倡議的支持:“一個大學教授說出這樣的話,超出了學者的基本底線,讓人無語。聽說復旦有學生提議驅逐此人,表示贊同與支持”。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的彭永捷教授也表達了類似的看法,“批評儒學當以學理的方式,劉的言論已超出了言論自由的邊界,也超出了一位大學教師已恪守的最基本的職業(yè)操守”;但對“驅逐”劉則持保留意見,“鑒于其行為乃文革遺禍,‘驅逐’或過于強烈,為維護大學形象與教師職業(yè)道德,理應至少依校規(guī)和教師職業(yè)規(guī)范對劉申斥、勸導,責令道歉、改正”。

         

        面對網(wǎng)友和學者們的責難,劉清平教授似乎不為所動,并以一種“嘲諷式的幽默”來應對:“衷心感謝各位支持我的網(wǎng)友,同時也請大家不必因為此事再與儒生們爭辯了,我自己除了插科打諢調侃兩句之外都懶得理他們,耽誤正事。各位把時間用來做些更有意義的事,就是對我的最大支持了”。他在另一條微博中則寫道:“現(xiàn)在知道咱儒家喜歡和誰合流了吧:哪怕他挖過孔墳,只要是君王就是儒生的爹,并且還不怕多”。

         

        中國傳統(tǒng)上一向提倡“尊師重教”。學生對老師尊敬,不光是因為其向學生傳授學問,更來源于老師所具有的德行。然而近些年來,一些教師師德的缺失,引發(fā)了不少人們對教師群體甚至整個教育界的持續(xù)質疑和不滿。而網(wǎng)絡用語中以“叫獸”代替“教授”的稱呼,就是這種質疑和不滿所導致的對教師群體的污名化。而因劉清平教授引起的這起網(wǎng)絡激辯,再一次反映出社會對師德的強烈關注。作為教師,德行和學問的評價是否可以截然分開?教師的職業(yè)底線和言論底線又應當在怎樣的范圍之內?這或許是我們在此事件之外應當持續(xù)思考和討論的問題。

         

        責任編輯:陳汝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