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謝遐齡作者簡介:謝遐齡,男,西元1945年生,出生于重慶,祖籍浙江溫州,復旦大學哲學博士?,F(xiàn)為復旦大學教授,中國哲學、社會學博士生導師,任復旦大學上海儒學院理事長。著有《文化:走向超邏輯的研究》《中國社會是倫理社會》《康德對本體論的揚棄》《文化:意義的澄明》等。 |
“天人合一”的時代價值
作者:謝遐齡
來源:《人民日報》
時間:孔子二五六七年歲次丙申九月十一日丙寅
耶穌2016年10月11日
天人合一是中華文明根深蒂固的傳統(tǒng),是天道內(nèi)涵的展示。一般來說,道作為一個整體,稱作易道;分解地說,道分為天道、地道、人道?!吨芤住は缔o》中說:“立天之道曰陰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講的就是這三道。天人合一,說的是天道與人道的一致性。這一思想不但對我國傳統(tǒng)社會的發(fā)展有積極意義,而且對我們今天立身行事也有借鑒價值。
西漢董仲舒系統(tǒng)地闡述了天道與人道的關(guān)系:他以乾的性質(zhì)為仁,認為帝王必須行仁政;以五行論證孝為天經(jīng)地義,闡述官制與官德的根源。宋代張載首創(chuàng)民胞物與的思想,把天人合一提升到新的高度。明代王陽明承襲和發(fā)展了張載、程朱的思想,認為“自格物致知至平天下,只是一個明明德……明德是此心之德,即是仁?!收咭蕴斓厝f物為一體’,使有一物失所,便是吾仁有未盡處?!泵髅鞯率恰洞髮W》三綱領(lǐng)的第一條。王陽明把《大學》三綱領(lǐng)、八條目歸結(jié)為明明德,抓住了核心,可謂要言不煩?!按髮W”即“大人”之學,“大人”是古代對領(lǐng)導干部的稱謂?!案裎铩本褪茄芯棵恳豁検聞眨爸轮本褪钦莆崭黜検聞盏睦砺?。王陽明強調(diào),“大人”應當是仁者,在思想上達到天人合一境界,每一項事務都要處理得當。這就把天人合一與國家治理聯(lián)系在了一起。
《大學》對人們的要求分為三個層次。用我們今天的話來說,這三個層次分別對應領(lǐng)導干部、一般干部、普通民眾。對領(lǐng)導干部的要求是明明德、親民、止于至善;對一般干部的要求是慎獨;對普通民眾的要求是修身,正所謂“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王陽明說:“《大學》之所謂‘身’,即耳、目、口、鼻、四肢是也。欲修身,便是要目非禮勿視,耳非禮勿聽,口非禮勿言,四肢非禮勿動?!币馑际且磺行袨楹虾跻?guī)范。習近平同志提出的“三嚴三實”,對修身的要求更高一層,不僅要行為合規(guī)范,還要在正心誠意上下功夫。也就是說,黨員干部不僅外在表現(xiàn)要合規(guī)范,還要時時警醒、反省內(nèi)心,從意念上檢查自己是否有錯失。
簡要地說,普通民眾只要行為正確即可,意念也正確更好;即便意念不正確,只要不違法亂紀,也不作更高要求。黨員干部則不但要行為正確,也要求意念正確。這是天人合一的要求,即仁德必須貫徹到所有行為中。用今天的話講,就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以人民為中心的發(fā)展思想必須貫徹到一切事務中。行為正確但意念上是為一己之政績,則有虧天道,依天人合一的標準來衡量也有虧人道。
天人合一還包含了人與環(huán)境的關(guān)系。張載提出的民胞物與思想,把全社會看作一體,也把自然與社會看作一體。從今天的情況來看,民胞物與要求黨員干部確立全社會是自己身體、整個大自然是自己身體的觀念。王陽明說:“天地萬物本吾一體者也。生民之困苦荼毒,孰非疾痛之切于吾身者乎?”也就是說,分配不公、民生有虧,是傷害自己的身體;環(huán)境污染、生態(tài)受損,也是傷害自己的身體。黨員干部思想上達到天人合一、民胞物與,有助于實現(xiàn)國家善治。
責任編輯:柳君
儒家網(wǎng)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
儒家網(wǎng)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