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姚近復作者簡介:姚近復,男,國學愛好者。 |
?
小議“中高考英語取消”問題
作者:姚近復
來源:作者授權(quán) 儒家網(wǎng) 首發(fā)
時間:孔子二五六八年歲次丁酉二月初九壬辰
? ? ? ? ? ?耶穌2017年3月6日
?
?
?
英語的應試教育可以說是我們這一代共同的痛苦回憶,幾乎非常多的同學在上學期間都幻想過如果不考英語該有多好,漸漸的,我們發(fā)現(xiàn)越來越多的代表開始提到廢除英語考試這個問題,但我們冷靜來想一想英語應試考試真的應該廢除么?
?
全國政協(xié)委員王承德先生說過一段話,我印象很深:“中國是世界上唯一把英語作為主課、長時間學習的國家。明清以前,我國沒有英語,難道中國就不是強國了嗎?我國不是英國殖民國家,無需都學習英語。當然做為學生興趣,學習英語是無可厚非的。全民學外語是我國最大的浪費,浪費了每個人的精力、時間、財力和物力,不論對國家或個人都是極大的浪費。許多學生畢業(yè)后,根本用不上外語,學完又有什么用呢?”
?
王先生這段話得問題乍一看沒有什么太大的問題,但實際上卻是漏洞百出。英語作為統(tǒng)治世界的語言,并沒有太久的時間,僅僅上百年而已。在此之前是拉丁語的天下,所以那時候我國有沒有英語在那種環(huán)境下影響確實不大,而且一個國家的強大與否跟母語是否是英語沒有什么直接的邏輯關(guān)系,這不能作為反對英語教育的理由。
?
而我們不是英國的殖民地為什么要學習英語?其實道理很簡單,因為當前世界75%的電視節(jié)目、80%的郵件、85%的網(wǎng)絡和100%的軟件源代碼都是英語,而且這個比例正在逐漸增加,這與崇洋媚外無關(guān),而是要與世界接觸必然要學習英語。
?
畢業(yè)后根本用不到英語就不學的理由更加牽強,在十二年的教育和四年的高等教育中我們學了太多的東西,大部分直接摒棄,比如高等數(shù)學,難道也要一并廢除?誰又能知道自己以后的發(fā)展是哪條道路?
?
那么既然英語如此重要,為什么大部分人討厭英語,甚至十分厭惡,這個問題的癥結(jié)出在了英語教育上。
?
據(jù)英孚英語在2014年的評估報告顯示,在全球64個非英語母語國家中,中國大陸平均50.15分,排名37,在亞洲僅高于泰國,斯里蘭卡,哈薩克斯坦和柬埔寨,而在雅思的聽說讀寫單項排名上面說和寫的平均分更是全球墊底,這充分清晰的暴露了國內(nèi)的英語教育問題。
?
我們的英語教育方法還處于十分落后的階段,方法依舊來自前蘇聯(lián)時期的模式,不重使用,而死扣文法、強行背單詞。印象里最深的一件事是高中時期,一個辦公室的若干位英語老師因為一道選擇題爭論不休,請教外教,外教說其實都對,兩方老師十分沮喪,繼續(xù)翻各種工具書。這樣的結(jié)果是大部分人背了一大堆單詞不會用,好一點的是啞巴英語,腦子里全是語法,一旦跟外國人接觸就處于下線狀態(tài)。也因為這個原因,成就了諸多英語教育成功學的學習法。
?
據(jù)2014年統(tǒng)計,全國英語教育市場總值約150億,相關(guān)機構(gòu)超五萬家,還有大約十萬名英語外教,這從側(cè)面反映了英語教育存在的弊端。
?
另外,提高中小學英語老師的素質(zhì)也應該是一個值得深思的話題。之前為了推廣英語,在學校中強行加入英語課,但人才畢竟是少的,所以速成了很多英語教師,導致到大學之后才發(fā)現(xiàn)中小學的英語教學存在諸多錯誤,這樣無形中阻礙了英語教育的發(fā)展進程。
?
但即便如此,也不得不承認,雖然英語教育質(zhì)量低,中高考考試方向偏,但確實是給中國的英語普及進程起到了加速的作用。
?
誠然,我們也要面對一個問題,就是國文教育的問題,前一陣跟一位國外的翻譯碩士聊天,她提到一個觀點,國內(nèi)大部分母語者的母語水平僅僅是日常交流的水平。這點我深表贊同,這是國文教育的失敗,但提高文化自信,提高母語教育絕不是以打壓另一種作為前提,這不是自信,而是自卑。
?
有人說英語考試的取消可以減輕學生的壓力起到減負的作用,我們做極端假設,假如高考只考國文文言寫作,考生的壓力會是一個最低點還是一個最高點?壓力并不會隨著學科的多少而改變,只要有選拔,壓力就不會小。
?
如果說真要廢除哪項英語考試,我認為應該是四六級,大部分高校把四六級與畢業(yè)證掛鉤,導致考生不得不去報考,根據(jù)數(shù)據(jù)顯示,四六級目前已經(jīng)成為了一個龐大的產(chǎn)業(yè),而這個考試個人認為才是最沒用的,鄰國日本有類似于的四六級考試的STEP考試,但人家是純自愿,我想到了大學,學生們應該有是否學習英語的權(quán)力,而不是強行逼迫考試。
?
綜上所述,中高考英語考試不應該被廢除,而是應該把重點放在改革英語教學上,這與其他都無關(guān),只于是否愿意與這個世界去接觸有關(guān)。
?
責任編輯:姚遠
?
?
儒家網(wǎng)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
儒家網(wǎng)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