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99精品视频天天在看,日韩一区二区三区灯红酒绿,国产xxxxx在线观看,在线911精品亚洲

    <rp id="00a9v"></rp>
      <track id="00a9v"><dl id="00a9v"><delect id="00a9v"></delect></dl></track>
      1. 【杜吹劍】別借“規(guī)范”之名西化中文

        欄目:愛護母語與恢復正體(繁體)字
        發(fā)布時間:2010-07-31 08:00:00
        標簽:
        杜吹劍

        作者簡介:任重,曾用網(wǎng)名“讀書吹劍”,筆名杜吹劍,儒家網(wǎng)創(chuàng)辦人暨主編。

        別借“規(guī)范”之名西化中文

        作者:杜吹劍

        來源:《環(huán)球時報》(北京)2010年07月29日 


            2009年底,交通運輸部宣布已建成通車的國家高速公路要進行命名編號及標志更換等工作,新編號將由字母標識符和阿拉伯數(shù)字編號組成。此消息一經傳出,立即引發(fā)爭議。盡管有關部門表示更換路牌是出于解決編號不一、標識不規(guī)范等問題,而且也借鑒了國外發(fā)達國家高速公路管理的成功經驗,但這一涉及全國百姓出行的決策,因事先沒有征求公眾意見而招致“勞民傷財,效果甚微”的批評,可謂又一例沒有貫徹落實“科學發(fā)展觀”的重大公共決策。  


        從有效管理的角度來看,高速路換牌或許有其必要性和合理性,但任何政府部門公共決策都必須立足本國現(xiàn)實,充分考慮本國民眾的需求,廣泛征求各方意見,才能使良好初衷真正達到理想效果。當有關部門宣布國家高速公路以字母加數(shù)字的模式統(tǒng)一命名的消息后,有人就敏銳指出“西化何時休?全國高速公路進入‘G’時代!”可謂一語中的。而且,為什么要用英語字母命名而不用漢字?


         


        實際上,這次高速路命名字母化并非獨立事件,比如,火車票的車次都是以Z1、D2、K3等標示而非直1、動2、快3等,北京地鐵出站口都是用A、B、C、D標示而非甲、乙、丙、丁,城市里很多樓宇都用A座、B座、C座標示而非一號、二號、三號。而且,更令人感到不解的是中國國家電視臺居然采用CCTV四個英文字母為臺標,國內男籃聯(lián)賽稱之為CBA,飛機票即使是國內機票也普遍存在日期、月份甚至始發(fā)地和目的地都是英文標注。諸如此類,不勝枚舉。  


        英文字母在我國語言中的大量出現(xiàn),不但造成交流的不順暢,破壞了正常的語言環(huán)境,而且也對中文母語帶來沖擊,對語言安全和文化安全帶來挑戰(zhàn)。因時代發(fā)展需要而采納外來詞,這是很正常的語言交流,也符合語言自身的發(fā)展規(guī)律。但采納外來詞必須以我為主,而非反客為主。


        就此而言,先人給我們做出了很好榜樣,如漢代來自西域的“葡萄”、“胡笳”、“茉莉”等,魏晉以后來自佛教的“因緣”、“剎那”、“禪”等,近代來自西方的“民主”、“科學”、“社區(qū)”等。先人們能翻譯出“火車”、“飛機”、“電視”,我們今天這些后人就對GDP、CPU、DNA、IP無能為力了嗎?  


        不是能力不夠,而是信心不足。如龐樸先生所言:“我們中國現(xiàn)在老老實實地用國際公制,什么‘公斤’、‘公分’、‘公升’、‘公里’――可能只有中國人和法國人這樣――英美他們才不管你這些,還是用他的英鎊、英寸、英里、加侖,他們怎么就那么理直氣壯啊?所以啊,至少在這方面,現(xiàn)在需要和國際接軌的不是我們中國,而是英國、美國這些國家?!?/p>


        當前,很多國人尤其是精英們仍然好慕西風,如果不隨口蹦出幾個英文詞句,就不顯得文明、新潮和見多識廣,對來自西方的一切都認為是“先進”的而不加分辨生吞活剝,結果卻因水土不服而造成了很多很多的南橘北枳。


        更令人心憂的是,各種官方機構和大眾傳媒也在這方面推波助瀾,尤其是多年強行推廣全民學英語,從各個方面給給民眾強烈的心理暗示,那就是用英語表達的是先進的、國際的、規(guī)范的。這次高速路換牌就是在這種心理支配下借“規(guī)范”之名而不自覺的“西化”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