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曾海軍作者簡介:曾海軍,男,西元一九七六年生,湖南平江人,中山大學哲學博士?,F(xiàn)任四川大學哲學系教授,四川大學哲學系《切磋集》系列書系主編,著有《神明易道:〈周易?系辭〉解釋史研究》(光明日報出版社2009年)《諸子時代的秩序追尋——晚周哲學論集》(巴蜀書社2017年)。 |
并非疫情不可怕,而是人該如何活著
作者:曾海軍
來源:作者授權(quán)儒家網(wǎng)發(fā)表
時間:孔子二五七零年歲次庚子正月十二日戊寅
耶穌2020年2月5日
自從武漢新冠肺炎爆發(fā)以來,就和全國人民一道宅在家里關(guān)注著疫情的各種報道。從之前的一無所知到新冠肺炎突然蔓延全國,形勢變化之迅速,令人匪夷所思。后來慢慢有各種詳情和細節(jié)曝光,但很快交織在真假難辨之中,又令人無所適從?,F(xiàn)在看來,疫情的形勢可謂百年不遇,可形成的輿情與此前的各種公共事件高度類似,一邊是充當各種自由斗士的質(zhì)疑、譴責乃至謾罵,一邊是假借愛國面目的辯解、歌頌乃至諂媚。估計很多人剛開始都把疫情當成一個政治問題在關(guān)注,雖說很快演變?yōu)橄砣珖酥寥虻墓残l(wèi)生事件,但在國內(nèi)圍繞著政治的爭議聲依舊愈演愈烈。
在此前的各種公共事件中,未必所有人都得關(guān)注。此次疫情的形勢從未如此嚴重地影響到每一個中國人,恐怕誰也無法從疫情的關(guān)注中抽身開來。但在互聯(lián)網(wǎng)上形成的這種輿情,實在不讓人滿意,看多了總感覺不是被這邊帶著走,就是被那邊帶著跑,要么就是每天盯著不斷攀升的冰冷數(shù)字。這樣一種關(guān)注真不是滋味,尤其得知有很多人以一己之力團結(jié)起來為抗疫默默奉獻,隱隱擔心自己真成了隔岸觀火中的一個。
共同戰(zhàn)疫
2020年2月5日
這種關(guān)注直到看了網(wǎng)上流傳很廣的《武漢日記2020》視頻,心里才覺得稍稍踏實一些。因疫情引發(fā)的各種政治輿情真假難辨,里頭都有各自的節(jié)奏,被各種節(jié)奏帶偏,并非心里想要關(guān)注的疫情。疫情是一個又一個普通百姓的痛苦,看到身在疫區(qū)中心的武漢百姓正經(jīng)歷著什么,他們的生活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他們在如何承受和擔負著,這才是真正需要關(guān)心的疫情。視頻對武漢百姓生活的展現(xiàn)并非原貌,而是經(jīng)過了專業(yè)手法的精心剪輯,但依然能看到某些很真實的東西。對于視頻中生活著的普通百姓而言,疫情不是電視屏幕上冰冷的數(shù)字,而是身邊時刻發(fā)生著的病痛和死亡。沒有誰做好了心理準備來應(yīng)對這一切,而是突然之間身在其中,有人選擇遠離,有人選擇留下,或許多數(shù)人只是不得不留下。不用說,留下的人們自然籠罩在脆弱和無助、害怕和恐慌的氛圍中,但也一定有人會實現(xiàn)由脆弱到堅強、由恐慌到勇敢的蛻變。病毒會傳染人,恐慌則蔓延更快,而堅強和勇敢的感染必然一呼百應(yīng)。視頻選擇這一面展示,沒有什么不對。
沒錯,除了一線醫(yī)護人員夜以繼日地奮戰(zhàn),除了其他職能部門堅持不懈地守護,武漢的普通百姓很快就形成了龐大的志愿者群體,在后方默默支援著這一場沒有硝煙的戰(zhàn)斗。若前者尚有職責所在,后者純粹屬于人心的感染和力量的傳遞。各種不同的志愿者群體,總能找到最初的發(fā)起人,這些發(fā)起人最初可能只是宅在家里出不了門,甚至也經(jīng)歷過無助和恐慌的折磨。但與其宅在家里被病毒所嚇倒,不如盡己所能主動抗擊病毒??傆腥四芨杆俚貓詮娒鎸?、勇敢承擔,這其實一點也不讓人意外。真正令人震撼的是,勇敢者的召喚在這種時候往往應(yīng)者云集,城市里的陌生人都像換了個人似的,彼此間沒有了猜忌和算計,而示以最大的善意,人心很快就凝聚起來,力量的傳遞碾壓恐慌的蔓延——人們這才意識到,原來疫情還可以如此面對!
人啊,就是這樣奇怪,平時風調(diào)雨順、無災無難,卻難以看到彼此間可以有這么多的善意。我們一直以為自己很強大,不需要別人的幫助,也沒那閑工夫搭理別人的無助。平日里忙忙碌碌的,在患得患失之間有著各種心機和盤算,自以為看得很清楚,變得很強大。其實是那心被一層又一層的東西給包裹住了,不同成色的東西纏繞在一起,使人心變得堅硬了,獲得一種強大的假象。加上我們以為有強大的國家機器,有全面的社會保障體系,有發(fā)達的科學技術(shù)和繁榮的物質(zhì)產(chǎn)品——我們仗著如此多的憑依,才敢各種可勁地折騰,不停地作。然而,病毒,那么微弱的東西,微到看不見、摸不著,弱到一點酒精就可以噴死,卻無往而不入,我們自以為可以憑依的東西都派不上用場。那一層又一層包裹在人心外的東西,病毒一攻擊,一下子變得千瘡百孔。所有的東西都坍塌掉了,人心才得以顯露。此時的人,再沒什么可以依仗的了,剩下的惟有一顆柔軟的心。
人心從來就是柔軟的,之前只是被包裹住了沒察覺。柔軟的心重新顯露,人就可以獲得本該具有的生命體驗。在生活經(jīng)驗中,人喜歡撫摸柔軟的東西,因為柔軟不會傷害人,人的傷口也只有用柔軟的東西才能觸碰。柔軟還能留住溫度,讓人擁抱了就舍不得離開。只有彼此柔軟的東西才能緊緊貼合在一起,不留縫隙。由此不難理解,柔軟的心何以不會傷害人,還根本見不得有人受傷害。柔軟意味著你心甘情愿地撫慰他人的傷害,也心甘情愿地接受他人的撫慰。這就是為何身處疫情之中,才回想起人與人之間相處的可貴。再也不想與他(她)起爭執(zhí)了,只想好好相處。為什么呢?因為你變?nèi)彳浟耍蛘邷蚀_地說,因為你柔軟的心顯露了。面對病毒的入侵,人實在太容易受傷害了,還怎么忍心再添一點點傷害呢?又為何在這種非常時期,才想起要好好談一次戀愛?柔軟的心并非期盼另一種強大來依靠,而是感受到柔軟與柔軟之間才能緊緊依靠,永不相離。
柔軟與柔軟的相遇,就像水滴與水滴的匯合。人是渺小的,渺小得如同水滴一樣,隨時可能被蒸發(fā)掉。心是柔軟的,但如同柔軟的水滴一樣,蘊含著大江大河的強大力量。柔軟的人心顯露,保障了相互凝聚的可能。很多很多的人走在一起牽手守護,便不再是一盤散沙,而是如黃河、長江般的滔滔不竭。自古以來,原是有一個文明如此教化我們,讓我們在最無助的時候,以人心的柔軟匯聚成強大的力量,抵抗住歷史上各種各樣的災難,直至今日。
心中有愛 大步向前
視頻展示的情形不只讓人看到了抗疫的精神風貌,這更意味著疫區(qū)的人們生活還在繼續(xù),而且活得一點也不茍且,甚至還能讓觀眾獲得人該如何活著的啟示。這就是可以讓人稍稍踏實一些的地方。人該如何活著的道理,可不是那么容易能讓人明白的。平時要跟人說明白“人心何以其大無外、其小無內(nèi)”,真是千難萬難。現(xiàn)如今有了親身經(jīng)歷就容易懂了——所謂“其小無內(nèi)”,病毒再微小,人心無內(nèi),沒有可以再往內(nèi)攻擊的余地;所謂“其大無外”,病毒再肆虐,人心無外,沒有可以再往外擴散的余地。這就是人心何以不會被擊垮的原因。只要人心沒被擊垮,戰(zhàn)“疫”必然有取得勝利的一天??墒牵覀儾荒苊看味伎恳咔閬斫虝?,就像不能靠疫情激起亢奮的精神狀態(tài)一樣。疫情總是可怕的,沒有人想找這樣的經(jīng)歷。希望疫情過去之后,平平安安的人們依舊能持守那柔軟的心,懂得人該如何活著。
責任編輯:近復
儒家網(wǎng)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
儒家網(wǎng)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