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99精品视频天天在看,日韩一区二区三区灯红酒绿,国产xxxxx在线观看,在线911精品亚洲

    <rp id="00a9v"></rp>
      <track id="00a9v"><dl id="00a9v"><delect id="00a9v"></delect></dl></track>
      1. 【慕朵生】微言短語(集二)

        欄目:散思隨札
        發(fā)布時間:2012-07-08 08:00:00
        標簽:
        慕朵生

        作者簡介:慕朵生,男,獨立學者,曾創(chuàng)辦中國儒教網暨儒教復興論壇并任總編。

         



        作者簡介:慕朵生,男,中國儒教網站長。


        整理人:羽簫(儒士社社員,新浪微博@儒士社知行學堂)


        【勇於內鬥、怯于外爭——悲哀】當下的知識界也好,網民紛民也罷,因對中國對官方的不滿,形成一種凡官方組織或支持的活動就一律反對,凡官方禁止或限制的 活動就一律支持,比如我微博提到的加藤嘉一事件、解振華事件等!我有些不理解,也感到有些悲哀!我重申:內爭民權和外爭國權二者並行不悖?。?012.6.8)


        【呼籲中國媒體封殺加藤嘉一】加藤嘉一在中國媒體界非?;钴S,經常為一些報紙如《環(huán)球時報》撰寫評論文章,并時常在央視路面。因他公開否認南京大屠殺,鼓吹釣魚島為日本領土,甘肅省教育廳已制止其到本省高校演講。支持甘肅省教育廳,呼籲中國媒體封殺加藤嘉一【若同意,請轉發(fā)】(2012.6.8)


        【所謂公共知識分子】經常拋頭露面、奇談怪論的人倒是有,但稱不上公共知識分子吧!試問,哪位公共知識分子不拿或拒絕出場費呢?所謂公共知識分子,判斷的唯一標準,在于是否能為正義鼓與呼,是否是社會良心的守護者?。。。?012.6.8)


        【關于讀書和做人的感慨】在這個快節(jié)奏、高壓力、多誘惑以及職業(yè)分工日趨精密的時代,能有時間讀書和寫作,從事思想和學術的探索,本身就是一個很奢侈的事 情——痛苦并焦慮著!好在,真正的儒者,并非全然靠知識和學問堆積起來,儒行是為最重要的!知而不行,非儒者;行而不知,不愧儒者也?。?012.6.8)


        【國學與漢學的關系】需要在“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框架下加以思考定位,高揚“國學為體,漢學為用”的旗幟,堅持“以中解中,漢話漢說”的原則,警惕和防范“國學”的“漢學化”。
        (2012.6.8)


        【國學與漢學之別】“國學”是指中國固有之學問;“漢學”是外國學者研究中國文化的學問;側重于中國現實研究的“中國學”是“漢學”的新形態(tài)。對中國人而言,“國學”是“自我觀之”,“漢學”是“自他觀之”。 (2012.6.8)


        【所謂儒者】人,天然就是儒家的胚子。有不忍之心,行仁義之事,當下即是儒者。當然,一個純碎的儒者,最好有儒家文化的素養(yǎng),有家國天下的理想,有捍衛(wèi)道統(tǒng)、匡扶正義的行動?。?012.6.7)


        【錢寧編《新論語》解構經典?。?!】第一,迎合西方,學術和文化自我殖民?。。〉诙?,論語篇章次第,皆往圣先賢反復論定,豈可打破?可笑的是,竟然有許多大碗熱捧錢氏蹩腳著作!??!錢賓四先生有知,真不知作何感想!?。。?012.6.6)


        吉祥兄對朱子如此評價,大大超乎我的預料。我將宋明道心學程朱陸王學視為儒學在不同階段的特色發(fā)展,且有其時代問題意識及其必然性?。?012.6.6)


        【求教于方家】退之《原道》有云:“仁與義為定名,道與德為虛位……其所謂道,道其所道,非吾所謂道也;其所謂德,德其所德,非吾所謂德也。凡吾所謂道德云者,合仁與義言之也,天下之公言也?!钡赖鹿麨樘撐缓酰客酥?,如何詁解?(2012.6.6)


        【陜西書院今何在?】首屈一指當屬關中書院,但無儒者講學(如圖)!目前陜西仍然有書院之實的兩大書院,當屬陳忠實為院長的白鹿書院和賈平凹為院長的太白書院。實話實說:看到這兩個人,尤其是賈平凹擔任山長,我就知道現在的書院為什么不是書院了! (2012.6.6)


        【求教諸位通儒:經與法何者為大】讀韓愈《諱辯》,見有“考之于經,質之于律,稽之以國家之典”之語,此是并列語氣,還是次序語氣。無論如何,經與法何者為大?或者,常道與法制何者為大?“依法治國”是現代政治之根本,還是工具?(2012.6.6)


        【中國有經學,無哲學】姜廣輝先生要編撰《中國經學史新纂》,近來拋出了自己的構想。中國只有經學、道學、理學、心學等,唯沒有哲學,所以編撰經學史,我是贊同的。問題是,經學史不能平鋪直敘、龐雜無序,關鍵是要有經為大的立場和情懷,如鹿門《經學歷史》,本乎公羊家法者也?。?012.6.6)


        錢學森之子錢寧編《新論語》,稱《論語》平淡無奇、顛三倒四】將由北京三聯書店出版。錢氏說:“當西方學人懷著崇敬的心情,認真拜讀《論語》時,看到的是什么?是一些散亂的道德箴言,不過是勸誡大家要做好人。箴言平淡無奇,話還說得顛三倒四。”我無語!大家談談看法吧!(2012.6.6)


        【文化和制度變遷誰更重要?】邵建認為:今天,不是沒有傳統(tǒng)文化就沒有民主憲政,而是沒有制度層面上的民主憲政,就很難有傳統(tǒng)文化的優(yōu)良傳承。竊以為,五四一代,恰恰是因制度走不通,才反觀文化。邵建先生深諳五四,不會不知吧!當然,我不認為憲政制度這種頂層設計不重要?。?012.6.6)


        【許嘉璐頻發(fā)儒者之言】中華文化的主干是儒家思想,中華文化之所以能綿延數千載,與此有著極其密切的關系。當前,要客觀地評價中華傳統(tǒng)文化,必須澄清長期以來認為儒家(儒家思想或儒家學說)“保守”、“反對新事物”、“反對開放”、“重義輕利”等誤識。(2012.6.6)


        【外來宗教道場超過本土宗教道場】我國現有經批準開放的宗教活動場所近13.9萬處,其中佛教寺院約3.3萬處,道教宮觀約9000處,伊斯蘭教清真寺約3.5萬處,天主教教堂、會所約6000處,基督教教堂、聚會點約5.6萬處。非常想知道,會所和聚會點,是個什么概念?是否合法?(2012.6.6)


        【求教于方家】退之《原道》有云:“仁與義為定名,道與德為虛位……其所謂道,道其所道,非吾所謂道也;其所謂德,德其所德,非吾所謂德也。凡吾所謂道德云者,合仁與義言之也,天下之公言也?!钡赖鹿麨樘撐缓??退之之言,如何詁解?(2012.6.6)


        【關于公民“孝假”問題】已有多位同仁希望我主筆做一呼吁書,內容為:一、行帶薪休假(多半休不了)在父母壽誕時;二、重陽節(jié)法定放假一天(關鍵是年輕人 放假);三、行三月之喪(三年以后再說吧)!應對:少子化、老齡化、流動化、現代性下的中國人口危機、道德危機和文化危機!請討論?。?012.6.6)


        【經典闡釋須有開放性】闡釋本身就是一種開放,經典闡釋尤其如此。甚或可以說,闡釋的開放性,特別是多樣化闡釋的歧義性,是經典之為經典所在。淨空大和尚以“仁者無敵人”解“仁者無敵”,置於孟子語境下的確不合,但從闡釋學角度看,未嘗不可?。?012.6.5)


        【世界環(huán)境日你做了什麼?】我家的做法:第一,吃飯後斷掉所有電器,外出散步半小時;第二,用抹布抹桌子,而不是用衛(wèi)生紙?。?012.6.5)


        【拉丁化漢語拼音宜廢除】王浩瑜在《魅力中國話》提出確立中國話的正統(tǒng)地位,包括漢語普通話要作為國語,要成為國際流行語言,且漢語普通話是開放性的,比如實行拉丁字母注音方案!我不是語言專家,但認為拉丁字母注音,對漢語言文化破壞甚大,至少現在很多人都是拼音打字?。?012.6.5)


        【尚不能斷定廣東模式即儒家文化】秋風認為,錢塘江以南中國較多保存儒家文化,這讓該地區(qū)基層社會之組織化程度較高,這對其經濟、社會、政治生活均產生重大影響,從而形成了“儒家式現代秩序”之雛形。中國是否有相對獨立的治理模式,是否已經具備儒家秩序的雛形,我持保留態(tài)度。(2012.6.5)


        基于某的儒教徒立場,以為孔子是生而知之的,至誠前知的。當然,孔圣虛懷若谷、獎掖后人,不以生知自居,故其言曰:“吾非生而知之”。又曰:“或生而知之,或學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強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
        (2012.6.5)


        【關于文化自覺】我喜歡王暉的京味學術,但其《變動秩序中的文化自覺》實在一般問題不在我們要不要文化自覺,而是要什么樣的文化自覺!上個世紀八十年代,費孝通老游曲阜,撰《孔林片思》,拈出文化自覺命題,厘定其主題即復興儒家文化——此實現中國文化自覺不二之途也?。?012.6.4)


        【儒學社會基礎蕩然無存???】 有一種主張是恢復儒學或曰建設儒教。且不談共產黨是否允許在官方批準的五大宗教旁邊再成立一個儒教,這種主張本身就是脫離實際的。儒學的社會基礎已經蕩然無存。唯物主義或許還可與儒學中的“氣本論”混為一談,無神論怎么可能與有神論混淆?(2012.6.4)


        【我們都是客居者】看到江??鸵簧值拿?,忽然想起東坡的詞:“小舟從此逝,江海寄余生!”感慨萬千,曰:無論身居何處,只要我們找不到自己的精神寄 托,找不到這個民族的精神家園,即使我們身居豪宅,但都永遠是客居者!維科云:“我是故鄉(xiāng)的異客!”孟子云:“所謂故國者,非謂有喬木之謂也!” (2012.6.1)


        【北京司機的仁義道德觀】晚上打車,中間和儒學同道通電話,談及孔子。后來司機師傅說:孔子說做人要有仁義道德,但還有誰能做得到呢?假如有個老太太被撞 了,過去一百個行人都能未必能有一個人停下來救護!我的禮儀廉恥,就是如果你丟了錢包,我會追上給你!我說,師傅,這就是仁義道德?。?012.6.1)


        【不算是秘密】最后,我想強調的是,從事儒學事業(yè),只是我的業(yè)余愛好,而非我的職業(yè)。但是,唯有業(yè)余的而非工作上的愛好,才是一個人真正的志向所在。所以,盡管研修并推動儒學復興只是我業(yè)余生活的絕大部分,但卻是我的生命指向。(2012.6.1)


        【我對私塾的看法】學在山林,道在民間!我支持私塾以及書院、精舍等志在傳承傳統(tǒng)文化的任何民間道場的存在和發(fā)展。但一是須以研修儒家文化為主,二是須讀 書和禮儀相結合。此外,私塾是必要的,但不是重要的,關鍵是將儒家經典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這是解決中國文化歧出的根本方式?。?012.6.1)


        【我對傳承傳統(tǒng)文化的看法】下面這個六句話很重要:文化意識、文化自覺、文化自尊、文化自信、文化自強、文化安全。很顯然,實際上只有很少人能做到這點。 正因如此,意識到這個問題的人,包括我,會感到痛苦和焦慮。不過還好,信之彌堅,痛苦愈小!畢竟,儒家文化是用生命來傳承的!(2012.6.1)


        【關于我推廣儒學的效果】這 個不好說。事情是自己作的,效果是別人說的。但我建議你看看儒教網和儒教復興論壇的幾大呼吁書,包括以孔子誕辰為中國教師節(jié)(54學者),慎重對待耶誕節(jié) (10博士生),致電影孔子劇組公開函(60家儒家社團),停建曲阜耶教教堂(儒家10學者)等,數十萬點擊量或算一效果吧。(2012.6.1)


        【我推廣儒學的方式】禮有來學,無往教。推廣云云,儒學中衰不得已而為之而已。我的方式包括,建立儒教網站和論壇,撰寫學術及評論文章,邀請國內外儒家學 者、社團、網站等發(fā)布公開呼吁或抗議,支持并參加民間儒學同道祭孔等禮儀活動等。更重要的是,我力圖按照儒學理念,像一個儒者那樣生活?。?012.6.1)


        【答我為什么推崇儒家文化】一個人若沒有了歷史,就會得失憶癥和精神分裂癥;一個國家和民族沒有了歷史、文化和傳統(tǒng),同樣會如此。儒家文化是中國文化的主流、主體、主干和主導,既能為中國,也能為我自己,提供生命生存生活的意義,所以我推崇儒學并獻身于她的復興和重光?。?012.6.1)


        【請幫忙,一起想】我想敘說幾點我們這個國家、政府、社會值得我感恩的好處,請幫我提供點線索!我在微博幾乎沒有看到人性的亮點,這和“人之初,性本善”的觀點相去甚遠,我有些郁悶和失落?。?012.5.31)


        祝賀女兒六一兒童節(jié)快樂!雖然我認為三月三風箏節(jié)應是中國孩子最宜過的節(jié)日!原諒爸爸,已經很久很久沒有參加你學校的家長會了,已很久很久沒有在你記事本上簽字了!不過,爸爸是最愛你的!永遠?。?012.5.31)


        王紹光對西式民主評判有力,但對中國民主之路尚無建樹,蓋其缺乏傳統(tǒng)和儒家支撐之一環(huán)也!//@劉毅-法學院: 紹光兄應該再講講重慶,不知能否堅持己見?(2012.5.28)


        【梁漱溟不認為儒學是宗教】原因是中國更重倫理和道德,故淡于宗教,遠于宗教竊以為,過去儒教無所不包,無所不在,就像魚兒離不開水,鳥兒離不開空氣,所以中國人感覺不到儒教的存在而已!今則不然! (2012.5.28)


        【徐悲鴻宗教信仰填儒教】上次提到,蔡元培先生出國期間宗教信仰欄填的是儒教,今得知,著名畫家徐悲鴻先生建國前在自己的護照宗教信仰一欄,填的也是“儒教”。 (2012.5.28)


        【紀念胡適逝世50周年】他是個典型的自由主義者,早年反傳統(tǒng),但更研究傳統(tǒng);晚年依然堅持自由主義理念,但對儒學和傳統(tǒng)多了一份溫情和敬意。不過,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身上體現了傳統(tǒng)士大夫的風骨:本著良知,追求光明和正義!他是我這個儒生的榜樣,我自愧不如!(2012.5.28)


        支持弘毅、徐柯設想。秋風的貢獻,是在自由主義和儒學存在巨大張力的情況下,不再像港臺新儒家一樣,將內圣開外王即儒學開出自由和民主的新統(tǒng)作為根本政治訴求,而是直接訴諸儒學基本價值,通過儒學憲政方式,吸收自由、民主觀點,雖有因革損益,然無改道之實,純儒之行也!(2012.5.28)


        【兩岸學生談戀愛——中國統(tǒng)一新方法】5月26日,中共中央臺辦副主任葉克冬在臺灣“首府”大學表示,大陸生來臺就學制度剛建立,不急于進展太快,以便保證陸生質量。葉克冬稱,大陸生要多了解臺灣,他鼓勵來臺陸生多與臺灣學生談戀愛,了解臺灣的思想與文化。
        (2012.5.27)


        在政績、面子成為當下官員首選之際,白水縣長此舉難能可貴,不僅保護了傳統(tǒng)文化,而且從長遠看必將收可觀的經濟效益,造福當地民眾,而這正是倉頡所樂看到的,可謂不負往圣先賢矣!(2012.5.27)


        無語淚雙流! 【這就是人們津津樂道的“廣東模式”?】3月20日下午6時,兩人去天河城逛街時,被強行塞入面包車,眾目睽睽下,被押著穿過鬧市,開入越秀區(qū)法院。姚在 拘留所關了13天。李潔娥直到3月28日才離開,讓她驚懼的是,家已成廢墟。就在被關押的次日,3月21日,房屋已被越秀區(qū)法院“依法”拆除。(2012.5.21)


        中國外交取得重大勝利!在不知劫持毆打中國漁民的朝鮮方面為何機構和人員的情況下,在我漁民沒有獲得任何道歉和補償的情況下,我們安全贏回了被綁架劫持人員?。?012.5.21)


        【如何建儒教】上次說到,我問龐樸公,很多學者不認為儒教是宗教,怎么辦?龐公回答說:這不重要,重要的是信儒教的人,要不斷呼呼,向公眾展示,關鍵是像 儒教徒那樣生活,儒教就出現了。在這里,可再加上一句:即向孔華威先生那樣,每次在自己的宗教信仰欄里,必填儒教——若遭拒絕,必申訴!(2012.5.20)


        【蔡元培先生信仰儒教】看到孔華威先生說以后再宗教信仰欄填儒教,甚為感佩。我多次說過,民國時期,儒教和士大夫流風遺韻猶存。以極力引進西學和西式教育,又禁止讀經的蔡元培先生為例,一九0八至一九一二年在德國萊比錫大學留學期間,他在宗教信仰欄里填寫的是“儒教”?。?012.5.20)


        【期待馬英九就職演說闡述兩岸文化政策】我一直認為,馬英九就是一名儒教徒,就是一名傳統(tǒng)的士大夫,無論其祭孔、祭黃帝陵,還是堅持中華文化正統(tǒng),做中華文化領航者!臺灣是儒家文化的試驗區(qū)?。?012.5.20)


        【老外氣憤北京出租車難打】上午開完會,率先竄出來打車,半天不果,結果出來個德國人,聊了近二十分鐘,我還給他起了個中國名。他問我北京為何如此難打到 出租車,我回答說:一是北京人收入提高,打車人增多;二是出租車司機因油費上漲、份費提高,賺不到幾個錢,紛紛轉行。最後,兩人同到地鐵站告別(2012.5.20)


        【中國國服要有共識】今天見一朋友,穿中華立領主持國際學術活動,對我說:作為中國學者,在正式場合下,穿中國特色的禮服,是對外國朋友的尊重!【評】中 國社會宜有國服共識!所謂國服,即有中國傳統(tǒng)特色的服裝,如漢服、唐裝、旗袍、中山裝、中華立領,皆在其列。至於中華禮服或正裝,我喜歡中華立領!(2012.5.19)


        【嚴重抗議】教育部禁止高考學生用繁體字、文言文寫作文!評:教育部是中國最沒有教育水準、最沒有文化素養(yǎng)的部委,因為閱卷老師根本就不認識繁體字,看不懂文言文!馬英九說臺灣是中華文化的正統(tǒng),稱繁體字是正體字,我支持!?。。?012.5.18)


        李向平先生對陳明公民宗教持欣賞態(tài)度,對蔣慶儒教憲政之主張持警惕態(tài)度。我深受蔣慶影響,所論不出其囿,更承認當下反王道者比反民主者多。但是,數量不代表質量,是吧?孟子曰:“大匠不為拙工改繩墨”。又曰:“待文王而后興者,凡民也。若夫豪杰之士,雖無文王猶興?!?nbsp;(2012.5.17)


        【我為何反對民主】民主是程序的而非實質的,是數量的而非道德的,是大眾的而非精英的,是慾望的而非理性的,是平面的而非立體的——從孔孟到柏拉圖亞裏士多德,無不認為混合政體優(yōu)於民主政體!簡言之,民主政治就是庸俗化的政治?。?012.5.16)


        我的意思是說,過去,現在和將來,中國都需要自己的傳統(tǒng),以為前行的基礎和動力,而不是包袱!一個國家和民族,沒有歷史,沒有傳統(tǒng),沒有文化,就會像一個 失憶的人一樣,思想和信仰只能是散亂無章!那麼,如果伊承認自己犯過錯誤,就應該幡然醒悟、痛改前非,而不是僅僅說句現在我們需要傳統(tǒng)了?。?012.5.16)


        【天不生仲尼,萬古長如夜】明儒劉宗周在《重刻王陽明先生傳習錄序》謂:“良知之教,如日中天。昔人謂:‘天不生仲尼,萬古如長夜。’”良知者,生而即有、不假外求者是也,即孟子所說:“人之所不學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慮而知者,其良知也。(2012.5.16)”


        【天不生仲尼,萬古長如夜】該贊詞在宋明儒林中已經頗為盛行。在明代則有楊慎《丹鉛余錄》、葉盛《水東日記》、胡應麟《少室山房集》等都曾加以摘錄或征 引。此外,該贊詞還衍生出許多變語,如明劉宗周《論語學案》的“天不生仲尼,萬世如聾瞶”,又如明馮從吾《少墟集》的“人不學仲尼,萬古如長夜”等(2012.5.16)


        【天不生仲尼,萬古長如夜】韓愈說:“如古之無圣人,人之類滅久矣?!敝熳诱f:“自堯舜以下,若不生個孔子,后人去何處討分曉?”陽明說:“孔孟之訓,昭 如日月?!庇终f:“非孔孟之訓而他求,是舍日月之明而希光于螢爝之微也?!币陨现T儒所言,透露的正是“天不生仲尼,萬古長如夜”的意思。(2012.5.16)


        【天不生仲尼,萬古長如夜】馮友蘭先生在《新原人》一書提到的“天若不生人,萬古常如夜”等。馮先生變“仲尼”為“人”,文意致也!至若變“長”為 “?!?,恐是無心之為,但“?!弊忠饩秤植蝗纭伴L”字,蓋“?!敝膺€有“非?!?,則孔子不生亦會有“非?!?,比照“如長夜”而言,降低些許孔子的地位(2012.5.16)


        【共賞】陶淵明《飲酒》第二十首:羲農去我久,舉世少復真。汲汲魯中叟,彌縫使其純。鳳鳥雖不至,禮樂暫得新。洙泗絕微響,漂流逮狂秦。詩書復何罪,一朝 成灰塵。區(qū)區(qū)諸老翁,為事誠殷勤。如何絕世下,六籍無一親?終日馳車走,不見所問津。若復不快飲,空負頭上巾。但恨多謬誤,君當恕罪人。(2012.5.16)


        道德不是發(fā)明的,諸如八榮八恥就是發(fā)明的道德。道德是人性的普遍訴求和傳統(tǒng)的積淀。有道德沒有法律的國族,或不堪法制國家云云,但只有法律沒有道德的國族,肯定不是一個高尚和優(yōu)雅的民族?。?012.5.16)


        【感悟】博士未必是官員,官員一定是博士;一個人苦攻博士學位有點傻,不如苦攻官位,然后再求博士,輕而易舉!原人大校長紀寶成說:“中國最大的博士群體并不在高校,而是在官場?!毙旁眨。?012.5.16)


        【回答儒教是不是宗教的疑問】記得有次請益于龐樸公,問:大部分學者不認為儒教是宗教,如何應對?龐公答曰:這不重要,關鍵是你認為儒教是宗教,她就是宗教了——有一批認為儒教是宗教的人,向公眾展示,向官方呼吁,重要的是像儒教徒那樣生活,儒教就出現了!(2012.5.14)


        以對上帝的信仰作為立國的基礎,是不是說耶教就是事實上的國教,而不是法律上的國教。公民宗教的要義,我以為就是公民對宗教信仰的自由選擇,未必能成為事實上的國教。這個似乎要有個區(qū)分!(2012.5.14)


        共和肇造,熊十力拒絕門生赴臺或赴港邀請留在大陸,其后即上書毛公,希望能創(chuàng)辦中國經典研究所,積數十年之力培養(yǎng)精通原典的人才,惜乎未被采納。高考的確不是選拔官員的,也不是選拔文化大師的。竊以為,高考本身沒有錯,錯就錯在目前高考向權貴和資本低頭?。?!
        (2012.5.14)


        在港臺新儒家中,我是最喜歡錢穆先生的,盡管余英時先生并不認為錢先生是新儒家。讀錢先生書,想見其為人,而且敦厚自然,娓娓道來,欲罷不能。讀其他諸家 之書,如牟宗三、唐君毅,則甚是苦。徐復觀尚好些!無論如何,以西學格義中學,失之遠矣,蔣慶先生視港臺新儒家之為歧出,是耶?。?012.5.14)


        @吳鉤1975 : “民主政治為今日中國惟一所需,此毋煩論,蓋惟有民主政治,既為世界潮流所歸趨,抑亦中國傳統(tǒng)政治最高理論與終極目標之所依向,故亦惟有民主政治,始可適應現勢,符合國情?!薄X穆,一九四五年。
        此是吳兄僅勾出錢穆先生對民主肯定的表述,但錢先生還有對民主過于關注程序化和大眾化,而欠缺道德意識等因素的批評。另,錢先生嘗言:三代之制在美國,但又將宰相制、科舉制、御史制、國史制等,視為中國古代民主政治的創(chuàng)舉,蓋對君權和專制,有所限制也?。?012.5.14)


        從“新文化運動”算起到現在,大體上已經歷了三、四代人,中國文化已然丟失殆盡,以至於人們把儒教傳統(tǒng),視為外在於自身生命的東西,當作客觀存在的物件, 加以把玩和鑒賞甚至挑剔都很容易,但對之抱以“瞭解之同情”與“溫情和敬意”卻很難,更不用說作為自己立身行事的法式了。(2012.5.13)


        “國不以利為利,以義為利”,儒教重建未必能給人帶來物質生活上的收益,甚至需要國家和公眾提供必要的物質保障,但卻能收拾人心,維繫道德,康健社會,拯救國家和民族——此為儒教重建的無形之利、無利之利,乃利之大者。(2012.5.13)


        中國目前已經處於深刻的危機之中,不是政治的危機,不是社會的危機,而是人心的危機,是精神和信仰的危機。這樣的社會,這樣的國度,人人以自我為中心,人 人彼此視為敵人,最終是人人無法倖免於難——此是國家和民族之大危機、真危機。解決此危機之道,就是重建儒教,從精神和信仰層面安頓人的身心性命(2012.5.13)


        中國思想文化領域迭經進化論、無神論、科學論和革命化、西方化、市場化的衝擊,至今天整個社會都沒有了神聖性和敬畏心。國人從懷疑鬼神到批判聖賢,從顛覆道德到罔顧法律,從挑戰(zhàn)人倫到蔑視生命,名教覆亡,綱常淪陷,倫理失範,風俗坯變,人將不人,國將不國。
        (2012.5.13)


        中國人生於斯,養(yǎng)於斯,耳聞目染,習與性成,天然就傳承著儒教的文化基因,天然就對儒教的教義和禮儀有一種親近感。所以,儒教的根蒂和基礎在中國。海外華 人華僑以及儒家文化圈保持儒教的努力固然難能可貴,但是最終儒教能否復興和重光,關鍵在於十四億中國人能否選擇儒教,中國能否走儒教化的道路。(2012.5.13)


        儒教無疑是世間最具普世性、包容性的宗教。因為最具普世性和包容性,所以儒教的原始初衷和遠大理想,是要為全天下的人,並且是基於全天下人的一種內在需 要,提供一種精神信仰和價值體系。事實上,儒教傳承五千年,流化全中國,並及部分周邊國家和地區(qū),這就是儒教吸引力、凝聚力、生命力的體現。(2012.5.13)


        猶太教認為以色列人是“上帝的選民”;美國人認為美國是“山巔之城”,並由此形成“美國例外論”即“美國最優(yōu)論”。“上帝的選民”已然在耶教徒意識中泛化 為因崇拜耶和華而蒙受其“恩寵”的所有的人,強化了“信耶穌者上天堂,不信耶穌者入地獄”的教條,使耶教越來越成為偏頗性、排他性、極端性的宗教(2012.5.13)


        錢穆先生說:孔子之教直面人性、人心、人生,是關於人的生命、生存、生活的學問,極具體,但可達于極玄遠;極親切,但可達於極超脫;極平實,但可達于極幽 深;極分別,極零碎,但可達於極會通,極圓成。論其出發(fā)點,則人人盡知盡能;求其歸宿處,亦人人易達易到。而其中間過程,則可以極廣大,極多端。(2012.5.13)


        儒教不存在“天定選民”的觀念,從不認為只有魯國人或齊國人天生就是儒教徒,趙國、魏國的人天生就不是儒教徒,或說就不能成為儒教徒。錢穆先生說:孔子思 想,乃針對世界全人類,無古無今,無地域之隔閡,無種族,無國界,無老無幼,無男無女,無智愚,無貴賤貧富,無種種職業(yè)階級,無一切分別設教。(2012.5.13)


        人的信仰需求與生俱來,無法回避,不可剝奪,只能是要麼信仰這種宗教,要麼信仰那種宗教,而不能不信仰和無信仰。重建儒教,就是遵循天命之性,守護人的信 仰,呵護人的精神,賦予人的生命生存生活以神聖的、高尚的、優(yōu)美的價值和意義,使人得以順天之命,盡天之性,最終達至天人合一的莊嚴境界。(2012.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