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齊義虎作者簡介:齊義虎,男,字宜之,居號四毋齋,西元一九七八年生于天津。先后任教于西南科技大學政治學院、樂山師范學院。主要研究中國古代政治思想史和儒家憲政問題,著有《經世三論》。 |
法律不正經,人心不服從
——評山西大同訂婚強奸案
作者:齊義虎
來源:作者賜稿
時間:西元2025年4月19日
近日,山西大同的訂婚強奸案二審定讞,強奸罪名成立,維持原判。雖然司法上已經塵埃落定,但輿論上卻依舊甚囂塵上。正如審判長所言,其實這個案子事實很清楚,本來沒有太大的爭議。被告人以強迫手段與被害人發(fā)生關系,這一點連他自己都不否認。據(jù)此而判其強奸罪,一點都不冤。這個案子如果放在古代,與今天的判決應該是完全一樣的,因為古代法律對婚前性行為都不允許,更何況強奸了。人類婚姻制度的作用就是約束、限制和規(guī)范人的性行為,只有婚內的性行為才是合法和道德的,一切婚外性行為都是不合法和不道德的。網上有人說訂婚就視同性同意,這是今天這個性開放時代社會道德水準普遍降低之后的認知,是邪見而不是正見。那么一個明顯正義的判決為什么反而會引起老百姓的口哨聲?他們到底不滿意什么?司法與輿論的分歧點在哪里?這才是我們需要深思的問題。
這次的輿情其實不在案件本身,而在案件之外。俗話說: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法平如水,法律如果不能一碗水端平,就會讓人感覺不公。此案本身雖然沒問題,但其連帶產生的負面外溢性卻讓很多準備結婚的人感同身受、不寒而栗。整個事件的核心表面上看是被炒得火熱的性同意權,實質卻是畸形婚戀市場下高額彩禮所導致的婚姻已經變成赤裸裸的交易,而且還是一場完全不公平的交易。
男方在財產上付出了高昂的代價,但得到什么了呢?性的權利?沒有。不僅訂婚沒有,即便結婚了也沒有,我們的法律已經搞出了一個婚內強奸的概念。生育權?也沒有,生育權只屬于女方,男方連插嘴的權利都沒有。孩子的冠姓權?還是沒有,法律刻意打破傳統(tǒng),規(guī)定孩子既可以隨父姓也可以隨母姓,甚至都可以隨外婆和奶奶的姓。
在現(xiàn)代法律下的婚姻中,男方的性交權、生育權、冠姓權都被剝離殆盡,只剩下一大堆的義務和風險,那男人為什么還要結婚呢?如今結婚率持續(xù)下降與此有很大關系。按照市場交易的算計,嫖娼要比結婚的成本低多了,每次嫖資不過幾百塊,即便被抓也不過罰款幾千塊錢,而不像離婚要損失一半的財產。此外未婚同居、包養(yǎng)更是不違法的婚姻替代方式,非婚生子女與婚生子女權利平等,更是貼心地為不婚者解決了后顧之憂。除此之外,生育和冠姓還可以通過代孕來實現(xiàn),性價比也比結婚要高得多。既然婚姻只是交易,那交易雙方追求的肯定是利益最大化和成本最小化。這樣說似乎很難聽,但現(xiàn)實就是如此,話糙理不糙。正是把婚姻視同交易,很多網民才會為被告感到不值、不公。
這個案子里,老百姓的關注點主要有兩個:一是他們已經訂婚,雙方已是準夫妻的關系,在這樣一個性開放是時代,他們之間的婚前性行為被認定為強奸是否合適?是否要與普通強奸有所區(qū)別?二是事發(fā)后雙方有過調解,只是因為男方不同意提前在房產證上加上女方的名字,女方才悔婚告對方強奸,這是否也有居心不良的交易要挾的成分?在整個婚戀交易的市場邏輯下,以上的質疑并非空穴來風。
老百姓的不公平感來自于,本來幾百塊錢就可以獲得的性權利,為什么花了十幾萬還不能獲得?把性同意權單獨交給女性,男性的權利甚至安全又誰來保護?去年江西德興三個孩子皆非男子親生的案件,對男子的傷害難道不比強奸大嗎?其挑戰(zhàn)公序良俗的社會危害性難道不更惡劣嗎?但現(xiàn)行法律下女方卻無須負刑事責任,通奸成了法律保護的個人自由和權利,豈不荒唐可笑?其實最需要法律保護的是婚姻和家庭,但我們的法律常常以保護女性的名義摧毀婚姻、敗壞家庭。我們的法律一方面嚴厲限制婚內的性關系,另一方面卻又極度放縱婚外的性自由,把通奸、出軌、約炮除罪化。如此道德雙標,豈能厭服人心?這種明顯違背道德倫理與公序良俗的法律規(guī)定不僅大大降低了人們結婚的意愿,更是嚴重降低了法律在老百姓心中的神圣性與權威性。在這里我們看不到社會主義道德,看不到核心價值觀,更看不到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我想,法律遠離了一碗水端平的正義才是讓老百姓心中不滿的深層原因所在。
高額彩禮是這個案子里又一個關注點。古代民間的彩禮其實并不高,可以理解為男方家長出資對新婚小家庭的有條件贈與,為他們的小家庭提供的啟動資金。反過來女方或多或少也要有一定的嫁妝,作為女子的私有財產,幫助其在夫家立足。女方父母也不會通過索要高額彩禮來賺錢,否則為什么過去說女兒是賠錢貨而不是賺錢貨呢?賠錢就是因為不僅彩禮返還,還要帶走娘家的嫁妝。高額彩禮恰是市場經濟條件下女性被資本物化并明碼標價的產物。價格談不攏便以強奸威脅,這與強盜搶劫何異?而且,關于強奸的定義也需要與時俱進了。我們現(xiàn)在法律上只認定男性對女性的強奸,實際上女性對男性也可以強奸,同性之間甚至人與動物之間也會有強奸。法律既然是公平的,就不能光保護女性,面對著強奸的威脅,男人和動物一樣需要法律的保護。
我們的立法者們應該牢記,作為有著五千年文明傳統(tǒng)的社會主義國家,我們國家實行的是以德治國與依法治國的有機結合,法律如果丟掉了道德的基礎,也將失去民心。以德治國不是單純的口號,也不僅僅是柔性的道德評價,更要融入法律制度規(guī)范之中,引導我們社會的價值方向。如何在立法和司法中體現(xiàn)以德治國的原則,這是對我們中國特色法治的一大考驗。說到底,法治最終要平復人心,而不僅僅是裁斷罪行??鬃诱f得好,免而無恥不如有恥且格。實現(xiàn)以德治國與依法治國有機結合的路徑就是法治的中國化。只有中國化的法治才能順乎人心,才能得到人民的擁護,才能把法律與道德融為一體,才能成為正經的法治。不正經的法治,再義正詞嚴,也不會被人尊重。
責任編輯:近復
【上一篇】乙巳清明 公祭詩祖毛萇公活動
儒家網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
儒家網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