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99精品视频天天在看,日韩一区二区三区灯红酒绿,国产xxxxx在线观看,在线911精品亚洲

    <rp id="00a9v"></rp>
      <track id="00a9v"><dl id="00a9v"><delect id="00a9v"></delect></dl></track>
      1. 任文利著《治道的歷史之維——明代政治世界中的儒家》出版

        欄目:新書快遞
        發(fā)布時間:2014-12-16 12:18:19
        標(biāo)簽:
        任文利

        作者簡介:任文利,筆名溫厲,男,西元一九七二年生,內(nèi)蒙古錫林浩特人,中國社會科學(xué)院中國哲學(xué)專業(yè)博士?,F(xiàn)為北京青年政治學(xué)院東方道德研究所副研究員。著有《心學(xué)的形上學(xué)問題探本》(中州古籍出版社2006年)、《治道的歷史之維:明代政治世界中的儒家》(中央編譯出版社2014年)等。

         


         

         

         

        《治道的歷史之維——明代政治世界中的儒家》

        任文利 著

        中央編譯出版社,2014年11月

         

        內(nèi)容簡介


          本書嘗試從思想、歷史與政治等不同面向,對于中晚明的儒家士人——特別是陽明學(xué)士人群體,作一多方位的呈現(xiàn)。


          首章通過對于陽明出處心態(tài)的考察,指出王陽明仍然是傳統(tǒng)意義上的儒家士大夫,寄望于通過直接參與政治,實現(xiàn)堯舜其君、堯舜其民的政治理想,構(gòu)建合理的人間秩序。第四章所論鄒守益,末章所論劉宗周,都可以說是傳統(tǒng)意義上的儒家士大夫的典型代表。


        作者簡介


          任文利,1972年生,哲學(xué)博士,北京青年政治學(xué)院東方道德研究所副研究員。主要研究宋明儒學(xué)、明史。

        目錄

         

        第一章 王陽明政治生涯出處進(jìn)退心跡辨

        一、“龍場悟道”與王陽明的政治抉擇

        二、劉瑾伏誅后王陽明之出處心態(tài)

        三、正、嘉之際王陽明之出處心態(tài)

        四、嘉靖謝恩之召

        五、明代政治生態(tài)、“得君行道”及“覺民行道”等相關(guān)問題


        第二章 王陽明開悟“致良知”與艱難的政治抉擇

        一、王陽明《紀(jì)夢》詩

        二、庚辰王陽明虔州行止考述

        三、“用兵之地”——虔州

        四、獻(xiàn)俘行在

        五、張、許之難

        六、再赴行在“獻(xiàn)俘”

        七、水災(zāi)自劾


        第三章 王陽明與“大禮議”

        一、鄒守益與陽明門下持“繼嗣”論者

        二、王陽明與持“繼統(tǒng)”論諸人的關(guān)系

        三、王陽明對“大禮”所持觀點及對“大禮”紛爭的態(tài)度

        四、對“大禮議”之中的王陽明的分析與評價

        附錄一 王陽明與楊廷和書誤作與楊一清書辨

        附錄二 崔銑因災(zāi)異劾首輔費宏疏誤為王陽明佚文考


        第四章 “大禮議”及相關(guān)問題評析

        一、作為歷史先例的“濮議”

        二、“大禮議”的是與非

        三、從頒行《敬一箴》于天下看世宗心中的“君權(quán)”與“道統(tǒng)”


        第五章 從鄒守益看儒教士大夫精神世界之所托

        一、全生全歸

        二、上帝降衷

        三、上帝臨汝

        四、戒慎恐懼

        五、天德、王道與君臣關(guān)系


        第六章 從王艮“安身”論看明儒政治轉(zhuǎn)向之開端

        一、保身與安身

        二、出仕與行道

        三、保身以后:王艮之辨孔子


        第七章 儒教改制者何心隱及其所殉孔子之教

        一、歸結(jié)心齋之“出處”問題

        二、作為教宗的孔子——“凡有血氣者莫不尊親”

        三、作為宗教組織的“會”及其所寄寓的孔子其身其家

        四、何心隱所創(chuàng)“孔教”與傳統(tǒng)社會儒釋道三教之間的關(guān)系

        五、獨立于政治建制的“孔教”


        第八章 何心隱死事考

        一、何心隱之死初考

        二、何心隱之死再考

        三、何心隱從難“朋友”考


        第九章 邸報與中晚明政治的公開議政

        一、作為“議政”公開的邸報及其邊界

        二、萬歷時“留中”之疏藉邸報得以發(fā)布

        三、關(guān)于邸報相關(guān)制度的幾個爭議問題


        第十章 從劉蕺山之末世諫諍看專制政體下的儒家士大夫的憲政理念與行憲努力

        一、明代政治制度概觀

        二、致君堯舜與無為之君道

        三、行憲的努力:以票擬歸閣臣,以庶政歸部院,以獻(xiàn)可替否付言官

        征引文獻(xiàn):

        后記

         

        后記

         

        十年前,拙作《心學(xué)的形上學(xué)問題探本》出版,但是關(guān)于陽明學(xué)以及明代儒學(xué)、儒家的研究并未使我釋然于心。當(dāng)初的研究,更多地流于一種純粹的思辨的想象,他們的思想,與我個人生命似乎尚隔一層,這大概就是古人所云的口耳之學(xué)了罷。因此,我希望能夠深入他們曾經(jīng)實實在在生活過的歷史世界、政治世界之中,再作一番探尋,于是而有本書的撰著。兩相比較,讀者也許會發(fā)現(xiàn),它們所論人物如此相同,所呈現(xiàn)的視界卻又如此不同,這本身也許就是一個頗有意思的現(xiàn)象。今是昨非?昨是今非?非我所知。

         

        本書部分章節(jié),已在《(臺灣)清華學(xué)報》、《中國哲學(xué)史》、《中國儒學(xué)》、《國際陽明學(xué)研究》、《政治思想史》、《天府新論》等輯刊、雜志發(fā)表,特致謝意。本書納入“治道文叢”與讀者見面,得益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學(xué)人文與社會高等研究院的出版資助。高全喜教授、姚中秋教授、王玲老師為此付出了很多努力,并致謝忱。

         

        本書的撰著的過程,正值小兒鼓鼓孕育、出生、成長的過程,他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無窮的歡樂。謹(jǐn)以此書,獻(xiàn)給我的妻子和兒子。

         

         責(zé)任編輯:姚遠(yuǎ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