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蔣慶作者簡介:蔣慶,字勿恤,號盤山叟,西元一九五三年生,祖籍江蘇徐州,出生、成長于貴州貴陽。一九八二年畢業(yè)于西南政法大學法律系(本科),先后任教于西南政法大學、深圳行政學院。二〇〇一年申請?zhí)崆巴诵?。一九九七年在貴陽龍場始建陽明精舍,二〇〇三年落成。著有《公羊學引論》《政治儒學——當代儒學的轉向、特質與發(fā)展》《以善致善:蔣慶與盛洪對話》《生命信仰與王道政治——儒家文化的現(xiàn)代價值》《儒學的時代價值》《儒家社會與道統(tǒng)復興——與蔣慶對話》《再論政治儒學》《儒教憲政秩序》(英文版)《廣論政治儒學》《政治儒學默想錄》《申論政治儒學》《〈周官〉今文說——儒家改制之“新王制”芻論》等,主編《中華文化經(jīng)典基礎教育誦本》。 |
康有為的三大思想遺產(chǎn):國教論、孔教會論、虛君共和論
——蔣慶先生論康有為書
作者:蔣慶
來源:作者授權 儒家網(wǎng) 發(fā)布
時間:孔子二五六六年歲次乙未年四月十五日戊申
耶穌2015年6月1日
康有為
【按:日前,某就學界公羊學熱及所謂“康有為主義”,致函請益蔣慶先生。先生長函以復,評議康子謹嚴公允,為先生著述中所不多見者?,F(xiàn)征得先生同意,由中國儒教網(wǎng)、儒家網(wǎng)全文刊發(fā),以饗讀者。文中四個注釋,皆某所加。慕朵生西歷2015年5月31日?!?/p>
慕生如晤:
來函收悉,內(nèi)情盡知。汝言近來公羊學熱與康有為主義出現(xiàn)不少問題,我深以為然。以康子論證社會主義固不倫,而否定康子之“孔教論”,則是不知近現(xiàn)代中國已非昔日之中國,若儒教在民間無團體性之法律存在方式,即便“王官學”有所實現(xiàn),則社會層面之“保教”必無以存之。何以故?此乃因現(xiàn)代任何一種宗教必以法律方式存在,非如古昔儒教是自然生存,故社會層面若無團體性之儒教存在,則無以同其他宗教競爭(現(xiàn)代宗教社會學有“宗教市場說”),如此必然會導致儒教在社會層面完全失守,他教會完全占領民間社會也。是故,就算政治上之“復古更化”實現(xiàn),因應現(xiàn)代中國社會已無紳士群體與宗族組織之現(xiàn)狀,團體性之儒教亦必不可少,因只有團體性之儒教方有力量——如中國古代之紳士群體與宗族組織之有力量——從事中國民間社會之教化也??底铀^“保教”,既有“政治保教”,又有“社會保教”,在社會中建立制度化組織化之團體性儒教,是所謂“社會保教”也。對此“社會保教”,康子用心之深,陳子[①]弘教之切,時人豈可以“效耶教”一語否之哉!又有不可思議者,百年來國人于西方或效其思想,或效其政治,或效其法律,或效其經(jīng)濟,或效其教育,不一而足,均全盤效之,而為何獨不可效其宗教乎?效其宗教又何故是反儒家乎?西方宗教作為制度性之存在已團體化組織化兩千余年,其中自有可效法處,若當今儒教欲團體化組織化,西方宗教可效者多矣。試問:效西方之政治、經(jīng)濟、法律可,效西方之宗教獨不可,是何理耶?吾所謂效西方之宗教如耶教者,非謂效西方宗教之義理,乃謂效西方宗教之制度有補于儒教團體性存在者,而吾儒教之義理亙古自足義勝,自不須效也。君不見,春秋夫子“綜合改制”有取法“時制”一維,今之“時制”有所謂“西制”者,此效西方宗教之制度擇其善者補于儒教團體性之存在,非夫子所倡之“綜合改制”而何!故吾人于今日,可理直氣壯坦言效法西方宗教乃至人類其他宗教(如伊斯蘭教)之制度性所長,以輔助建立民間團體化組織化之儒教也。夫如是,義理仍是吾儒教義理,只是制度上取其所長為吾義理之用,何來喪失儒教自性而與夷犾主中國耶?論者不思之甚也。
至于康有為,吾嘗言其思想遺產(chǎn)之大端有三:國教論、孔教會論、虛君共和論是也。此“三論”乃康子本于儒教義理又因應時代挑戰(zhàn)而形成之思想精華,合于夫子損益改制之旨,康子欲使儒教在“現(xiàn)代性”主宰中國之翻天覆地新歷史條件下不至淪亡澌滅,又不至在西化浪潮中喪失儒教文明之中國性,而孤身一人獨立蒼茫抗拒時代潮流,致力于儒教之新生轉進。嗟呼!其心之苦,其情之哀,其愿之宏,其事之難,論者不深體而悲憫之,反謂其整體思想反儒家而棄絕之,是何心哉!是何心哉!康子思想固復雜多歧,然上述“三論”斷斷乎根于儒家思想而損益“時制”奮起“保教”于不墜,吾人正須深體康子之衷曲而深憫之,奈何竟謂康子整體思想反儒家,視康子與章太炎、吳虞、胡適、魯迅、陳獨秀之輩為同流,吾真不知其所以也。試問:有“保教”“尊孔”之反儒家者乎?或有之,吾不知也。
然因康子思想復雜多歧,吾人并不諱言康子思想存在諸多問題:如受西方啟蒙理性影響倡言“人類公理”而有激進傾向,受佛教眾生平等思想影響主張廢除家庭而不合儒教傳統(tǒng),以歷史直線進步觀解釋春秋“張三世”而有違儒教經(jīng)義,于儒教經(jīng)典中比附西方民主而多乖刺不類,所擬之民國憲法西化色彩太濃而與西化派所擬之民國憲法無大區(qū)別,以及分判今古文經(jīng)太嚴而自小經(jīng)學資源,辨?zhèn)翁^而啟“古史辨”之歷史虛無主義。凡此種種,不一而足。故當時之人葉氏[②]有“貌孔心夷”之說,辜氏[③]有“中國雅各賓”之論,而顧氏[④]對康子辨?zhèn)卧乱庋?。雖然,今日吾人繼承康子思想遺產(chǎn),須深入辨析,可繼承者繼承之,不可繼承者擱置之,不可因其思想存在之問題而否認其思想遺產(chǎn)之價值,亦不可因其思想遺產(chǎn)之價值而無視其思想存在之問題。夫如是,康子仍是儒家之康子,即是去其思想存在問題之儒家康子也。
西歷五月三十日蔣慶于陽明精舍
【注釋】
[①] 陳子,即陳煥章。
[②] 葉氏,即葉德輝。
[③] 辜氏,即辜鴻銘。
[④] 顧氏,即顧頡剛。
責任編輯:葛燦燦
儒家網(wǎng)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
儒家網(wǎng)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