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99精品视频天天在看,日韩一区二区三区灯红酒绿,国产xxxxx在线观看,在线911精品亚洲

    <rp id="00a9v"></rp>
      <track id="00a9v"><dl id="00a9v"><delect id="00a9v"></delect></dl></track>
      1. 【孫鐵騎】讀“鼎”卦隨感

        欄目:散思隨札
        發(fā)布時間:2015-09-19 21:37:30
        標簽:
        孫鐵騎

        作者簡介:孫鐵騎,男,西歷 一九七三年生,遼寧鐵嶺人。2006年于東北師范大學獲得法學碩士學位,2011年于東北師范大學獲哲學博士學位, 2012——2014年于山東大學儒學高等研究院從事博士后研究。現(xiàn)任教于白城師范學院政法學院。版專著:《內(nèi)道外儒:鞠曦思想述要》《生活儒學與宋明理學比較研究》。在《哲學動態(tài)》《江漢論壇》《甘肅社會科學》等刊物發(fā)表學術論文30余篇。


         

         

        讀“鼎”卦隨感

        作者:孫鐵騎

        來源:作者授權 儒家網(wǎng) 發(fā)布

        時間:孔子二五六六年歲次乙未八月初七日戊戌

                   耶穌2015年9月19日

         

         

         

        人生在世,于內(nèi)時空修煉方可得道,于外時空奮斗只能成器。昔年“子貢問曰:‘賜也何如?’子曰:‘女器也’。曰:‘何器也?’曰:‘瑚璉也’?!保ā墩撜Z·公冶長》)子貢乃孔門成大器之人,卻仍然未能得道,可見道之難得。

         

        鼎,烹飪之器也,供人飲食,其義高尚,下有烈火之炙烤,上有沸水之剪熬,其質(zhì)堅強,故鼎乃大器也?!岸Α必裕倘艘猿纱笃髦砸病9守赞o言“元吉,亨”。因人生于外時空之中總要受到各種限制,只有成大器,有大用,方可能在最大程度上突破這種限制。但在終極意義上,再大之器用也無法完全突破外時空之限制,只能擴展其生存空間而已。只有通過“咸”、“艮”二卦的內(nèi)時空修煉,才可能在終極的意義上突破外時空之限制。

         

        人欲成器,必受磨煉,水煎火炙,百煉成鋼,方能成其器用。如鼎之烹飪,必受火烤方能成其用,故《彖》言:“鼎,象也。以木巽火,烹飪也”。

         

        而人于外時空中之器用,終為有限,故對圣人而言,生命存在之究竟目的不在成器,而在于得道,故孔子言“君子不器”。而外時空之器用又是內(nèi)時空修煉之所不能少,故圣人亦求器用,但此器用之目的是為內(nèi)時空修煉提供條件與保障,故《彖》言“圣人亨,以享上帝”,以器求道之謂也。而圣人求道,不只要作自了漢,而且要助有緣人同登道岸,故又言“而大亨以養(yǎng)圣賢”。

         

        故而圣人之器用非為外求之感官享樂,而是為內(nèi)求之生命修煉,故圣人不會將生命浪費于聲色犬馬之中,如老子講 “五音令人耳聾,五色令人目盲”,“圣人為腹不為目”,保養(yǎng)生命而使耳聰目明,故《彖》言“巽而耳目聰明”。如此以內(nèi)在生命修煉為終極目的之自我培育與自我強大,否定了現(xiàn)代文化所推崇的生存競爭學說。此種生命培育與強大完全是一種生命本身的自我完善,不以競爭為目的,不對他者構成威脅,相反會助成他者的成長,這是中國文化的生生之德,故《彖》言“柔進而上行,得中而應乎剛,是以元亨”。

         

        成大器者,必先立定根基,能夠把握自己的命運。但在大器既成之前,總要經(jīng)歷一番奮斗的歷程,甚至可能顛沛游離,動蕩不居,但這都是自我錘煉的必經(jīng)過程,并不是壞事。故初爻言“鼎顛趾,利出否,得妾以其子,無咎”。生存的奔忙,所求的得失,乃是生命成長的自然構成,故言“鼎顛趾,未悖也”;只有生命本身才是最可寶貴的,外在的得與失都會成為生命成長的助緣,故言“利出否,以從貴也”。

         

        欲成大器,必先從自己的實際出發(fā),培育屬于自己的能力。世間總有人盲目攀比,艷羨他人,卻失去了自家天地。故二爻言“鼎有實,我仇有疾,不我能即,吉”。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能力,不要因為盲目尋求而失去了自家珍寶,故言“鼎有實,慎所之也”。每個人亦都有自己的弱點與缺憾,故不要盲目艷羨他人,更不要盲目攀比,任何人都不是自己的敵人,“他人不是地獄”,只有自己才是自己的敵人,故言“我仇有疾,終無尤也”。

         

        故欲成大器,必先“認識你自己”,在自我生命之先天限度內(nèi)達于完滿,自然我走我之路,而不必艷羨于他人,亦不必與他人爭高下,因他人之所求非我之所求,他人之所得非我之所渴望,故人各求所需,各安所得,各正性命,方為理想之社會與人生。而現(xiàn)代文化將人性簡單、齊一化為物欲追求,從而天下熙熙皆如是,一片競爭廝殺之聲,使人之本性喪失,使人之生命多彩性失色。故三爻以“鼎耳革,其行塞,雉膏不食”喻此理,釋之以“鼎耳革,失其義也”。欲解決此問題,就應當及其悔改,回歸生命本性與人間正道,終必得吉,故喻以“方雨,虧悔,終吉”。

         

        如果不能“認識你自己”,不自量力,貪婪妄行,必受其殃。故四爻喻以“鼎折足,覆公餗,其形渥,兇”??鬃俞屩唬骸暗卤《蛔穑《\大,力小而任重,鮮不及矣!”如此之人,在社會中立足尚且不能,又何談成大器呢?故言“覆公餗,信如何也?”

         

        故成大器者,必要“誠于中而形于外”,對自己的生命負責,從而“修身、齊家”,以至“治國、平天下”,步步扎實,不落虛空,方為無悔人生。故五爻喻以“鼎黃耳,金鉉,利貞”,釋之以“鼎黃耳,中以為實也”。

         

        君子以如此成器之身,被褐懷玉,藏器待時,再行向上一擊之事,內(nèi)修性命,與道合真,外化天下,教化世人,內(nèi)道外儒,則生命完滿,大吉大利矣!故上爻言“鼎玉鉉,大吉,無不利”,釋之以“玉鉉在上,剛柔節(jié)也”。

         

        “木上有火,鼎”,鼎能經(jīng)受烈火炙烤而安然不動,方能有烹飪之用,君子觀此象而思人之生命亦當安執(zhí)于正位而經(jīng)受一番修煉,方能達于生命之蛻變與升華,故《象》言“木上有火,鼎,君子以正位凝命”。

         

        責任編輯:葛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