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99精品视频天天在看,日韩一区二区三区灯红酒绿,国产xxxxx在线观看,在线911精品亚洲

    <rp id="00a9v"></rp>
      <track id="00a9v"><dl id="00a9v"><delect id="00a9v"></delect></dl></track>
      1. 【孫鐵騎】讀“萃”卦隨感

        欄目:快評熱議
        發(fā)布時間:2015-10-13 23:14:29
        標簽:
        孫鐵騎

        作者簡介:孫鐵騎,男,西歷 一九七三年生,遼寧鐵嶺人。2006年于東北師范大學獲得法學碩士學位,2011年于東北師范大學獲哲學博士學位, 2012——2014年于山東大學儒學高等研究院從事博士后研究?,F任教于白城師范學院政法學院。版專著:《內道外儒:鞠曦思想述要》《生活儒學與宋明理學比較研究》。在《哲學動態(tài)》《江漢論壇》《甘肅社會科學》等刊物發(fā)表學術論文30余篇。

         

         

        讀“萃”卦隨感

        作者:孫鐵騎

        來源:作者授權 儒家網 發(fā)布

        時間:孔子二五六六年歲次乙未九月初一日壬戌

                   耶穌2015年10月13日


         

        “萃”者,聚也。人群之聚會,必以道合,以利散。而人群之聚,能發(fā)于本性,自然合道,而不講功利者,莫過于家庭以至于家族群體,而家族之外,多以利而聚也。故言家和萬事興,內有亨通之道也。故卦辭言“亨,王假有廟”。想當今之世人與文化,消解家族之義,而投入“單子”式之社會群體生活之中,雖呼朋引類,亦功利之交而已,以利合者亦以利散,以至于人情冷漠,世態(tài)炎涼,何其虛妄也。

         

        故于社會群體中,可常見聚則生事,遇則有爭,多少是非事,皆從聚會來,實聚不如散也。想老子言“小國寡民,雞犬之聲相聞,老死不相往來”,實乃天下太平之盛境也。故于社會群體之中,能聚之以正,合之以義,使眾人之心歸于一處者,唯大人能之,故卦辭言“利見大人,亨”。而大人合眾亦非難事,唯貞正自守而已,必有同道君子來附,故卦辭續(xù)言“利貞”。而欲貞正自守,必先以身證道,以人合天,方能上達天德而知何以自守,故卦辭言“用大牲吉,利有攸往”。

         

        聚之以正,合之以義,方能使君子之人同氣相求,衷心悅之而匯歸于一處。故《彖》言“順以說,剛中而應,故聚也”。

         

        人群之聚,起于家庭,家庭不睦,何求于社會和諧?于個人言,與家人尚不能親善團結,又如何能與他人友善和睦?故儒家必強調孝悌二字,有子言“孝悌也者,其為人之本與!”當今社會,孝道盡失,家庭脆弱,無良學者仍然污蔑傳統,以至人心不古,道德淪喪,如何能使社會不亂?當下社會亂象,可反證傳統思想之偉大也!故《彖》言“王假有廟,致孝享也”。

         

        “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常戚戚”,唯有正人君子,才能聚之以道義,真心和樂而無爭。故《彖》言“利見大人亨,聚以正也”。

         

        而有道君子之所以能聚之以正,做到“君子和而不同”,乃是以“窮理盡性”之生命修為,自然順天命而行,非刻意強制而為。故《彖》言“用大牲吉,利有攸往,順天命也”。

         

        故于人群之中,觀其所以聚會之根源與紐帶,即可判定其結局與因果,社會復雜,但其道理簡單,大道至簡,以一御萬,圣人居其簡而不處其繁。故《彖》言“觀其所聚,而天地萬物之情可見矣”。

         

        人群之聚,各色人等交匯,各有品性,各懷心事,心志不一,必然難以心意相通,彼此難以信任。故初爻言“有孚不終,乃亂乃萃”,釋之以“乃亂乃萃,其志亂也”。于是,可于人群之中見各種色相,有人哭,有人笑,有人悲而喜,有人喜而悲,世間有萬象,冷暖各自知,故言“若號,一握為笑”。如此紛繁俗世,遠之似乎更好,故言“勿恤往,無咎”。

         

        故于日常生活之中可見,凡有人群之處,就必有矛盾發(fā)生。如果人人能守中道,不做過與不及之事,尚能保彼此相安無事,如此就已屬大吉大利之幸事,故二爻言“引吉無咎”,釋之以“引吉無咎,中未變也”。否則,如離于中道,就將有三爻之爭矣!而要使此群體同心一德,相互信孚,不可能用現實之利益長久誘導之,只能用超越之德性感召之,以形上之天道統攝之,故又言“孚乃利用禴”。

         

        而中道難尋,道心易喪??鬃友裕骸爸杏怪疄榈乱?,其至矣乎,民鮮能久矣!”故紅塵俗世之中,充滿人與人之斗爭,進入群體之中,你不欲尋仇,仇自來尋你。如此之人生,似乎就是斗爭之人生,如此之社會,就是斗爭之社會,充滿壓力,苦多樂少。故三爻言“萃如嗟如,無攸利”。如此之社群,自然讓人厭倦,故而求仙問佛之人總是遠遁山林,離群索居,無世俗之樂,亦無世俗之憂,故言“往無咎”。但如此遠離塵世,終有逃避之嫌,而無儒家入世擔當之精神,故言“小吝”。

         

        而會聚于人群之中,欲自處于無咎之地,必人有其才,德配其位,并“在其位而謀其政,不在其位而不謀其政”,如此才能在人群中立足。如不當位,必為人群所不容,只能僥幸免禍,以保無咎而已,故四爻言“大吉無咎”,卻釋之以“大吉無咎,位不當也”。

         

        故會聚于人群之中,無不欲身居于高位,以保自身無尤,故五爻言“萃有位,無咎”。但如以一己之私而求高位,則為小人矣,亦難以服眾,故釋之以“萃有位,志未光也”。故在位者只有從始至終,貞正自守,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方能取信于人,而立于不敗之地。故言“匪孚,元永貞,悔亡”。

         

        如聚于人群之中,而又不安其位,是為亂群者也,必為群體所不容,必受其殃,如此責在自身,怨不得他人。故上爻言“赍咨涕洟,無咎”,釋之以“赍咨涕洟,未安上也”。是故自古圣賢于人群之中,皆素其位而行,如人群黑暗,則避地而居,而不強求于聚也。

         

        “澤上於地,萃”。地上之澤,水氣彌漫,氤氳凝聚,萬物莫辨。君子觀之,而思人群之聚亦如此水氣氤氳之象,是非不清,真假難辨,故于聚會之中要小心謹慎,以防不測發(fā)生。故《象》言“澤上於地,萃,君子以除戎器,戒不虞”。

         

        責任編輯:姚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