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99精品视频天天在看,日韩一区二区三区灯红酒绿,国产xxxxx在线观看,在线911精品亚洲

    <rp id="00a9v"></rp>
      <track id="00a9v"><dl id="00a9v"><delect id="00a9v"></delect></dl></track>
      1. 【楊朝明】謹記圣人教訓,不忘祖宗法度

        欄目:學術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6-01-13 14:14:56
        標簽:
        楊朝明

        作者簡介:楊朝明,男,西元1962年生,山東梁山人,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學博士。現(xiàn)任孔子研究院院長、研究員,山東大學儒學高等研究院特聘教授。第十三屆全國政協(xié)委員,第十一屆山東省政協(xié)常委,第十四屆中國民主促進會中央委員,第十四屆全國人大代表,兼任中華孔子學會副會長、國際儒學聯(lián)合會副理事長等社會職務。出版《孔子家語通解》《論語詮解》《八德詮解》等學術著作20余部。


         

         

        謹記圣人教訓,不忘祖宗法度

        作者:楊朝明

        來源:作者授權 儒家網(wǎng) 發(fā)布

                   中央紀委監(jiān)察部網(wǎng)站

        時間:孔子二五六六年歲次乙未十二月初三日癸巳

                   耶穌2016年1月12日

         

         

         

        由于孔子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特殊地位,孔氏家族有“天下第一家”之美譽,在繼承和弘揚孔子儒學精神方面,孔氏家族尤其孔子直系后裔擔當著特殊使命。

         

        春秋末年以降,在傳承孔子思想方面,孔子后裔往往是走在前列的??鬃幼訉O遵循孔子教誨,學詩學禮,以傳其家,形成了相沿很久的孔氏家學??鬃雍笠嶂胁粌H出現(xiàn)了像述圣子思子、孔安國這樣的儒學大師,而且很多重要的孔子遺說、古代經(jīng)典,都有他們的整理與傳述之功。

         

        歷朝歷代都重視發(fā)揮孔子后裔弘揚孔子思想的作用。宋朝建立之初,封孔子第四十三世孫孔仁玉為“文宣公”。到孔子第四十六世孫孔宗愿時,宋仁宗改其封號為“衍圣公”,這一封號一直沿襲八百多年。明太祖朱元璋初定天下,還在干戈搶攘之時,他便征召耆儒,講論道德,修明治術。后來,他興禮樂,明教化,建太學,下令各郡縣皆立學校,詔天下“通祀孔子”。他認為,孔子之道足以“為萬世法”,還說“武定禍亂,文致太平,悉此道也”。他親筆敕諭孔子第五十五代孫孔克堅,希望他發(fā)揚孔子“重教于世,扶植綱?!钡木?。還召見孔克堅,稱道孔子留下了“垂憲萬世的好法度”,希望孔子子孫好好讀書,以“領袖世儒”,“益展圣道之用”。

         

        事實上,作為孔子后裔的價值標準與行為規(guī)范,《孔氏祖訓箴規(guī)》等家訓族規(guī),也體現(xiàn)了中華文化的精髓和中華民族的人文精神。其中像“詩禮傳家”、“禮門義路”之類,恰是孔孟之道的精華。人是一個“自然人”,還是一個“社會人”,為此,人必須首先明白“人之所以為人”的道理??鬃诱f:“誰能出不由戶,何莫由斯道也?”在他看來,人不能出不由戶,何故無人由道而行?孟子則說:“夫義,路也;禮,門也。惟君子能由是路,出入是門也。”所以,在許多孔廟的建筑中,在山東鄒城孟府的門額上,都有“禮門義路”的字樣,儒家典籍說得很明白:“禮也者,理也”;又說“義者,宜也”。遵守社會規(guī)范,按照該做的去做,乃天經(jīng)地義、理所當然。顯而易見,這是告誡人們,人應該懂得是非、善惡、邪正、美丑。人生在世,要有健全的人格,要明白“之所以為人”,就要循理而動!

         

        早在西周春秋時期,無論培養(yǎng)士人,還是孔子施教,都十分重視詩書禮樂。何以如此?因為詩書被視為“義之府”,禮樂被看作“德之則”,它們是價值的淵藪,是德行的標準。作為“義”與“德”的載體,“詩書禮樂”的功能,在于告訴人們做人的道理。這就是說,那時重視“說禮樂而敦詩書”,是由“詩書”、“禮樂”的本質(zhì)屬性所決定的。“詩書禮樂”之教,說到底是關于“文德”的教育,是“人生觀”教育。

         

        時至今日,孔子所確立和闡述的許多價值觀念仍然是人們的立足點??鬃酉到y(tǒng)反思歷史與現(xiàn)實,深刻認識社會與人生,梁漱溟先生曾說,“孔子以前的中國文化差不多都收在孔子手里”。經(jīng)過兩千多年的檢驗,孔子思想的價值顯得愈加珍貴??鬃拥乃枷胗绊懥丝鬃雍笠岷涂资霞易?,同樣深刻影響了中華民族大家庭中的千千萬萬個家族。在踐行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建樹民族文化信仰的今天,尤其需要謹記圣人教訓,不忘祖宗法度。

        (作者是中國孔子研究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 楊朝明)

         

        責任編輯:葛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