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孫鐵騎作者簡介:孫鐵騎,男,西歷 一九七三年生,遼寧鐵嶺人。2006年于東北師范大學獲得法學碩士學位,2011年于東北師范大學獲哲學博士學位, 2012——2014年于山東大學儒學高等研究院從事博士后研究?,F(xiàn)任教于白城師范學院政法學院。版專著:《內(nèi)道外儒:鞠曦思想述要》《生活儒學與宋明理學比較研究》。在《哲學動態(tài)》《江漢論壇》《甘肅社會科學》等刊物發(fā)表學術(shù)論文30余篇。 |
讀“觀”卦隨感
作者:孫鐵騎
來源:作者授權(quán) 儒家網(wǎng) 發(fā)布
時間:孔子二五六六年歲次乙未十二月十七日丁未
耶穌2016年1月26日
人生一世,最應當觀注什么?或者說應當珍重什么?這是一個經(jīng)常被人忽視的大問題。世俗人生,為物欲牽絆,見物不見人,遍觀一切,唯獨不見自家性命。西哲言“認識你自己”,但其理性思維進路卻永遠將人視為一物,從而雖有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等種種理論,卻無生命觀之真知卓見。而中國哲學之核心則在生命二字,人生一切觀念,皆以生命觀為核心而展開,從而西方之器物科學從來都不是中國哲學所樂于追求之核心價值,從而新文化以來所爭論之中國哲學能否開出民主與科學的問題就完全是一個假問題。讀一“觀”卦可知,中國哲學指向生命而不是器物,故“觀”卦,示人以如何觀注生命之卦也。
欲觀生命,就要回到生命自身,從而對生命之觀不能是理性對象化之“理解”,而是與生命同一之“覺解”。而此覺解之過程已經(jīng)不是知識論問題,而是功夫論問題,即不是言說或解釋生命,而是修證和實踐生命的問題。而生命之本在天,合于天道才是生命之正,故《彖》言“大觀在上,順而巽,中正以觀天下”。
而要有觀注生命之自覺,首先要有對自我生命負責之誠意?!靶恼\求之,雖不中,不遠矣!”故《大學》要以誠意為宗,《中庸》言“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而圣人亦以至誠之道而感通他人以化民成俗,成其人文教化之道也。故卦辭言“盥而不薦,有孚颙若”,《彖》釋以“觀盥而不薦,有孚颙若,下觀而化也”。
人之生命,本于天道自然之流行。觀天地自然之道有四季輪回,恒久不息,可知生命之道亦當生生不已,無有盡時。故圣人以天地自然之道教化世人,使人敬重生命,知所操守。故《彖》又言“觀天之神道而四時不忒,圣人以神道設教而天下服矣”。
沒有覺解之生命,猶如孩童之無知,只見外物之誘惑,“憧憧往來,朋從而思”,迷失于生命之途,此為小人之道也。故初爻言“童觀,小人無咎,君子吝”,釋以“初六童觀,小人道也”。
要覺解生命,就要尊重經(jīng)典與圣賢,求師訪友,虛心向道,誠意求學。但經(jīng)典與師友之助,皆為外緣,可求在己,如舍自家之精進,而只待他人之接引,則有不誠之丑也。如當代之求佛問道做功德之人,多是求人太多,求己太少,實乃誠意不足,故“求道者如牛毛,得道者如兔角”。故二爻言“窺觀,利女貞”,《彖》釋以“窺觀女貞,亦可丑也”。
故要對自我生命負責,就不應當觀于外物,而是應當內(nèi)觀于自我之生命,一切進退取舍皆當以自我之生命為據(jù),如此方能合于生生之正道。故三爻言“觀我生,進退”,釋以“觀我生,進退,未失道也”。
只有內(nèi)觀生命,覺解自我生命本質(zhì)之圣人君子,才能恰當?shù)耐庥^于物,處理好自我與他人、與社會、與自然之關(guān)系。也只有覺解自我生命本質(zhì)之人,才可能齊家、治國、平天下,真正為可用之人。故四爻言“觀國之光,利用賓于王”,釋以“觀國之光,尚賓也”。
覺解生命本質(zhì)之圣人君子,觀他人之生一如自我之生,觀物之生一如人之生,從而知“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以天地自然為一大和諧,而有一體之仁在焉。故五爻言“觀我生,君子無咎”,釋以“觀我生,觀民也”。
而圣人君子觀自我之生,觀他人之生,觀天地自然之生,皆非生命之終極目的。生命之終極目的在于與道合真,上達于生生之自在,即為修成正果而入圣、仙、佛之境界也。故上爻言“觀其生,君子無咎”,釋以“觀其生,志未平也”。
“觀”卦上巽下坤,風行地上之象。風行地上,無所不至,無所不入也,恰如天道之生生無窮,無所不在,無所不生也。故圣人以天地有好生之德而大觀天下,教化四方,助成天下蒼生之共同生生不息。故《象》言“風行地上,觀,先王以省方觀民設教”。
責任編輯:葛燦
儒家網(wǎng)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
儒家網(wǎng)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