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楊朝明作者簡介:楊朝明,男,西元1962年生,山東梁山人,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學博士。現(xiàn)任孔子研究院院長、研究員,山東大學儒學高等研究院特聘教授。第十三屆全國政協(xié)委員,第十一屆山東省政協(xié)常委,第十四屆中國民主促進會中央委員,第十四屆全國人大代表,兼任中華孔子學會副會長、國際儒學聯(lián)合會副理事長等社會職務(wù)。出版《孔子家語通解》《論語詮解》《八德詮解》等學術(shù)著作20余部。 |
凡治國之道,必先富民
作者:楊朝明
來源:《山東畫報》
時間:孔子二五六七年歲次丙申二月初二日辛卯
耶穌2016年3月10日
2015年11月18日,習近平主席在亞太經(jīng)合組織工商領(lǐng)導人峰會上發(fā)表題為《發(fā)揮亞太引領(lǐng)作用應(yīng)對世界經(jīng)濟挑戰(zhàn)》的主旨演講,在闡述“堅持落實發(fā)展議程”時,他說:“中國古代哲人說:‘凡治國之道,必先富民?!l(fā)展的最終目的是造福人民,必須讓發(fā)展成果更多惠及全體人民?!?/p>
“凡治國之道,必先富民”典出管仲《管子》。該書《治國》篇在這句話后接著進行闡發(fā),說:“民富則易治也,民貧則難治也。奚以知其然也?民富則安鄉(xiāng)重家,安鄉(xiāng)重家則敬上畏罪,敬上畏罪則易治也。民貧則危鄉(xiāng)輕家,危鄉(xiāng)輕家則敢陵上犯禁,陵上犯禁則難治也。故治國常富,而亂國常貧。是以善為國者,必先富民,然后治之?!惫苤俦蛔u為“春秋第一相”,具經(jīng)天緯地之才,濟世匡時之略。他積極主張改革以富民強國,輔佐齊桓公成為春秋霸主?!豆茏印肥枪苤偎枷雽W說的凝練與體現(xiàn)。在此,他從“民富則易治”“民貧則難治”正反兩方面進行對比,把能否富民提高到關(guān)系國家治亂的高度來認識,認為富民是治國理政的首要任務(wù)。
談到“富民”,就容易想到“富民”與“教民”的關(guān)系,想到孔子著名的“庶、富、教”主張??鬃訌娬{(diào)“先富后教”“富而后教”,民心教化固然重要,但首先要解決基本的衣食住行等生活問題。孔子弟子子貢請教說,人做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是否就可以了,孔子認為這當然不錯,但還不如“貧而樂,富而好禮”,因為一般情況是“貧而無怨難,富而無驕易”。也許正因為如此,管仲才說“倉廩實而知禮節(jié),衣食足而知榮辱”。當然,所謂“安鄉(xiāng)重家”“敬上畏罪”以及“知禮節(jié)”“知榮辱”并不是民富的必然結(jié)果,因此管仲又十分重視教民,他說:“得人之道,莫如利之;利之之道,莫如教之以政。”以為只有富裕后及時教民,才是真正的富民??梢姡苤倥c孔子的話在精神實質(zhì)上是完全一致的。
富民思想是民本論的重要內(nèi)涵。我國歷史上,民本思想可謂源遠流長?!渡袝分性缬小盎菝瘛薄霸C瘛钡挠^點,《周易·益卦》有“損上益下,民說無疆”的說法,為政者施化之益,民眾就會有無所不至的歡悅。春秋戰(zhàn)國時代,諸子百家就富民思想,闡述自己的觀點,可以說精彩紛呈,管子、孔子是其中的佼佼者。
秦漢以后,眾多有識之士同樣認識到富民對于治國的意義。賈誼說:“民不足而可治者,自古及今,未之嘗聞”;《史記》記:“治國之道,富民為始”;《淮南子》說:“為治之本,務(wù)在安民;安民之本,在于足用”,“治國有常,而利民為本”;王符《潛夫論》說:“貧則阨而忘善,富則樂而可教”;唐甄提出:“立國之道無他,惟在于富”。綜觀中國歷史,各個朝代在建立之初,也大多先考慮富民、足民,采取與民休息、富民裕民的措施。
在聯(lián)合國發(fā)展峰會通過2030年可持續(xù)發(fā)展議程后,習近平主席引入治國先富民的理論,正是認識到富民安民的意義,表明了中國落實好這項議程的堅定決心。
責任編輯:姚遠
儒家網(wǎng)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
儒家網(wǎng)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