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99精品视频天天在看,日韩一区二区三区灯红酒绿,国产xxxxx在线观看,在线911精品亚洲

    <rp id="00a9v"></rp>
      <track id="00a9v"><dl id="00a9v"><delect id="00a9v"></delect></dl></track>
      1. 【王財貴】關于讀經(jīng)與識字問題的答問

        欄目:少兒讀經(jīng)
        發(fā)布時間:2016-09-09 09:35:55
        標簽:
        王財貴

        作者簡介:王財貴,男,民國三十八年(西元一九四九年)生,臺灣省臺南縣山上鄉(xiāng)人。畢業(yè)于臺灣師范大學國文系。先后獲碩士、博士學位。曾師事掌牧民先生、王愷和先生、牟宗三先生。歷任小學、中學、大學教師,鵝湖月刊社主編、社長,臺中師范學院語教系教授、華山書院院長、臺灣漢學教育協(xié)會理事長。著有《讀經(jīng)二十年》(中華書局2014年版)。


        關于讀經(jīng)與識字問題的答問

        作者:王財貴

        來源:“讀經(jīng)雜志”公眾號

        時間:孔子二五六七年歲次丙申八月初八甲午

             耶穌2016年9月8日


         

         



        “讀經(jīng)雜志”編者按:9月8日,在“全球王財貴讀經(jīng)學堂”QQ群中,有老師談論起讀經(jīng)與識字的問題,季謙先生親自做回復如下:

         

        有關“識字”一項課目,其中有許多觀念,容易混淆,認識需清楚,用辭需切中,才不會產(chǎn)生不必要的誤會。

         

        所有學問,都是如此,有許多術語,不是內(nèi)行者,如隨意取用,隨意議論,就會亂套,當然,不是外行人不可討論,但說話要謙虛,有保留,不要勇猛地辯論。莊子說:“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論,六合之內(nèi),圣人論而不議,春秋經(jīng)世,先王之志,圣人議而不辯?!狈凑x自己愈遠的事,就小心一點說。


        說起“識字”,有好幾個層次。

         

        第一層,看到字形能讀其音。

         

        第二層,形音之外,還能知其意。但知其意又分好幾層,第一,基本常用之意,能用此字造一常用之詞,或造一普通的句子。第二,知道此字可有多意,能在不同意義下造詞造句。

         

        第三層,一般的形音意之外,能知其本形,能寫其初文,能辨其六書,能明其本義,這就進入“文字學”的范圍。

         

        第四層,既知本形本義之后,能明此字之引申義,假借義,并能舉出古人所用過的案例以作證。這就進入“訓詁學”的范圍。

         

        第五層,此字的本音如何,它在歷史中讀音的演變?nèi)绾?,歷歷分明,這就進入“聲韻學”的范圍。

         

        識一個字可以有這幾層意思。

         

        現(xiàn)在在讀經(jīng)界里說要不要“識字”,其意思常很模糊,有時是指看字讀音,有時是指能作通常運用,有時又指能明初文,本義,六書。有時還指聲韻,假借,古今之變等。

         

        到底講的是哪一層,這就造成迷惑,雞同鴨講。

         

        不過,我聽出來,大部份的人只是在“看字讀音造詞造句”上,我稱為一般識字教學,只有少部份的人進入到本形本音本義的研究,我稱為專家識字教學。

         

        在一般識字教學上,爭辯的重點可能還不在于看字讀音,而是在孩子能不能閱讀上。對這點,有各說各話的傾向。有的說讀經(jīng)半年一年,自能認字,而且可以展開閱讀,有的說讀經(jīng)好幾年(最高者說十年)還不識字。兩造都有活生生的例子,互相攻伐,好不熱閙。

         

        在我看來,實是可笑至極,為此爭吵,實在愚昧。

         

        我把思路整理一下:

         

        讀經(jīng)的目的在解經(jīng),讀經(jīng)的目的在養(yǎng)才,不論解經(jīng)養(yǎng)才,都需識字,才有閱讀能力(古文閱讀和白話文閱讀),故識字是必要的。

         

        不過,有的人把識字安排在當下就要識字,因為當下就要開閱讀,或要開解經(jīng)課,所以當下就要識字。而有的人認為將來再識字還來得及,因為當下不提倡閱讀,不解經(jīng),所以只要相信再多讀經(jīng),再長大一些,識字就自然過關,所以識字不識字并不緊急。于是兩造吵起來。不知他們吵什么勁兒?

         

        二,確實同一個學堂,同一班,同一個老師,有些孩子主動識字能力強,有些孩子主動識字能力不強,所以兩造的經(jīng)驗,都對。

         

        其實,兩造都明明同時看到或聽說過此兩種情況,但各自都取于自己有利的案例來支持自己,其他不利于自已的案例就忽略。我要嚴重警告讀經(jīng)界朋友:以后不可這樣做人處世,要坦蕩大方,有就有,沒有就沒有。如果精細一點的人,要分明交待識字容易與識字困難的比例,而不要用“全稱命題”來講“偏稱現(xiàn)象”,最好也不必用不公平的夸張態(tài)度講話。

         

        所謂用全稱命題來說偏稱現(xiàn)象,就是把“我看過一些孩子讀經(jīng)背了幾本書了還不識很多字”,講成“我看過所有的孩子讀經(jīng)背了幾本書了連一個字也不認識。”

         

        所謂“不公平的夸張”就是把看過可以數(shù)出來的幾個,夸張成“大部份”。至少在行文中,就是要讓人感覺事態(tài)嚴重,非聽他的不可。


        在讀經(jīng)界內(nèi),夸張還沒關系,被圈外的人聽到了,會作何感想?

         

        三,認真思考識字教育的人,已經(jīng)提供了不少教識字的經(jīng)驗,對一些識字較慢的學生,可以取用。比起讀經(jīng)背書來,要識得一兩千常用字是相對容易的。如果為學生不識字而煩惱的人,只要用少量時間,略施小計就可以了。

         

        四,“識字可以增進兒童讀經(jīng)的興趣”,這個議題,也各說各話。有人說,我的學生里不識字的人其讀經(jīng)的興趣和進度跟識字的人一樣,很正常。有的人則說,我的學生不識字,就不喜歡讀經(jīng),教他識字后,就喜歡了,進步快了。兩邊都想讓對方相信自己的所見,讓對方教學順利。但因所見不同,就吵起來,都說別人在害人。把好意變成仇人,我覺得這是天下最愚蠢最無聊的事了。每個人或許氣質(zhì)不同,或許思考不同,所以安排不同,孩子只要有進步就好,所有的進步到最后會匯歸一起,這是天地的奧祕。各自做自己認為最好的,就好了。別人自有他認為最好的,為什么要管別人那么多呢?

         

        五,至于文字學與訓詁學問題,這是“專家識字”范圍了。對讀經(jīng)教育來說,最重要的討論,不是要不要這樣識字的問題,而是要教到多深?還有,什么時候教才最好?這也是各有所見,乃至于牽涉到學術史所謂漢宋之爭,這我就不多說了。

         

        其實,我是中文系本科,中文研究所碩士,我文字學受學于魯實先,聲韻學受學于陳新雄,訓詁學受學于周何。這三人在當代都是個中名家。我這三科的成績并不惡。在這方面,我至少是半個“專家”,現(xiàn)在讀經(jīng)界內(nèi)的朋友,達到我這個程度的人是不多的,大家所說的,我不會不知道。我覺得不論講得深,講得淺,只要是為孩子好,為讀經(jīng)教育找前途,都對。但不要去強人從己,因為小孩先做點小學的工夫,也有一定的用處,但不做,不見得將來就不能解經(jīng)。

         

        六,依大體看起來,主張教識字閱讀解經(jīng)的人,似乎都比較“有學問”,至少是很向往于“有學問”的人。而嘲笑另一造的人“阿貓阿狗”不思長進。在我看,有關學問與讀經(jīng)教學,可分三級看,第一,沒有學問,是只能用阿貓阿狗教學,這是真阿貓阿狗。第二級,或原來有底子,或最近用了功,聞到一點“學問”的味道,脫了阿貓阿狗身份,于是想用“學問”教學生。第三級,即使有學問,也還用阿貓阿狗教學法。

         

        我本是宣揚第一級,最期待第三級。宣掦第一級,是因為不得已,教育不能等,這是時代造成的,不是阿貓阿狗造成的。請脫了阿貓阿狗身份的人,回想一下,自己當初如果不是從阿貓阿狗就教起來,有今日之風光乎?即使有許多人獻策,要這些阿貓阿狗也要“與時俱進”,要長進,成為“學者型”的讀經(jīng)教師,但這是不容易的,要等待?;蛘哂肋h等不來,因為各人有其因緣,他只要好好教讀經(jīng),教學經(jīng)驗越來越好,即使阿貓阿狗也能教出有學問的人,不就可以了?何況一批人脫身份了,還有另一批阿貓阿狗要上陣,否則,偏遠地方,剛開的小學堂,交給誰呢?就有些“站著講話不腰疼”的“學者”說,要有學問才能把經(jīng)典教好,他們實在是既不懂讀經(jīng),又不通人情,也不了解時代艱難,只會說些“風涼話”。

         

        再進一步,我勸讀經(jīng)的堂主老師們,在可能的情況下,也要盡心地用點功,不要讓人永遠笑話。將來我要用點心來培訓大家。我跟各位說:要有體制老師的學問水平,不是很困難的。我們只是沒有文憑而已。但有了一點“學問”之后,希望你還把自己當阿貓阿狗看。

         

        七,如果讀經(jīng)的人,教讀經(jīng)的人,沒有養(yǎng)成和而不同不同而和的情操,那他的經(jīng)是白讀了。

         

        責任編輯:柳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