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99精品视频天天在看,日韩一区二区三区灯红酒绿,国产xxxxx在线观看,在线911精品亚洲

    <rp id="00a9v"></rp>
      <track id="00a9v"><dl id="00a9v"><delect id="00a9v"></delect></dl></track>
      1. 【李競恒】中國平民剛獲得姓氏的時候有點任性

        欄目:文化雜談
        發(fā)布時間:2020-11-16 14:51:58
        標(biāo)簽:姓氏
        李競恒

        作者簡介: 李競恒,字久道,西元一九八四年生,四川江油人,復(fù)旦大學(xué)歷史學(xué)博士?,F(xiàn)任四川師范大學(xué)巴蜀文化研究中心教師。出版專著有《愛有差等:先秦儒家與華夏制度文明的構(gòu)建》《干戈之影:商代的戰(zhàn)爭觀念、武裝者與武器裝備研究》《論語新劄:自由孔學(xué)的歷史世界》《早期中國的龍鳳文化》。

        中國平民剛獲得姓氏的時候有點任性

        作者:李競恒

        來源:作者授權(quán) 儒家網(wǎng) 發(fā)布

                  原載于 《南方周末》

        時間:孔子二五七零年歲次庚子九月初七日癸亥

                  耶穌2020年10月23日

         

        中國平民是世界范圍內(nèi)最早獲得平民群體,時間最遲是西漢晚期到東漢時期(李競恒:《中國平民為何最早就有姓氏》,載《南方周末》),但在獲得姓氏的早期階段,中國人對于姓氏還有些“不太認(rèn)真”。比如在姓氏文化已經(jīng)成熟的時候,改變姓氏會是非常痛苦和有損尊嚴(yán)的事,我們常說“隱姓埋名”,或者“我輸了跟你姓”之類,都反映了這種心理。但在剛獲得姓氏的漢代一直到兩晉,改變姓氏還是相對比較隨意的。

         

        漢代平民的姓,本來就是自己隨便起的,如“孝文時,吏居官者或長子孫,以官為氏,倉氏,庫氏則倉庫之吏也”(《漢書·王嘉傳》),儀征胥浦101號西漢墓出土竹簡《先令券書》“公文年十五,去家自為姓,遂居外”(《文物》1987年1期),就是說當(dāng)時人是自己造姓,叫“自為姓”,可以拿自己的職務(wù)作為姓,所以管倉庫的,有的姓倉,有的姓庫。要是按這個,現(xiàn)代人的老司機就可以姓司,串串香老版可以姓串,顯得有點不嚴(yán)肅。當(dāng)然,還有一招叫“吹律定姓”,就是通過吹奏音樂,定一個音來對應(yīng)姓氏(《白虎通·姓名》)?!缎⒔?jīng)援神契》一類的漢代緯書,也熱衷于吹噓“圣王吹律定姓”。漢朝著名的易學(xué)家京房,本來是姓李,后來因為搞“吹律定姓”,就改成姓了京。這份“任性”,我們現(xiàn)代人會覺得很不可思議。

         

        不嚴(yán)肅還表現(xiàn)為姓氏不穩(wěn)定,我們現(xiàn)代人覺得“跟你姓”是丟人,但當(dāng)時改姓好像也沒啥。比如英布曾經(jīng)受過黥刑,就是臉上刺了一行金印,本來挺丟人,但他后來居然就叫黥布了,這行金印成了他的姓。比如漢武帝晚期有個丞相田千秋,因為年老體弱,必須坐小車上朝,就被稱為車千秋。堂堂丞相從田改姓成了車,也沒覺得改姓丟人的。再比如武將灌夫,他父親本來姓張,但后來當(dāng)了灌嬰的家臣,就被賜姓灌,也沒覺得“跟你姓”很丟人。西漢還有個酷吏叫周陽由,本來是姓趙的,但是他爸爸在周陽(今山西絳縣西南)這地方當(dāng)侯爺,就改姓周陽了。衛(wèi)青作為私通的私生子出生,也沒跟父親姓鄭,而是跟著母親姓衛(wèi)。

         

        漢朝有個姓叫“第五”,看起來怪怪的,還出了個名人“第五倫”,這個怪姓哪來的呢?“其先齊諸田,諸田徙園陵者多,故以次第為氏”(《后漢書·第五倫傳》)。就是說第五倫的祖先,本來是原來齊國王族姓田,在山東那邊是豪強大族。秦漢政府對這些地方的豪族,采取打擊和削弱手段,把他們強行遷徙到外地。其中很多被遷徙到皇陵附近,干脆就用遷徙到達(dá)的順序當(dāng)作新的姓,第五批來的,干脆就姓“第五”了。還有大家都熟悉的伏波將軍馬援,“其先祖趙奢為趙將,號曰馬服君,子孫因為氏”(《后漢書·馬援傳》),馬援的祖先本來是趙國君主同宗的趙奢,被封為馬服君,子孫就姓馬了。趙奢的兒子是趙括,孫子是趙興,被秦朝遷徙。也就是說,趙奢的子孫到秦朝都還沒姓馬,改姓馬是漢朝子孫的任性行為。

         

        東漢時期也有避諱改姓的,比如“其先慶普······族高祖純·····漢安帝時為侍中,避安帝父諱改為賀氏”(《晉書·賀循傳》),就是說本來姓慶,因為避諱就改姓賀了,反正“慶賀慶賀”,慶、賀意思差不多。也有的在自己原姓上修改,如“王莽末,廣曾孫孟達(dá)避難,自東海徙居沙鹿山南,因去疎之足,遂改姓焉”(《晉書·束皙傳》)。就是把原來姓“疎”的左邊“足”去掉,就姓“束”了。還有的干脆跟外公姓,如曹魏司徒陳矯,本來不姓陳,而是屬于廣陵劉氏,但卻因為東漢時期被外公陳氏所養(yǎng),所以就改姓陳了(《晉書·陳騫傳》)。

         

        到了晉朝,一些比較底層的人物還是有任性的改姓行為。如小吏出身的義陽蠻張昌,改姓名為李辰,后來去搞叛亂。他尋找到山都縣的小吏丘沈,讓他稱帝,“沈易姓名為劉尼,稱漢后”(《晉書·張昌傳》),就是說這叛亂者為了目的,自稱漢朝皇族后裔,干脆把姓就改了,也是很任性的。當(dāng)然了,如果和日本明治維新以后平民給自己新造姓氏(苗字)的任性相比,動輒就是住井邊的叫井上,養(yǎng)狗的叫犬養(yǎng),田邊有水池的叫池田,住在松樹下的叫松下,剛獲得姓氏的中國人顯得就不算很任性了。

         

        責(zé)任編輯:近復(f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