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99精品视频天天在看,日韩一区二区三区灯红酒绿,国产xxxxx在线观看,在线911精品亚洲

    <rp id="00a9v"></rp>
      <track id="00a9v"><dl id="00a9v"><delect id="00a9v"></delect></dl></track>
      1. 【侯小兵】對石衡潭《孔子與道》劇本的回應及再回應

        欄目:快評熱議
        發(fā)布時間:2013-01-31 08:00:00
        標簽:
        侯小兵

        作者簡介:侯小兵,獨立評論人,現(xiàn)居杭州。

             
             
            對石衡潭《孔子與道》劇本的回應
            作者:侯小兵(獨立學者,現(xiàn)居杭州。新浪微博 @柳夫人門下走狗)
            來源:作者惠賜《儒家郵報》
            時間:西歷2013年2月31日
            
            
            
            中國社科院學者石衡潭博士等人組織的“論語圣經(jīng)對讀班”中一個網(wǎng)名麥克的人最近撰寫了一篇《孔子與道》的短劇,石的微博轉引了這個劇本并聲稱將在本周開始排演。這個劇本寫道:
            
            【子貢:“夫子,五百年必有王者興。我聽說五百年后,在西邊很遠很遠的地方,會有一個真正的王降臨,他是真正的道啊,他會給世界帶來光明、拯救。真正尋找他的人,會有一顆很特別的星星給他們引路?!?
            
            孔子:“真的嗎?可惜我等不到那一天了。我多么想親眼看見道,親耳聽到道呀。就是早上聽到了,晚上去世也值了,也心滿意足了,也踏實安然了。孩子們,你們要去尋求這道呀!不管道路多么遙遠,多么艱險,都要去尋求呀!”
            
            弟子們:“是。夫子?!?
            
            子貢:“看,那邊那顆星星好亮哎?!?
            
            弟子們:“是的嗎?是的哎。”
            
            眾人一同望西方天邊。
            
            (旁白:五百年后,在伯利恒城降生了救主耶穌基督,最早見到并敬拜他的是來自東方的三位博士。)】
            
            石等人一直宣稱作為中國文化的代表,孔子并沒有見道,而只是一個慕道者??鬃幽降氖裁吹滥??他們說,就是耶教的神道。在這個劇本中,他們把耶穌塑造成孔子所追慕的王者,愿“朝聞夕死”的道,是照亮世界的明星,而孔子的形象則是一個無緣見到真正的王者、真正的道的遺憾而死的慕道者。
            
            他們?yōu)槭裁匆@么做呢?作為一名耶教徒,他們傳達上帝的福音不就夠了么,為什么一定要拉上孔子呢?
            
            這種疑問同樣出現(xiàn)在他們的內(nèi)部,我曾不止一次見到有耶教徒斥責甚至咒罵石這樣做是走上了“邪路”。石苦口婆心地向他們解釋這樣做的原因。他的解釋是否獲得了他的兄弟姐妹們的理解我不知道,但我現(xiàn)在確信我已完全明白石博士的“苦心”。
            
            為什么要這樣做呢?石博士的意思概括起來就是能更好地傳達上帝的福音。然而,他還有些話或許留在心底不愿或還不敢說出來,那就是:只有讓孔子成為耶教的慕道者,才能消解中國文化的主體性,而以耶教代替之。
            
            我真的很佩服石博士,他一下子就抓住了關鍵。他清楚地知道,只要把孔子收服了,耶化中國就不過是個時間問題。那些責備他的耶教徒目光太短淺了,他石博士干的是耶教千秋萬載的事業(yè),他們怎么能夠理解呢!
            
            企圖耶化中國的圖謀已有四百多年的歷史,出現(xiàn)了三次高潮。第一次是明末清初,以利瑪竇等人為代表的耶穌會士開始了耶化這個古老東方國家的“偉大”事業(yè)。他們?nèi)〉昧撕艽蟪删?,不僅在平民中,甚至在士大夫、高級官員和皇室中都獲得了大批信徒。但是,教廷的愚蠢決定讓他們的成就付之東流,震怒的康熙皇帝驅逐了這些向中國文化傳統(tǒng)挑戰(zhàn)的耶教徒。
            
            第二次高潮發(fā)生在中國近代。在西方的工業(yè)和大炮的保護下,耶教徒卷土重來。清政府的沒落衰弱讓他們獲得了傳教的樂土,西方的劍讓他們有恃無恐。政治的失序,精英階層對傳統(tǒng)文化與信仰的受虐式的破壞,讓他們?nèi)玺~得水。他們或許認為這一次要馬到功成了,然而毛澤東建立的國家打破了他們的迷夢。毛驅逐了這些討厭的洋人,并把中國本土的耶教置于他和中共的意志控制之下。
            
            第三次正在發(fā)生。中共對傳統(tǒng)信仰的徹底摧毀替?zhèn)鹘淌總儝咔辶苏系K,而中共自身信仰體系的崩潰給他們提供了絕好的趁虛而入的機會。而石博士,以及他的同道們,準確地把握到了這個機會,他們或許意識到,他們可能超過他們的前輩,完成那前所未有的“洪業(yè)”,將中國最終變成一個耶教國家。
            
            我們都熟悉這么一句話,欲滅亡一個民族,先亡其文化和歷史。石博士等人無疑非常了解這句話,而且身體力行的實行之。他們選擇了中國文化的代表孔子,把孔子描述成一個慕道(耶道)者,讓孔子拜倒在耶教的神,拜倒在耶穌腳下。只要這點被廣為接受,他們就能順理成章地把中國的歷史描述為逐漸耶化的歷史,將中國的文化消解在耶教的籠罩中。試想,中國人的文化命脈所向往的歸宿居然是耶教,那么中國又有何理由不成為一個耶教國家呢?這是多么老謀深算的設計啊,同樣設計過種種隱秘而巧妙的消解中國文化的傳教方式的利瑪竇等人泉下有知,當引石博士為知己!
            
            石博士的“苦心”如果真的成功了,耶化中國自不待言。那么中國文化又會是何種結局呢?歷史是位好老師,他早已告訴了我們前車之鑒。在被耶化的那些國家和民族,他們的文化逐漸死去,成為人們追憶的對象或者是博物館里的展品??追蜃诱媸潜О?,他被人利用,而這些人卻只想把他所終生追求、力圖保存的文化送進陰暗的墳墓。
            
            石博士的心思自然也有人識破,儒生們及有較深文化自覺的人對他的這種行為表示了譴責和憤怒。石博士當然不會放棄可以讓他“流芳百世”的事業(yè),他采取了兩種方式反擊。第一,他把自己打扮成一個受害者。他無辜的說,我這是在儒耶對話, 傳揚孔子的教誨啊,你們這些儒生為什么要這么卑鄙的攻擊我呢?他顯然成功了,獲得了許多的天真的非耶教同情者和黨同伐異的耶教支持者。在獲得同情和支持的同時,他成功地反擊了“攻擊者”,這次同情和支持者自動充當了反擊的武器,而石博士自己則真正做到了“無為而無不為”。
            
            第二,石博士宣稱攻擊他的儒生誤解了孔子的教誨,他們是孔子的叛徒,而他及他的同事們才是真正的新儒家??鬃佑芯涿裕徽齽t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新儒家這個名,在近代以來一直是孔子信徒的同義詞。石博士將這個名從儒生這里搶過來,或者雖不能成功的搶過來,卻可以造成名的混亂。名混亂了,人們也就不容易分清到底誰才是孔子的信徒,誰才是中國文化的守護者,這樣,當然也就便于石博士他們實施自己的“大計”。
            
            初在微博上認識石衡潭,見他身為耶教徒而推廣論語誦讀,還頗有些好感。然而孔子說過“始吾于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對石博士,我也不免開始時聽其言而信其行;可是如今,既聽其言,又觀其行,我對其只有警惕和厭惡。作為一個中國人,不光是因為我出生在中國這個地域中,更因為我們幾千年綿延不絕的文化賦予了我文化生命。對于那些用心險惡、手段下作的人,對于那些企圖消解滅亡我們文化的人,我相信我有足夠的理由表達我的憤怒和揭露他們“野心和陰謀”。我相信那些真正熱愛中國文化的人,那些中國文化活的生命在他們精神中傳續(xù)著的人,一定會跟我有同樣的憤怒,也一定不會對他們的“野心和陰謀”袖手旁觀!
            
            作者惠賜儒家中國網(wǎng)站發(fā)表 
             
             
             
             
            對石衡潭等人《孔子與道》劇本的再回應
            作者:侯小兵(獨立學者,現(xiàn)居杭州。新浪微博 @柳夫人門下走狗)
            來源:作者惠賜《儒家郵報》
            時間:西歷2013年2月31日
            
            
            
            我所寫《對石衡潭等人《孔子與道》劇本的回應》一文發(fā)出后,引起了不同立場的人的回應,有贊同的,有反對的,有謾罵的,有單純“路過”圍觀的,不一而足。不虞之譽也罷,已虞之毀也罷,皆非我所在意,我寫此文不過是將我所見所想交代出來而已。但這種種的回應的有趣,讓我忍不住再寫下這篇短文和諸位分享。
            
            就此事本身來說,最重要的當然是石博士的回應。他自然是已經(jīng)以本周的行動表示了對我及一些人抗議的不屑,但他為此而作的言論“辯護”仍然是頗耐人尋味的。
            
            首先,石博士將耶教定為信仰,儒家定為文化,上帝是神,孔子是人,他預設信仰的位階高于文化,神高于人。由此,他得出了結論:儒家只能消融在耶教之中,孔子只能拜服在神腳下。作為一名耶教徒,他這么理解未嘗不可,在耶教徒內(nèi)部宣揚也沒人會反對;可是石博士偏要拿到公共場合來廣而告之,在遇到反對者的時候他也以“真理”的姿態(tài)拿這點來反駁。這背后的隱義豈不是呼之欲出么?那就是,他石博士不但認為這點是耶教徒的常識,也該是所有人的常識,而不管你是否愿意承認。對這種態(tài)度,除了霸道,我實在想不出更合適的詞匯了。當然,這或許真的不能怪石博士,他的教義就是如此。
            
            對石博士的“真理”,某學者進一步在學理上給予支持。他說,“信仰”一詞,本就是敘利亞型宗教概念,儒家至多是一種信念而非信仰。二者的結論倒真是若合符契!照他們的說法,敘利亞型宗教之外的人們,除了接受該種宗教外,都是不配有信仰的。我不知道佛教徒對此作何感想?我不知道其他敘利亞型之外的宗教教徒們對此又作何感想?這樣的學者我真是見的太多了。他們在自己的書齋里玩弄著“高深”的學術理論,遠離活生生地歷史和現(xiàn)實保持著他們的“客觀公正”。歷史文化又與他們何干呢,不過是他們所謂的“學術”解剖刀下的一堆材料而已。他們以為中國就是靠著一些紛繁各異的信念走到了今天!我真不知道是該稱贊他們高明,還是該認為他們迂腐?這些人拿著西方的刻度尺檢驗著西方之外的一切,離開了這刻度尺,他們就像迷失在黑暗荒原的孩子,既看不見任何東西,更不敢往前邁出一步。
            
            其次,石博士不再甘于搶奪新儒家這個名了,他宣稱,從利瑪竇開始的(當然包括他)對儒家的理解才是孔子的本意。這下子更厲害了,什么亞圣孟子、宗圣子思、述圣曾子、董仲舒、張周程朱陸、王陽明,你們都誤解了孔子的意思啊,只有到利瑪竇先生才接上了老夫子的“道統(tǒng)”呢!石博士真是知己知彼呵。在目標上,他抓住了孔子這個關鍵;在手段上,他又抓住了“道統(tǒng)”這個關鍵。將“道統(tǒng)”抓到手,從利瑪竇到他石博士這一系“耶儒”(姑用此名)就成了“真儒”“正統(tǒng)”,接下來就可以判這一系之外的儒者為“偽儒”、“歧出儒”了。某“耶儒”不是已經(jīng)在這么做了,而且獲得了很多人的支持么?一生力排“異端”的朱夫子絕對想不到,千年之后,有人會用他提出的“道統(tǒng)”之矛入室操戈奪他的儒門之嫡呢!
            
            除石博士外,許多耶教徒也參與了進來。他們有的溫和,有的激烈。我不知道他們之中有多少人詳細地閱讀了石博士的劇本及我的文章,對此事前因后果有多大程度上的了解,我唯一想到的只是這個群體現(xiàn)在在中國已經(jīng)非常龐大,而且還在急速增長。耶教的迅速擴大當然在相當程度上摧毀著中國的傳統(tǒng)信仰,石博士不過是想通過溝通加速這一進程的一員而已。從鴉片戰(zhàn)爭以來,中國的西化過程大致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文化層面,現(xiàn)在則是逼近了文明的根本:宗教和信仰。這是一個實然的過程,我想也是一個必然的過程,不管是“轉型”或“西化”或“耶化”,都總會在本質(zhì)上有一個總的解決,然后決定中國未來的方向。華夏文明向何處去?是“舊邦新命”還是如胡適說的“充分世界化“還是如石博士等人孜孜追求的“耶化?無論是哪種,我想最終還是在為某種方向努力的人,正如孔子所說的“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對于那些力圖保持并更新中國傳統(tǒng)信仰的人來說,耶教無疑是我們最大的挑戰(zhàn)者。
            
            當然,我說到挑戰(zhàn)者這個詞時,僅涉及我的信仰立場,而非制造對立。我身邊有許多的耶教徒朋友,他們溫和而善良。如果他石博士不“綁架”孔子和儒家,如果他和他的同事像一般的耶教徒那樣守著自己的信仰而不“撈過界”,僅僅把孔子的教誨當做一位圣者的智慧來學習,誰又會去干涉他呢?孔子的儒家最講“反求諸己”,不知道石博士是否會因那些反對的聲音而有哪怕一絲的“反省”?我想以他對論語的帶有強烈目的性的解讀,他是不會的。他只會向他的神禱告,然后通過孔子的口說著他神的旨意。
            
            作者惠賜儒家中國網(wǎng)站發(fā)表

         

        更多討論見

         

        儒教復興論壇:http://rj2000.net/dispbbs.asp?boardid=4&replyid=76283&id=15510&page=1&skin=0&Star=1

         

        儒學聯(lián)合論壇:http://www.yuandao.com/thread-52560-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