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義虎】跪拜孔子又何妨?
欄目:快評熱議
發(fā)布時間:2012-08-27 08:00:00
 |
齊義虎
作者簡介:齊義虎,男,字宜之,居號四毋齋,西元一九七八年生于天津。先后任教于西南科技大學政治學院、樂山師范學院。主要研究中國古代政治思想史和儒家憲政問題,著有《經(jīng)世三論》。
|
近日,著名學者秋風在孔子家鄉(xiāng)曲阜舉辦了儒家文化夏令營。期間,他帶領營員拜謁孔廟和孔林,并行跪拜大禮。沒想到,跪拜照片在網(wǎng)上發(fā)布后,引起軒然大波,很多情緒激動、怒不可遏、無端聯(lián)想、上綱上線、大加撻伐,甚至發(fā)展到人格侮辱、人身攻擊的地步。更為諷刺的是,惡毒咒罵秋風者,大多以追求自由民主相標榜,自扇耳光,頗為吊詭。
一群儒家信徒跪拜儒家圣人,這本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就像基督徒跪拜耶穌、佛教徒跪拜釋迦牟尼佛一樣,外人豈有說三道四的資格?這個跪拜事件之所以引起爭議,從自由派歇斯底里的叫囂中可以看出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跪拜禮儀本身對于平等人格有損,有自我屈卑的奴性之嫌;二是孔子乃封建教主、專制余孽,不配受人禮拜,拜孔子就是不自由。從這兩個似是而非的理由中,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現(xiàn)代人的魔障有多深。
跪拜是中國的傳統(tǒng)禮儀,已有幾千年的歷史,主要是向?qū)Ψ奖磉_一種恭敬之意。即便到了現(xiàn)代,遇到過年過節(jié)或清明掃墓的時候,一般人家也還會給父母、祖父母等磕個頭,給逝去的先人磕個頭。我們通常所說的拜年、拜壽、拜祭,都有一個拜字,從拜字的本義看,拜一定是和跪聯(lián)系在一起的,不跪就不叫拜。這與古人席地而坐的習俗有關,至今日本、韓國都還保留著這種生活起居方式。簡單地把跪拜和奴性聯(lián)系在一起,不是出于無知就是別有用心。
現(xiàn)代人一般使用的是握手禮和鞠躬禮。握手的本義是說彼此手里空空,沒藏有武器,以此表示友好。鞠躬是向?qū)Ψ降皖^,表示恭敬。跪拜則是雙膝下跪再低頭,其恭敬的程度自然比鞠躬更深了。如果說跪拜禮有奴性之嫌,照此邏輯,握手禮豈不是有猜忌之嫌?鞠躬禮豈不也有“摧眉折腰事權貴”的諂媚之嫌?若是這些交際之禮通通要不得,今后兩個人見面是不是應該彼此腆著肚皮、鼻孔朝天、誰也不理誰才叫人格獨立呢?把這種貢高我慢的自以為是當作人格獨立,這再次證明了國內(nèi)絕大多數(shù)自由派的山寨貨色。
跪拜有三種,有違心之跪,有假意之跪,有誠愨之跪。違心之跪迫于威逼,但奴其體不能奴其心;假意之跪屈膝獻媚,內(nèi)外皆是奴才嘴臉;誠愨之跪發(fā)自本心,以此表達其恭敬、感恩、謙遜之情。跪其所不當跪,那才是奴才、懦夫;跪其所當跪,更顯錚錚鐵骨、大丈夫本色。中國素為禮儀之邦,禮之真義正在“自卑而尊人”。現(xiàn)代自由派打著人格獨立的幌子,擺出的卻是缺乏教養(yǎng)的自大狂的丑態(tài),躲在一個光禿禿的小我里自戀陶醉,不知感恩、不知謙卑、更不知敬畏??鬃釉唬骸熬佑腥罚何诽烀反笕?,畏圣人之言?!本诱蚱溆兴肪床懦善錇榫?,小人則以其無法無天而成其為小人。
大陸的自由派普遍患上了神經(jīng)質(zhì)臆想癥和受迫害強迫癥,一聽到孔子二字便條件反射式地咒罵絮叨起來。如今昔日的自由主義者秋風竟然跪拜起孔子來,這不是冒天下之大不韙嗎?可在他們氣勢洶洶的背后,除了無知的敏感而外,其實空無一物。從新文化運動的打倒孔家店,到文化大革命的批儒批孔,這種逢傳統(tǒng)必反的心態(tài)已經(jīng)成了不必經(jīng)過思考的本能。這群文革的所謂批判者其實正是文革思維的孝子賢孫,文革余孽原來在此呀!
孔子生在二千五百多年前,以一己之力整理六經(jīng)、開創(chuàng)私學、垂教后世,被歷代尊為大成至圣先師、萬世師表。即便后世統(tǒng)治者對于孔子學說有所利用,那也是該帝王之錯,而非孔子之錯。無膽或無力進行細致的歷史批判,卻拿孔子來做替罪羊,難道這就是自由派的公知氣概嗎?自由派口口聲聲捍衛(wèi)個人的名譽權,可孔子的名譽權又有誰來捍衛(wèi)?孔子不曾有負于今人,其教化反倒?jié)杀缓笫?,我們給夫子磕個頭,難道不應該嗎?如此忘恩負義、恩將仇報、欺師滅祖、非圣無法,難道這就是自由派津津樂道的人格嗎?大陸的自由派,欠孔子一次懺悔、一聲道歉、一個響頭!中國的自由主義只有開始正視本民族的歷史和傳統(tǒng)、敢于批判美利堅神話的時候,才會真正成熟起來。
微博網(wǎng)友“尤樂山水悟道”說:“父母養(yǎng)育之恩,報之以跪拜,何罪之有?大道主宰亙古,敬之以跪拜,何格之降?悟道千難萬難,先師點化至悟,謝之以跪拜,何過可責?那些發(fā)神經(jīng)病者,歷歷在目皆是癡頑自大狂?;蛟桓屑げ挥霉虬?,一般人無可指責,然而儒者以大禮示至誠爾?!逼鋵嵅还馊逭撸總€人都應該報三重恩:天地之恩,父母之恩,君師之恩。非此便是忘恩負義之小人。看來“天地親君師”的牌位有必要重新立起來,以克制現(xiàn)代人自高自大、唯我獨尊的壞習氣。全民習禮,熏育教養(yǎng),正可自恢復跪拜之禮始。
原載《僑報》2012年8月26日,有刪改。
作者惠賜儒家中國網(wǎng)站發(fā)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