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99精品视频天天在看,日韩一区二区三区灯红酒绿,国产xxxxx在线观看,在线911精品亚洲

    <rp id="00a9v"></rp>
      <track id="00a9v"><dl id="00a9v"><delect id="00a9v"></delect></dl></track>
      1. 曹景年 著《圣?道?文:中國古代“經”觀念研究》出版

        本書主要研究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經”觀念的內涵及其歷史流變。一直以來的經學研究主要圍繞經書及其注解展開,而很少涉及“經”這一概念本身。本書跳出傳統(tǒng)研究框架,從觀念史的角度,將“經”作為古代的一種特有觀念進行研究。

        曹景年 著《中國儒學通志·先秦卷·紀事卷》出版

        本書是《先秦儒學通志》的紀事部分,選取先秦儒學史上的重要、重大事件,詳細論述其始末源流,勾勒了先秦儒學發(fā)展的基本線索。全書把先秦儒學發(fā)展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前孔子時代。論述孔子之前與儒學發(fā)生、發(fā)源有關的重要事件,如周公制禮作樂、魯國的禮樂傳統(tǒng)、春秋末期禮崩樂壞等,以及儒家學者集中關注、頻繁討論的人物和事件···

        【曹景年】荀子姓名新考——對傳統(tǒng)避諱說的重新考察

        荀子常見的兩個稱呼是荀卿和孫卿,傳統(tǒng)避諱說認為漢人為避漢宣帝劉詢諱故改荀為孫。清代以來,對此說提出質疑并產生三種新觀點,一是認為荀、孫是單純的音同通用關系,二是認為荀、孫都是姓氏,戰(zhàn)國之后混用,三是認為荀子本姓孫,荀是司馬遷據(jù)其鄉(xiāng)音所改。

        【曹景年】《荀子校釋》商補

        《荀子》是先秦重要的子書,由于其中多有古詞古義,又因在很長一段時期內疏于校理而致使訛誤較多。清代以來,學者逐漸重視此書,校釋者頗多,尤以今人王天海先生的《荀子校釋》一書最晚出而搜羅最富,考證精詳。然細讀原書,仍有若干未洽之處,今為商補札記若干條,以期對研讀《荀子》者有所幫助。

        微信公眾號

        儒家網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