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99精品视频天天在看,日韩一区二区三区灯红酒绿,国产xxxxx在线观看,在线911精品亚洲

    <rp id="00a9v"></rp>
      <track id="00a9v"><dl id="00a9v"><delect id="00a9v"></delect></dl></track>
      1. 張新民 著《儒學的返本與開新:張新民文選》出版

        欄目:新書快遞
        發(fā)布時間:2021-07-07 20:07:02
        標簽:儒學的返本與開新、張新民文選
        張新民

        作者簡介:張新民,西歷一九五〇生,先世武進,祖籍滁州,現(xiàn)為貴州大學中國文化書院教授(二級)兼榮譽院長。兼職貴陽孔學堂學術委員會委員,國際儒學聯(lián)合會理事,尼山世界儒學中心學術委員會委員,中國明史學會王陽明研究會副會長。著有《存在與體悟》《儒學的返本與開新》《陽明精粹·哲思探微》《存在與體悟》《貴州地方志考稿》《貴州:學術思想世界重訪》《中華典籍與學術文化》等,主編《天柱文書》,整理古籍十余種。

        張新民 著《儒學的返本與開新:張新民文選》出版

         

         

         

        書名:《儒學的返本與開新:張新民文選》

        作者:張新民

        出版社:貴州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1年04月01日

         

        【圖書簡介】

         

        由“貴州學者文叢”編輯出版委員會編輯、貴州大學中國文化書院榮譽院長張新民教授所著《儒學的返本與開新:張新民文選》由貴州出版集團?貴州人民出版社于2021年4月出版。該書獲2017年貴州省出版?zhèn)髅绞聵I(yè)發(fā)展專項資金資助,納入“貴州學者文叢”(第二輯),全書34.8萬字。

         

        “貴州學者文叢”編輯出版委員會由盧雍政任主任;“貴州學者文叢”編輯部由樂黛云任主編,顧久任執(zhí)行主編。本書封面推薦語顯示:儒學的現(xiàn)代性發(fā)展必須從關懷人類未來前途的角度出發(fā),以深刻的悲情大愿將中國文化的真精神回向天地社會,以話語的方式將古今圣賢一脈相承的生命體驗呈現(xiàn)給全人類。

         

        本書精選張新民先生關于儒學方面的研究論文,從史實考證、現(xiàn)實關照(即儒學思想的現(xiàn)代意義)以及討論儒學本身等角度出發(fā),闡釋對儒學歷史的追溯與認知,展現(xiàn)對儒學思想現(xiàn)代意義的深思與追尋。


        除“總序”“代序:儒學精神的現(xiàn)代性新開展——儒學的人格化與人格化的儒學論綱”“后記”“學術年表”“編后記”外,收錄文選十三篇

         

        【目錄】

         

        一、生命成長與境界自由——從《論語)看孔子的生命成長與人格超越思想

        二 、舍人、盛覽與西漢時期的儒學南漸

        三、儒家道德理想的展開與落實——朱子“去惡全善”思想的本體論與工夫論

        四、 邊地士人社會的產生與精英思想的發(fā)展——兼論黔中陽明心學地域學派形成的歷史文化背景

        五、 論王陽明龍場悟道的深遠歷史影響——以黔中王門為中心視域的考察

        六 、明代大儒孫應鱉及其著述考論——《淮海易談》《督學文集》點校合刊 序

        七、 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之間的判斷與選擇——張之洞的《書目答問》及其文化關懷

        八 、儒生的濟世情懷與歷史的悲劇結局——對戊戌維新失敗原因的再認識

        九、 黎庶昌及其《古逸叢書》考論

        十 、歷史大脈絡中的政治與文化——以《歷代政治史述論稿》對陳寅恪學術思想的詮釋為中心

        十一 、道、學、政三統(tǒng)分合視域下的古今道統(tǒng)之辯——對劉澤華先生批評文章的反批評

        十二、 儒家禮治文化的再思考與再認識

        十三、 儒家禮治思想的創(chuàng)造性轉換與重建——傳統(tǒng)禮義與現(xiàn)代公德意識的和諧化建構

         

        【作者介紹】

         

        張新民,字止善,號迂叟,生于貴陽,祖籍安徽滁州,先世江蘇武進?,F(xiàn)為貴州大學中國文化書院教授兼榮譽院長、孔學堂學術委員會委員、貴州陽明文化研究院副院長、貴州文史館館員、貴州歷史文化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主任委員。兼任中國孔子基金會學術委員會委員、中華孔子學會理事、中國歷史文獻研究會名譽常務理事、中國明史學會王陽明研究會副會長、中華儒學會副會長、國際儒學聯(lián)合會理事、尼山世界儒學中心學術委員會委員、貴州省儒學研究會會長。長期從事中國傳統(tǒng)歷史文化的研究與教學,治學廣涉文史哲多領域。

         

        責任編輯:近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