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中華文化傳承、中華文明永續(xù),強調“我們一定要重視歷史文化保護傳承,保護好中華民族精神生生不息的根脈”??倳浂啻卧诓煌瑘龊弦谩墩撜Z》等儒學經典,從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中汲取治國理政的智慧。今天,人們沿著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時的足跡,徜徉在占地約240畝的孔府,感受九進院落、三路布局的···
2014年6月13日,《光明日報》頭版頭條刊發(fā)了安徽省社科院研究員錢念孫的文章《君子文化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這可以視為是新時代新君子問題探索的一個標志性的事件,自此君子文化逐漸走入大眾的視線。
常常有這樣的時刻,讓我們體會到傳統(tǒng)文化之美。比如,遨游在歷史經典的長河之中,我們可以感受到“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的豪邁,領略到“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悲壯,又似乎走進了“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的婉約雅致。
“作為儒學的江南,正與江南本身一樣,不是靜止的,而是流動的”。我們以時間為維度展開,為了更好地在當下理解作為儒學的江南和江南的儒學,這就要求我們既要對她曾經的構成創(chuàng)化有真切的把握,更要通過這樣的把握對其未來的可能流向進行前瞻。江南儒學公眾號推出系列文章,對當下學界圍繞江南儒學的研究動態(tài)進行整理總結。
“作為儒學的江南,正與江南本身一樣,不是靜止的,而是流動的”。我們以時間為維度展開,為了更好地在當下理解作為儒學的江南和江南的儒學,這就要求我們既要對她曾經的構成創(chuàng)化有真切的把握,更要通過這樣的把握對其未來的可能流向進行前瞻。江南儒學公眾號推出系列文章,對當下學界圍繞江南儒學的研究動態(tài)進行整理總結。
“作為儒學的江南,正與江南本身一樣,不是靜止的,而是流動的”。我們以時間為維度展開,為了更好地在當下理解作為儒學的江南和江南的儒學,這就要求我們既要對她曾經的構成創(chuàng)化有真切的把握,更要通過這樣的把握對其未來的可能流向進行前瞻。江南儒學公眾號推出系列文章,對當下學界圍繞江南儒學的研究動態(tài)進行整理總結。
隨著一股股“陽明熱”涌動,“知行合一”“致良知”等心學思想何以“飛入尋常百姓家”,何以“跨界”賦能各行各業(yè),一直是社會關注點。
作為我國古代重要的教育機構,書院從唐朝到晚清持續(xù)了千余年,在學術研究、文化傳播、文脈傳承方面為中華民族的延續(xù)和發(fā)展作出了獨特的貢獻。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傳統(tǒng)的書院如何才能守正創(chuàng)新,繼承傳統(tǒng)并經世致用,如何通過傳播與弘揚書院文化,在全社會形成尊重知識、愛護人才、涵養(yǎng)人格的良好氛圍,以增強民族文化的自信自強?
孔子博物館藏《孔府檔案》全稱“孔子世家文書檔案”,是孔氏家族在各項政治、經濟及社會活動中形成的私家檔案?,F(xiàn)存檔案自明嘉靖十三年(1534)始,至1948年7月止,歷時4百余年,約30萬件,按照檔案內容進行分類,包括襲封、宗族、屬員、刑訟、租稅、林廟管理、祀典、朝廷政治、財務、文書12大類;按照檔案所屬歷史時期可分為:明代檔案···
3月12日上午9時,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舉行第五次全體會議。會議開始前舉行“代表通道”采訪活動,住魯全國人大代表、山東大學儒學高等研究院特聘教授楊朝明亮相“代表通道”并接受媒體記者采訪。他表示,如果把中華文明比喻成一棵生生不息的大樹,樹干之所以又粗又壯,是因為它的根扎得很深很牢。
在“書院尋蹤”所述的80多則往事中,富含著“做什么樣的官”和“怎樣做官”的道理,是黨員干部嚴以修身、自我革命的絕好教材。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是黨培養(yǎng)領導干部的最高學府,學習時報是全黨唯一專門講學習的報紙,“書院尋蹤”欄目的創(chuàng)辦勢必在全黨樹立傳承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新的典范。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堅守中華文化立場,提煉展示中華文明的精神標識和文化精髓,加快構建中國話語和中國敘事體系,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展現(xiàn)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素以“孔孟之鄉(xiāng)、運河之都”聞名的濟寧,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fā)祥地、儒家文化的發(fā)源地。過去10年,濟寧精耕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創(chuàng)造性轉化、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這篇···
如今兩千多年過去了,為何人們依舊持之以恒每年祭孔?這不是因為孔子的爵位、名號,主要還是因為他的文教之功。
日前,“2022中國(曲阜)國際孔子文化節(jié) 第八屆尼山世界文明論壇”舉行,來自不同國家、地區(qū),不同膚色、不同教育背景的專家學者和嘉賓代表相聚儒家思想的源頭——山東曲阜尼山,以線上線下的方式共赴一場文明之約和思想盛宴。與會人員圍繞“人類文明多樣性與人類共同價值”這一主題進行深入探討,從不同的文明視野,梳理不同文明的特質及···
壬寅年9月28日,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chuàng)始人孔子誕辰2573年公祭大典在曲阜孔廟隆重舉行。參加祭孔的有各級領導、專家學者、港澳臺同胞、華僑華人、孔氏后裔、各界代表、駐華使節(jié)和國際機構代表。本人有幸主持公祭大典,親身見證了這一莊嚴時刻。
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開始嘗試穿著漢服走上街頭,交窬裙、百迭裙、馬面裙……這些曾在中國古代不同歷史朝代中被廣泛使用的服裝形制正重新融入當代生活,成為中國互聯(lián)網青少年亞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國學教育變成當代教育的一個新熱點和重要趨勢。從小學甚至學前班就開始進行國學教育,全國相當多的高校成立“國學院”,民間對經典的講習與文化傳承的活動非?;钴S,如《周易》《論語》《道德經》《心經》,以及禪修、太極、敦煌壁畫、唐詩之路、各種修行類、教養(yǎng)類、康養(yǎng)類、文旅類如雨后春筍般出現(xiàn)。
為更好開展“美俗”事業(yè),中國儒學社團有必要認清其角色定位、工作理念、業(yè)務特點。從角色定位上看,儒學社團及其從業(yè)者應是“人文儒學”的宣教者和實踐者、“民間儒學”的志愿者和引領者;從工作理念上看,儒學社團應堅持“人多好辦事”“為社會服務”“雙輪驅動”“知行合一”“創(chuàng)業(yè)與志愿心態(tài)”;從業(yè)務特點上看,儒學社團應體現(xiàn)傳播與傳承、研究與···
剛剛過去的四月,不僅高校的各類高考招生簡章成為高考熱點,人才培養(yǎng)方案的改革同樣刷屏了高教圈——“書院制”就是其中之一。
1982年衡陽召開“王船山學術思想討論會”,郭齊勇和學長、同學隨著導師蕭萐父前往,亦隨師拜訪張岱年、石峻、任繼愈、馮契等老先生、老前輩,并結識了他們的弟子;1980年代初,湯一介創(chuàng)辦了中國文化書院,請來梁漱溟等前輩講課,郭齊勇作為第一班學員聆聽
儒家網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
儒家網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