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xié)十四屆三次會議于3月4日下午在北京開幕。3月6日上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書記處書記蔡奇參加社會科學、新聞出版界委員聯(lián)組會,與委員共商國是。全國政協(xié)常委,山東大學講席教授、儒學高等研究院院長,國際儒學聯(lián)合會副會長、學術委員會主任王學典就如何構建中國自主知識體系做匯報發(fā)言。
清華簡第十四輯所收的《成后》篇共由9支簡組成,是一篇已經佚失兩千多年的珍貴典籍,與西周前期的歷史密切相關。整篇簡文內容典雅古奧,語言風格與史墻盤有些近似,不易索解,加上多支簡文有不同程度的殘損,更增加了釋讀的難度。
“解決了古人的智慧之源,這是我的兩個主要貢獻?!痹诳脊艑W家、古文字學家馮時看來,“智”是識字的積累,“慧”是觀天的悟性,而自己學術生涯中,在古文字學與天文考古學方面的建樹,正對應著這兩個方面。
禮樂文化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核心內容。
詩教,本指“《詩》教”,是指孔子以《詩經》為教材傳授知識,培養(yǎng)弟子優(yōu)良品質。后世“《詩》教”逐步拓展為詩教。
為了更好弘揚無錫國專精神,傳承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感受唐文治先生及國專諸位名師師德師風,無錫市國專歷史研究會在2024年11月推出“文治之路”city walk專線。
當冬日的暖陽輕柔地灑在靜謐的校園,時光仿佛在這一刻凝固,我們邀您一同步入上饒師范學院朱子文化育人成果展示館,沉浸在朱子文化的厚重與溫暖之中。在這里,朱熹的思想如同歷史的沉香,歷經歲月的沉淀而愈發(fā)醇厚。
乙巳年初春,孔子七十九代嫡長孫、(臺灣)中華大成至圣先師孔子協(xié)會會長、至圣孔子基金會會長孔垂長開啟了2025年的大陸之行。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講話精神,系統(tǒng)挖掘古籍中蘊含的哲學思想、人文精神、價值理念、道德規(guī)范,使民本思想研究更加豐富完備、更加體現(xiàn)時代特色,推動民本思想實現(xiàn)“創(chuàng)造性轉化、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2021年7月以來,經多次專家研討,武漢大學與貴陽孔學堂共同啟動《民藏》編纂工程,由《民本文獻集成(初···
“四書”是儒家的重要經典,也是中華文化的寶典。本書收錄宋元明清時期對“四書”研究、箋疏、增釋、訂補、校注等方面的文獻三十六種,所收文獻均為底本珍稀、文獻價值較高的版本,多為首次出版。包括宋吳真子《四書集成》、元蕭鎰《四書待問》、明季本《四書私存》、清傅以漸《貞固齋四書義》、清王吉相《四書心解》等,具有重要的文獻價···
本書基于儒家內在超越概念,提出了三種功夫實現(xiàn)路徑:第一,由德性以通天道;第二,由如在以顯心體;第三,由靜觀以見天心。在一定程度上梳理了儒家身心修養(yǎng)體系的類型和次第,總結出具有普遍意義的功夫模式。
“四書”之名,肇始于南宋大儒朱熹,他將《禮記》中的《大學》和《中庸》兩篇單獨擇出,與《論語》《孟子》合稱為“四書”,就此儒家“道統(tǒng)”慧命開啟了新的傳承,并對后世產生意義深遠的影響。
睽,小事吉。
書院是古代中國一種獨特的文化教育組織,在一千多年的發(fā)展歷程中,中國傳統(tǒng)教育的文化基因在這里生成,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在這里傳承、研究、創(chuàng)造、積累與傳播。
書院課藝,指書院生徒考課的試卷,也叫課作、課卷?,F(xiàn)今存世的書院課藝,皆為清代作品,估算起來,其數量相當可觀。但因課藝皆為生徒所作,并非出自名家之手,歷來很少受到重視,往往任其散佚。
鄭剛中(一○八八~一一五四),字亨仲,號北山,又號觀如居士,婺州金華(今浙江金華)人。鄭剛中出身書香世家,自幼聰穎,喜讀書。南宋紹興二年(一一三二)進士及第,授左文林郎、溫州軍事判官,后得秦檜之薦。
本書是一部關于中國天下觀念的通論。全書包含兩個相互關聯(lián)的層次:一為“極”的觀念史,在天地之學與儒學、象數與義理的交互中,探討“太極” “北極” “無極” “中” “周行” “形勢”等觀念的群體演變;二為天下觀念的古今之變,尤其是世界樞紐(古稱:天下之極)觀念從兩漢至晚清的轉型。
《哪吒之魔童鬧?!飞暇€后,再次火爆,其宣揚的“我命由我不由天”的理念也引起人們的爭議。有人感嘆“我命由我不由天”不過是自欺欺人而已,因為大多數情況下,個人都沒法主宰命運,相反是被命運所主宰,如人們常說的“萬般皆是命,半點不由人”。
隋唐以來,佛道興盛,至兩宋漸熾。佛教禪宗在宋代形成所謂“五家七派”的格局,而此時的道教內丹學也大行天下。
吳越形勝,攬東南之秀色;石洞幽奇,聚山川之靈韻。紹興十八年,郭公高義,捐地辟嶺,啟建書院,以興庠序,澤被群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