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闿運全集》全面收錄王氏現(xiàn)存著述,先后列入2011—2020年國家古籍整理出版規(guī)劃項目、2021—2035年國家古籍工作規(guī)劃重點出版項目、國家出版基金項目,由岳麓書院朱漢民教授擔綱,帶領專家團隊,歷時八年,點校整理,成書38冊,1240萬字。
浙江人民出版社推出的“知宋”叢書,由包偉民教授主持,旨在為讀者提供一個了解兩宋歷史的門徑。其中儒學一冊,囑我選編。
中國的書院肇始于隋唐、發(fā)展于宋代、繁盛于明清,是中國古代培養(yǎng)人才、傳承文脈的獨特教育形式。士人(古時的讀書人)圍繞書院,開展包括藏書、讀書、教書、講書、修書等多種活動,進行文化積累、研究、創(chuàng)造與傳播??梢哉f,千百年來,書院為中國古代教育的發(fā)展和文化思想的繁榮作出了重要貢獻。
9月21日,由孟子公益基金會主辦的第五屆東方文明論壇在北京舉行。多國前政要和專家學者出席論壇,圍繞“中醫(yī)·易經(jīng)與孟子思想”主題展開研討,共議孟子“共同體”思想與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當代價值。
講清楚以孔子儒學為代表的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內(nèi)涵,是“中國有約·相約山東”活動向海內(nèi)外展示孔子故里曲阜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的重要內(nèi)容。山東曲阜是春秋時期魯國都城,是五千年中華文明重要的見證地,是中華文明重要的精神標識。相約山東曲阜,讓我們一起走進東方圣城,走近圣賢的精神世界,感悟中華文明的精神標識和文化精髓。
2024年9月20日晚,東洲島船山書院全國四大書院夜話船山。特邀主講嘉賓分別是岳麓書院朱漢民、應天書院高建立、白鹿洞書院吳國富、石鼓書院譚崇恩。
冉求對自己的老師孔子回國后的生活進行了多方照顧,但在增收田賦問題上,他卻與自己的老師發(fā)生了矛盾。當時魯國把這次稅率的變更計劃稱作“用田賦”??鬃釉谶@件事情上的態(tài)度是堅決反對,而且他對自己的學生冉求也批評得十分嚴厲,甚至表示要清理門戶。這件發(fā)生在孔門內(nèi)部的爭論,堪稱一次重大的思想史事件。
良知被視為王陽明思想的核心概念和根本宗旨。單純從其是本體的角度不足以揭示出其在陽明思想中的重要性。事實上,“良”意味著其后的“知”直接發(fā)自天賦之性(即本體),因而是充分、準確地表達了本體的內(nèi)容的?!俺浞帧焙汀皽蚀_”表現(xiàn)在它自然能有力地推動人以正確的方式行動。故使得“知”雖然是作用但卻具有了本體的意義。
中希哲學對于欲望的定義、欲望的神圣性與世俗性的區(qū)分、應對禁欲主義的沖擊、治欲的方法、治欲動力學等方面具有一致性;中國哲學在以禮治欲、理欲兩戰(zhàn)等方面具有世界性的哲學貢獻。
每次釋奠禮舉辦之前,都有大量的準備工作需要去做,諸如:制定方案、整潔廟宇、延請士紳、預備錢谷、清點器具、潔凈祭器、置辦祭品、布置場地、訓練禮儀、彩排樂舞等等,諸多事務,可謂繁雜至極!非投入大量人力、資財而不能也!本月28日,全球同祭孔——正定文廟甲辰秋期釋奠禮將舉辦,歡迎社會各界朋友施以援手,襄贊釋奠功德,共同成···
敝鄉(xiāng)至今老年婦人彼此之間不稱名,亦不稱夫姓,只稱女姓,如武家、王家、任家、朱家……我鄰居老人在他們家行十一,我隨他們家同輩稱其“一爺”,一爺?shù)睦习樾掌?,我稱蒲家婆。是為例證。
中國文化書院于1984年成立。教授辦院,學者云集,爆發(fā)出空前的生機活力和創(chuàng)造力。梁漱溟、馮友蘭、張岱年、任繼愈等老一輩學者來了。湯一介,孫長江、寧可、李澤厚、樂黛云等中年學者來了。李中華、王守常、魏常海等青年學者來了。杜維明、成中英、陳鼓應、冉云華、陳啟云、傅偉勛、韋政通、李紹崑等海外學者也來了。書院就這樣辦了起···
2024年9月8日,曲阜孔子儒學促進會第三屆會員大會暨理事會換屆會議在曲阜召開,70余名會員參會。
9月15日下午,孔子誕辰2575年即將到來之際,彝倫講堂第二講在孔廟和國子監(jiān)博物館彝倫堂成功舉行。南京大學歷史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南京大學中國思想家研究中心兼職教授顏世安受邀擔任彝倫講堂第二講嘉賓。
名物學是涉及社會生活史、工藝美術史、文物學、考古學等多個學科的交叉學科,二十多年來,揚之水通過其扎實嚴謹?shù)难芯亢颓趭^著述,將名物學發(fā)揚光大,給這門古老的學問注入了新的內(nèi)涵,正如作者所說:“在考古學逐步走向成熟的情況下,今天完全有條件使名物學成為一種新的研究方法,解決文學、歷史、考古等領域中遇到的問題。”
本書為編年體乾嘉學術史資料長編,所錄文獻上起乾隆元年,下訖道光十九年。凡上述百余年間之重要學術史事,諸如中央地方學術舉措、學者主要著述及見解、學術師承等等。
若想理解中國歷史的基本思維,必須從宗教角度切入!古人看事情的角度與今日有很大區(qū)別,他們相信「萬物皆有靈」。舉凡谷物的生長、閃亮青銅器的鑄造,以及精美玉器的加工,古人認為這一切背后都有「神」的影響!若缺乏神靈幫助,世間的一切將無法和諧運作,自然也就談不上風調(diào)雨順。因此,與神打好關系是古人生活的重心,祭祀也就成為···
本書為二零二三年七月八日與九日,由臺灣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與英國威爾士三一大學漢學院主辦「弘揚漢學.繼往開來──第一屆漢學國際學術研討會」學術成果。透過在線、線下同步會議,來自各地的學者共同分享研究心得,分為「教育思想與現(xiàn)代化意義」、「經(jīng)部典籍研究」、「宗教融通與闡釋」、「文獻學」四項專題,內(nèi)容宏富,反映漢學國際···
在這個金秋送爽的季節(jié)里,蓮池書院迎來了一批特殊的客人——馬來西亞來華訪學團。他們懷揣著對中華文化的無限憧憬,踏入這座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的學府,開啟了一場別開生面的研學之旅。